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校园网卡顿、速度慢、信号差,种种常见的网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部分学生。据悉,不少高校的网络普遍存在“移不动、联不通”的现象。有调查发现,有些学校采取垄断经营模式,禁止三大运营商为学生安装宽带,而其“自营”的校园网下载速度极其缓慢、部分区域内甚至存在无信号、无网络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校园网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学生所缴纳的上网费用难成正比,十分影响网络体验。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提高高等学校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通知》。通知强调高等学校不得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限制或通过第三方限制、禁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展校园业务;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使用指定的基础电信企业提供的电信业务和终端设备;原则上学校网费不应高于所在城市平均水平。

学校的网络为什么这么卡(校园网络怎么这么卡)(1)

面对质疑,曾有高校回应称其做法是为了合理控制上网时间,规范学生作息。这类说辞也许并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随着技术的发展,便捷的网络环境逐渐成为校园生活的“必需品”。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呈现网络化。

网络便利、迅捷的特质也为校园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学生选课、修学分、进行学术创作乃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如果以“便于管理”为由,关起门来做生意,无视学生对网络环境的合理诉求,动起了“割学生韭菜”得歪脑筋,那就难免被人诟病。

提到大学生上网,可能有人会瞬间“歪楼”,将其与打游戏、浪费时间等字眼划等号,这种想法是一种偏见。疫情期间,为保障师生健康,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在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中国近2亿中小学生在家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教育,不同于传统受教育的形式,学习进程不再被时间、地点所限制。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网络技术史无前例地飞速贴近、融入生活。网络的存在可以说极大地辅助了人们的生活。

学校的网络为什么这么卡(校园网络怎么这么卡)(2)

时至今日,在校学生早已不可避免地大面积接触过网络,对于网络,他们大多态度积极且充满兴趣。在学生们的认知里,网络更像是一个起到陪伴作用的精神伙伴,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此,不必“一刀切”砍断学生与网络之间的“连接线”。“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包容、开放的网络环境更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样,校方能否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空间、能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也是衡量学校的一个标准。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理念、相关硬件配置也应不断更新,而优质的网络服务亦在其列。校方应在网络线路、运营方式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同时严把关,在网络速度和下载时间上不输于市场,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与性价比。如果只以盈利为最终目的,那就本末倒置了。(作者:孙岱)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