今天咱们来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的日本愤青历史。

日本左翼何时能崛起(日本天才愤青制定了能让日本雄霸世界的计划)(1)

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军方愤青

日本愤青诞生于什么时候呢,可以追述到1877年,明治维新时日本叛乱四起,议会制再过两年就要实行,叛乱虽被平息,保守派不想幕府的余孽进入议会。 于是一个叫山县有朋的日本人抓住这个机会,大肆鼓吹“军队统帅权”,要让军队“直接效命于天皇”,以免被乱党利用。所谓“军队统帅权”,就是说军队完全不受政府控制,而“直接效忠天皇”,日本政府同意了这份建议,于是大量幕府欲孽加入了日本军方。可是天皇不怎么管事,也就是偶尔出来说说话而已,所以这就奠定了日本军方无法无天的基础。

而让日本愤青群体迅速壮大的则是两场战争,一呢是中日甲午战争,二呢是日俄战争。日本竟然一下子就打败了曾经的亚洲老大,还打败了白种人的列强,这让日本人空前的自信,日本军人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

年轻时的石原莞尔

这时日本天才愤青石原莞尔的“最终战理论”横空出世,所谓的“最终战理论”说白了就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终究会爆发一场决战,决定最后由谁来统治世界。

其实这种思想日本早就流行,在清末时日本人就希望能和中国人联合,这也就是最初版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所以孙中山的革命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支持,石原莞尔当时就是支持孙中山的一份子。

但是中国的革命当时未能成功,没能诞生一个强大国家,于是日本人决定单干。

石原莞尔还说,要想取得最终决战的胜利,单靠日本本土的力量是不行的,因为却纵深和资源,所以日本需要占领满蒙,将那里当成日本国的“后方基地”。

石原莞尔的理论得到了日本军方的一致认可,日本人也绝大多数觉得他说得太对了,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冒险行为,先是搞出了皇姑屯事件,将当时中国的实际元首给炸死了,却没想到中国东北未大乱,张学良选择易帜了。

可是以石原莞尔等人为首的日本愤青并未死心,于是后来便有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其实对于日本关东军来说是一场豪赌,不亚于后来的偷袭珍珠港,因为当时东北军的兵力是关东军的数倍,武器更先进,装备也更多。可是以石原莞尔这样子的愤青为首的日本军方还是创造了奇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日本再次创造了奇迹。

这就更让日本举国上下都沸腾了,基本上都打了鸡血,容不得任何冷静的声音。可是日本国内还是有冷静的声音,那就是他们的首相犬养毅,这位孙中山的密友要军方将东北还给中国,说日本这么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会树敌于全世界。然后犬养毅就被一群“爱国青年”给直接枪杀了,还骂犬养毅是卖国贼。

果然日本树敌于全世界,国际联盟开会要求日本将东北还给中国,43个国家开会一讨论,弄了个42:1的表决出来,除了日本全都投了赞成票(这个我记不太清了,貌似泰国当时是弃权了)。

这个时候日本的外交官松冈洋右直接宣布退出国联,也就是说这个愤青觉得日本不惧怕和世界作对,然后他得到了日本举国上下的热捧,觉得他是一个超级民族英雄。

日本左翼何时能崛起(日本天才愤青制定了能让日本雄霸世界的计划)(2)

中年时期的石原莞尔

为什么说石原莞尔是日本的“天才愤青”,那就是他虽然是一位热血的愤青,可是他是有战略头脑的愤青,他知道什么事值得去冒险,什么事不能干。他敢挑起九一八事变是因为在这之前东北军和苏联爆发了中东路事件,作为随行参谋的石原莞尔见识到了东北军的不堪一击,所以他才有一定把握发动九一八事变。

而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开始冷静的下来,可是日本却仅有石原莞尔这么一个“天才愤青”,其他都都是“蛮才愤青”,为什么说是蛮才呢?因为这些愤青还是有一定才能的,可是全都打了鸡血,觉得自己和日本都已经无敌于天下,所以只想着扩大战果,夺了中国东北,便想着蒙古、绥远、热河;然后惦记着华北、惦记着整个中国。

可是石原莞尔却敏锐的察觉到,日本应该安静下来经营东北,不要将自己陷入和中国的全面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可是他的“泥潭论”已经没有谁能听得进去。

1936年爆发了绥远事变,石原莞尔亲自前去阻止主谋武藤章,对方却不以为然的说:“石原桑,我们只不过是在重复前辈你在满洲干过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吗?”

武藤章的军衔远低于石原莞尔,可是日本早就养成了不听上级命令的风气,当年石原莞尔等人搞九一八事件就是如此。

最终日本展开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却没想到无法三个月灭亡中国,还陷入了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后来又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最终在二战中大败。

可想而知,如果日本当时能听一听石原莞尔的意见,冷静下来经营中国东北,他们就能获得足够的纵深和足够的资源(如果不是一直忙着搞事,日本完全能分出精力勘探出大庆油田),等到二战时,日本依然和英美结盟打德国,那日本将会收获如何的战争红利?(当然了这样子的假设也不一定会发生,如果德国势单力孤的话,或许德国就会和苏联结盟,甚至和美国也挺德国也不一定,二战前美国可没少给德国支持。)

可是日本的“蛮才愤青”毁掉了他们的大日本帝国。其实在绥远事件爆发前后,石原莞尔还制定了一份天才般的计划。那就是让日本经营东北,获得足够的资源后,将已经占据的台湾作为桥头堡,然后南下东南亚,不惹美国而是去占中国海南岛,然后再以此为跳板侵入中南半岛,继而占领整个东南亚,再接着南下澳洲或西进印度,对中国形成大包围。这样日本就能在战略纵深及资源方面全面碾压中国,还能对中国形成包围圈,到时候……中国危矣!

可是日本的蛮才愤青完全听不进石原莞尔的计划,他们觉得中国软弱可欺,依然是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中那么不堪一击,会基本上不抵抗就投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