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希望我出一期《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非洲鼓教学,我于是去听了一下。歌曲不用说大家都很熟悉,旋律响起是谁都能跟着哼几句,是流金岁月的经典之作。


电视剧歌曲MV(电视剧都没这首歌红)(1)


可是我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首是来自另一部经典同名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主题曲。这部电视剧按道理大家也都知道,可是具体讲的什么故事,中间有某些精彩的片段,又说不出个一二。


按道理歌曲的火热很大程度,是依托在电视剧火的程度上,只有可能电视剧先赢得口碑,歌曲才后发制人。当同时火热的时候,主题曲的火热级别是要略低于电视剧的,毕竟电视剧的人物形象还是要生动鲜明一些,而且普遍演员比歌手要大牌。就算主题曲的演唱者知名度非常的高,也架不住电视剧参演人员多嘛。你才几个人,最多不超过两个,人家一个镜头里面就是星光熠熠。比不了!


可事实为什么经典的电视剧的情节我们都淡忘了,只能靠事后零星的回忆才能艰难的想起点情节。而歌曲的旋律一响起,我们却可以一连唱上好几句。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很多电视剧的身上:像曾经的《上海滩》和主题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和主题曲《铁血丹心》,《霍元甲》和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以上都是歌曲的传唱度要高于电视剧本身,大部分我们现在还在KTV里经常点播。


电视剧歌曲MV(电视剧都没这首歌红)(2)


难道是我们对电视剧本身有误会,他们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经典!


这点完全没有必要质疑,电视剧的火爆程度要远超我们的想象。当年《上海滩》《射雕英雄传》播出的时候可谓万人空巷,无人不晓,相比就是港台版的《西游记》《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得人心,周润发、吕良伟、黄日华等巨星也因剧闻名致今。


那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

第一,很简单,我们电视剧火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或者刚出生嘛,没出生当然就没看过。仔细观察下上面列举的剧名,虽然很熟悉,但基本上都是80年代的香港电视剧。而现在的传播群体,主要集中在80-90后。这代人刚意识觉醒,能够看懂电视剧的时候,已经进入的内地电视成熟的时代。广电自然会把资源都用来发展内地影视,港台的资源引进数量开始下滑。香港的影视剧基本上存在拥有版权的都还可以看到,台湾的就索性记都不记得了。


而当后知后觉,想要重温经典的时候,随着潮流的推进,更符合现代人胃口有看点的新剧都层出不穷。再加上经典剧自带过时的属性,三两朋友聚在一起,如果聊起最近在追的剧,说《陈情令》《庆余年》多新风时髦。如果有一个人说我最近在看《万水千山总是情》,要么会被人觉得有品位,要么会被认为是异类?都不敢说多喜欢到痴迷,为了防止后者概率性出现,还是放弃为妥。


电视剧歌曲MV(电视剧都没这首歌红)(3)


第二,熬不过。经典的剧不是没有人喜欢,可是现在人都太忙了。忙到连吃饭睡觉都觉得是一种奢侈,好不容偷得个空闲。一定是刷刷小视频,听听歌,有快餐碎片式的娱乐来填充自己。你说抽40集一集40分钟去看完一部以前的模糊电视剧,那还不如花个5分钟听首歌,看大牛剧评来得痛快些!你看吧,以前还以为竞争发生在同质之间。老剧和新剧的争夺,国产剧和港台剧掐架,现在的情况是同行惺惺相惜。影视剧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同时期的其他片品,而是小视频、快讯、聊天、音乐等平台。


就像现在商场内卖服装也没想着把隔壁家的生意都抢走,因为一楼星巴克坐的都是一坐几个小时不出来的人。虽然跨行之间也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逛街试衣服累了,去星巴克坐一下,双方得利。但是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他考虑只能去一家,两边都要紧张了。


时间的争夺,长的到底还是比不过快的。


电视剧歌曲MV(电视剧都没这首歌红)(4)

在听歌上之前很火的一部剧《宫》,它的主题曲杨幂演唱的《爱的供养》我喜欢,还有《知否》的主题曲《知否》现在都还时不时的听一下,可是剧一直想看没有时间看,原因也是以上。


现在的剧尚且如此,何况以前的电视剧。


当然,不管看过没看过,都不影响剧本身的经典程度,有时候我们知道它经典就可以了,是否看都取决于自身。如果主题曲能够被广泛的认可,那么也算是剧成功的一种形式。因为这是一个标志,标志已经被证明过,无需再把过程拿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