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每天都会跟不同级别的官员打交道,自然也知道了不少体制内的那些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县区范围内,事业编制发展的瓶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实职事业副科转乡镇公务员副科(事业编制副科级已经走到头了)(1)

众所周知,即使是体制内也分了不同的类型,比如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参公事业编制。可以说,事业编制是体制内最差的类型了,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一般来说,在乡镇内,党委书记、乡长、副乡长、人大主席、政协联络组组长等都是行政编制,也就是属于公务员序列,但这部分职数很少。事业编制占了不小的比例,说句不好听的,领导都是公务员序列,干活的都是事业编制。虽然同属体制内,除了工资待遇相差不小之外,事业编制的晋升空间也被压缩得厉害。

你可以想象一下,乡镇一级正科级就是顶天的存在了,事业编制的人员最多也只能是副科级,那也算是领导了。再往上升,也只能到区一级层面,到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当负责人,但是一个区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数量是十分有限的,晋升空间明显不足。相对来说,行政编制可以在各个乡镇之间交流,也可以跨区晋升等等,发展途径多了不少。

实职事业副科转乡镇公务员副科(事业编制副科级已经走到头了)(2)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乡镇的事业编制朋友,四十多岁的他现在老气横秋,对于工作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因为在乡镇,他已经不可能再被提拔了。为了安抚他,乡镇领导给他配了很多头衔,比如纪委副书记、宣传组组长等等。可是头衔多了,手下的兵还是没几个,反而是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副科就是我的终点了!”

仔细想想,他面临的困境是大多数事业编制人员的通病,特别是在基层,领导职数都被严格地控制着,晋升无望导致的懈怠情绪弥漫,我能理解,也很同情,但体制外的我还是羡慕。

实职事业副科转乡镇公务员副科(事业编制副科级已经走到头了)(3)

所以,无论你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至少你仍在体制内,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仍有转变身份的渠道,比如说遴选!

所以,那些还在迷茫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编的朋友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先进入体制内再说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副科不是所有人的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