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的纪录片像素很低,但值得一看,请大家耐心一点~

犴[hān]达罕,是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是最大型的鹿。体长二米余;尾短;雄的有角,角横生成板状,分叉很多。 颈下面有鬃。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栖息在森林的湖沼附近,善游泳,不喜成群。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1)

作为大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它威武,敏感,拥有尊严。但近年生态的破坏,偷猎者的增多,也使犴达罕愈加稀少。

今天要跟大家推荐的记录片,便以它为名——《犴达罕》。

但这却不是一部关于犴的片子。《犴达罕》主要以酗酒的鄂温克人维加寻找最后一头犴达罕为背景,在记录片中真实的展现他对现实的情绪。具有犴一样孤独气质的鄂温克猎人维加在禁猎后失落悲伤,经常酒后用诗和画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

禁猎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采取的措施,规定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对特定动物禁止猎取。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2)

撮罗子

如今,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淳朴的民俗民风却使终保留着。

1965年,政府将鄂温克猎民从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畔奇乾乡搬迁到敖鲁古雅,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这也是鄂温克文化消亡的开始。1996年政府缴枪,全面禁猎。

维加虽然爱酗酒,看起来邋里邋遢,但在城市里教书的夏老师却爱慕维加的才华,这让维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夏老师将他接到城里,换下脏兮兮的衣服,剪掉乱糟糟的头发,教他学习认字。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3)

左侧为夏老师

维加本身就是个艺术家,虽然他看起来像个流浪汉。在纪录片中他念到的原创诗歌,每次我都不禁感慨,“这就是原生态的艺术家啊”。以下为维加所做诗歌:

“我从弓与箭的文化环球,来到了原子弹的时代,他们把我抛出去,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语言和制度,也在消失。还有四个猎民青年,被带上了法庭。这是对狩猎文化,末日的审判。”

当他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们从没写过狗的梦境时,着实令我震惊了一把,没有艺术思考的人,怎么能想到狗的梦境呢?民间的艺术家总能超出期待。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4)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5)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6)

孤独的驼鹿丧命在猎人的枪口,而尊崇自然法则的狩猎部落却上缴猎枪,告别森林,在崭新的定居点的房子中。作为生态移民,他们的生活是矛盾的,他们在记者的摄像机下欢天喜地乔迁,入夜后在月光下偷偷地掉泪。

维加是逝去的鄂温克狩猎文化的缩影,不能适应大社的会发展潮流,最后只能回归大自然,一起默默的消失。

我没有看过镜头这么晃的纪录片,也没有看过任何一个片子的主人公会把tmd的挂嘴边,但我也没有见过如此原生态下的艺术家,也没有想过头发邋遢满身酒气的人讲出来的话会如此令人深思,“什么啊,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啊”,是看完想讲的话。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7)

维加讲了很多人不敢讲的话,看起来只是个酗酒的普通人,其实喝下的每一口都藏着他对以往生活的追念,像是现在的我们怀念小时候的环境一样,但我想他面临的痛苦,要多得多。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8)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9)

达罕纪录片(纪录片犴达罕)(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