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界,有一种特殊的题材,名为“题壁诗”,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墙壁上的诗。

例如晚唐温宪的《题崇庆寺壁》,“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在这些题壁诗中,最广为流传的当属南宋小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全文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最美的十首诗(宋朝最经典的一首讽刺诗)(1)

这是一首题在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原本没有题目,也没有署名,不过现在我们都认为这是林升的作品,而题目也是后人所加的。

关于林升这个小诗人,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只知他大约是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如此算来大概就是和陆游同属一个时代。

陆游我们都知道,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心想着恢复中原,可惜有心无力。

而陆游的无奈也是当时很多热有志之士的无奈。

自靖康之变后,宋朝南迁,中原北方的领土被金人占领。

许多热血之士无日不想着收复中原,可惜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又耽于享乐,苟且偷安,在临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宋朝最美的十首诗(宋朝最经典的一首讽刺诗)(2)

原本南宋出了个名将岳飞,收复大片失地,可是却在紧要关头,被皇帝召回,最后屈死风波亭,令无数英雄扼腕叹息。

看着南宋朝廷对外懦弱无能一味屈从,对内残害忠臣良将,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很多有识之士的心中都愤懑到了极点。

公元1132年,宋高宗在杭州大修楼堂馆所,许多达官显贵也跟风兴建豪宅。一座座秦楼楚馆、歌台舞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杭州成了名副其实的“安乐窝”。

这首诗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所写的。

宋朝最美的十首诗(宋朝最经典的一首讽刺诗)(3)

诗歌开头“山外青山楼外楼”,从重山和楼台写起。

西湖四周的青山重重叠叠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楼台一眼望不到边。

若是太平盛世,看到这样的景象,谁人不夸句好呢?

可惜山河破碎,诗人见到这样的美景不过是触景伤情罢了

接着的一句反问“西湖歌舞几时休”,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耽于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强烈不满。

“西湖的歌舞”正逐渐消磨臣民的抗近意志,他此时多么希望这歌舞快点“休”。

这里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强化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宋朝最美的十首诗(宋朝最经典的一首讽刺诗)(4)

如果是前两句算是谴责,那么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应该算是赤裸裸的嘲讽了。

这里诗人嘲讽的对象绝不是普通游人,应该是南宋的统治者以及那些所有忘却国仇家恨,苟且偷安之人。

一个“熏”,一个“醉”,用得极为精妙,将他们纵情声色的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而最后“杭州”、“汴州”的转换,更是将诗人对那些醉生梦死、不顾国难之人的鄙夷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汴州便是指原来北宋的国都,如今早已沦丧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南宋不想着夺回京城,反而将杭州当成原来的汴京,如此窝囊,稍微有点热血的,恐怕都看不下去吧。

宋朝最美的十首诗(宋朝最经典的一首讽刺诗)(5)

整首诗构思巧妙,本是冷言冷语的嘲讽,却偏从热闹的场景写起;明明愤慨至极,却又不直接谩骂,如此委婉又刻骨,当真算是讽刺诗的精品了。

也许林升也没想到他在墙上偷偷写下的28字,竟成千古绝唱,也算是“一骂成名了”。

不知你还知道那些题壁诗?欢迎一起来分享哦。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