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预警:这是一篇很欠揍的科普文。

有天一位女士走进我办公室说,“哎,能帮我修一下电脑吗?”

考虑到我的绅士品格,我还是帮她修了电脑,但心里不太开心。难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流行尊师重教了吗?

然而接下来她对别人说了一句话,我瞬间就原谅了她——

“啊我电脑修好了,我看心理系办公室里有个学生在,就让那小孩儿帮我修了。”

吐(嘚)槽(瑟)这些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我童颜。

有人问我,作为一名童颜的心理学家,你一定很懂如何延缓衰老吧?

— 老的标准是什么? —

每个人都想保持永远的青春和容颜(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1)

36岁怎么就老了???#这位博主你过来我们好好谈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65-75岁为早老年(Young-old),75-85岁为老年(old-old),85岁以上才被称为老老年(oldest-old)。

以客观年龄(即从出生开始到现在,一共过了多少年)区分衰老与否是最直观的,但也是最不精确的。因为总有一些人,客观年龄无法成为判断他老不老的标准。

每个人都想保持永远的青春和容颜(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2)

▲ 喜闻乐见同龄人梗

因此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时,心理学者会以多种维度来对“年龄”进行测量。

生理年龄:以个体身体机能如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骨龄、皮肤状态来衡量。

心理年龄:以个体心理能力如认知能力、智力水平、情绪成熟度、行为动机、自尊水平等来衡量。

社会角色年龄:以个体社会文化角色来衡量。比如,香港过年时会出现25岁已婚者(是我)给40岁未婚者(我老板)“派利是(发红包)”的现象,就是遵从了“没结婚就算小孩”的社会文化习俗。

接下来开始划重点

如何科学地对抗衰老

Step 1

— 自律 防晒 —

关于如何利用现代保养品对抗生理性老化中的皮肤老化,相信各位的知识储备都比我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作为一个从不护肤的抠脚大汉,我的建议只有自律生活。

熬夜,瞎吃瞎喝,纵情声色…这些都会促进自由基产生,造成线粒体DNA损伤,摧残细胞,加速衰老。坚持早睡早起、健身读书是最难也是最酷的事情。

我抽烟喝酒,打架纹身,虽然艾薇儿知道我是好女孩,但是岁月的杀猪刀不管。

每个人都想保持永远的青春和容颜(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3)

身边的女性科学家要求补充,防晒是重中之重。(虽然我也不注重防晒,但紫外线会把人晒老是真的。)在所有造成皮肤衰老的外因中,最最主要的就是光老化。大量光照会导致染色体端粒断裂缩短,加速细胞衰老。所以,不管你怕不怕黑,只要怕老,就要防晒。(重要的事情我懒得说三遍,你们自己读三遍吧。)

Step 2

— 常怀赤子之心 —

但一个人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并不全是因为皮肤、肌肉、骨骼等状况好,有时更是眼神、举止、表情折射出青春,这就与其心理年龄和社会角色年龄有关。

通常个体各项认知能力会在中年到达巅峰。儿童和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分布于抛物线的两端。

举个栗子。我的岳父,注重终身学习,从不信谣传谣,对各类信息保持高水平的判断分析和洞察能力,可以说是认知水平非常高了。他对我们的教导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永远不要停止前行,永远要记得自己是那个鲜衣怒马整装待发的少年。所以与他交谈时并不会产生“他是个老人”的感受,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

再举一个反栗。我的太太,缺乏对不确定性的容忍(tolerance for ambiguity),延时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测验通过率低,总体来说心智不成熟,可以说像小天一样是我见过最单纯善良的人了,再加上肤如凝脂,眼似星辰,看上去宛如一名少女。本人声明:以上言论均出于自愿,并无暴力胁迫之情况。

因此,中年以前要装嫩,就降低心理年龄(可理解为常怀赤子之心);中年以后要显年轻,就提高认知水平(也可理解为常怀赤子之心)。

另外,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其容貌。林志颖的例子中,除了他外形保养得当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他的社会角色——专职男神,大众情人,迷妹心中的男朋友人选——这一身份反过来影响了他,因此从他神态举止里流露出来的全是小伙子的状态;上文提及的我老板,虽年过不惑,但社会角色是一名单身学术少女,常年保持着校园生活方式,写论文,做实验,看小说,玩游戏,买玩具……心态完全儿童,眼神里的天真是装不出来的。

所谓相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Step 3

— 淡定,憋瞎操心 —

另一方面,个体社会化程度越深,承担的社会角色就越多,操心往往也越多。

有人博士读了五年,任务只有读书一件事,即使年过三十,看上去可能还是像个学生。

有人早早成为家中顶梁柱,或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可能才二十五岁,看上去已经相当成熟。

据我亲戚的小姐妹不知从哪得来的周慧敏驻颜秘笈称:不要去挣钱,不要养孩子,不要操持家务,不要理财管钱,不要和老公斗气……等等,就不会老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周慧敏说的,也不评价其价值观,单从“保持年轻”这个维度来说,这话是绝对有科学依据的。

操心过多产生的外部应激源(stressor)会导致负面情绪波动,令大脑大量分泌有害神经递质,而有害神经递质的堆积,又会对神经系统乃至免疫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在容颜外观上呈现出来就是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更衰老。

讲真,我的心理系师兄弟们大多有个共同特质:不瞎操心,特别淡定。我哥们的熊儿子天天嚷嚷要杀死爸爸,跟妈妈结婚,他也只是微微一笑说,哦,俄狄浦斯情结啊。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天山童姥级的驻颜秘笈了吧!

每个人都想保持永远的青春和容颜(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