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1)

【导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掌握学习策略, 进而形成学科思想方法的重要保证,是教师诊断和反馈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之一。

【背景】纵观我们的教学现状,之所以作业负担重,主要是我们的老师观念陈旧,缺乏“备题”意识,没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往往采取“遍地开花”的方法,或者不改进作业布置方式,只是一味注重让学生刷题、练题、做题。考虑最多的是:如果这道题没有让孩子做,考试遇到了怎么办?这样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作业中,就难免会出现重复、机械作业的存在,也因此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影响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

【思考】立德树人理念下,“双减”政策聚焦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依据。“双减”落地,对作业时长做出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我们都知道: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教师要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确保“量”少“质”不变。到底怎样做才有效?(以语文为例)

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2)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生们学业落后主要原因是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在双减落地的当下,基础知识,有被打入冷宫的危险。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双减之下,避免机械重复式的作业,并不是不要基础,不要巩固。设计基础作业时,既要形式多样,又要让知识用起来,活起来。

如:《白鹭》一课,可以这样设计作业:抄写词语,试着用“精巧、悠然、适宜、恩惠、嫌弃、白鹤 ” 中两个以上词语写一写白鹭给你留下的印象。这样,通过抄写,识记词语,落实写字目标,积累词语。用词语写一写白鹭给你留下的印象,既建立起词语之间的联系,又让词语用起来就具有了生命力,更做到了与课文内容相关联。

又如《天地人》中“天”的作业设计: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带有“天”字的词语还有哪些?和时间有关的“天”:(昨天)( )( )……和季节有关的“天”:(春天)( )( )……和气象有关的“天”:(阴天)( )( )……和空间有关的“天”:(天空)( )( )……和( )有关的“天”:( )( )( )……这样的扩词练习,促进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着力系统,引导分类,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激活了学生生活经验影响和阅读储备,

不仅利于学生记忆、理解、应用,还发展学生分析、评价、创造

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向“高阶思维”。

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3)

二、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分层设计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分层设计作业,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受到鼓舞,体验到收获的乐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依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并且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的作业内容。

学习了《古人谈读书》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背诵课文即可。一部分学生既要背诵课文,也要为自己设计书签选择名言,或写一句激励自己读书的话。还鼓励一部分同学们设计书签图案、写上名言,做成属于自己的书签。

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4)

再如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有一位老师这样设计

一星:编儿歌,记偏旁。仿照老师编的“立字旁”儿歌,编一句与“米字旁”有关的儿歌。立字旁,短又瘦,横变提,记心里。

二星:学词语,用词语。面对餐桌上的美食,请用上今天所学的词语: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描述食物的样子。再尝一尝,说说味道和自己品尝美食后的心情。

三星:包棕子,学表达。 跟长辈学包粽子,一边做,一边说:自己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包的?

四星:做“粽子代言人”。假如你是一个粽子,该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呢?温馨提示:可以说说自己的样子,用什么做的、味道、来历等。

这一分层作业采用了星号分层的方式,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性完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最大限度地顾及每个层次的学生发展。

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5)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形式多样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知识毕竟有限。课内需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 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综合学习并有效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例如:低年级我们布置让学生看牌匾识字、寻找各种包装盒识字,给诗配画,把故事讲给朋友听,这些实践性很强的作业,都有游戏的成分。游戏成分,对教学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业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作业如:

“查找式作业”,统编版小学语文三下第7单元《熊猫》,不会查找资料怎么行?关键在于,海量信息要学会提取。

“观察式作业”,统编教材三下第二单元《我的植物朋友》可改为“植物观察日记”,培养学生持续观察的习惯以及精准描写的能力。

“表演式作业”,统编教材中童话、神话故事那么多,教师可放手让孩子们定角色,做编导,制作道具,自排自演“课本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演能力、视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相的精神等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操作式作业”,学完《草船借箭》这样的课文后,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诸葛亮排兵布阵以及草船受箭示意图,通过动手“画图”,是学生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调查式作业”,调查性作业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长可短,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加思考意识和责任感。

“研究性作业”,研究一首古诗,思考“满园春色,为什么只写红杏一枝?”;研究一位诗人,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变化和他的经历有什么关系?”;研究秋天的一片落叶,思考“为什么落叶总是背朝上?”另外,多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发展能力,让小组洋溢着钻研、好学的精神……

日常教学中如何做到作业分层设计(用心让作业的设计有趣有益)(6)

四、不畏浮云遮望眼——单元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立足年级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发展需求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研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解读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分析课后练习的内涵属性,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既要考虑课时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考虑到单元与单元作业的联系;还要关注认知、理解、应用、综合等不同能力层级以及不同难度的作业比例;合理设置客观题、主观题的比例。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双减”政策提出的大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将“减负提质”落地生根,需要我们从学科本质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在“乱花渐欲迷人”中,保持冷静思考,让孩子们有时间体验生活、强健体魄,有机会仰望星空,有兴趣动手实践,有勇气表达自我,快乐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成为最亮的星,使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赵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