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时候,初读《简爱》,被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打动;被简爱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性格所吸引,《简爱》成了我爱不释手的经典小说。
那句:“上帝面前生而平等”的语录,更让我铭记在心。“顺境时自信而不自傲,逆境时自省而不自卑”成了我的座右铭。
简爱和罗切斯特
那时候,看简爱童年章节,我恨里德舅妈的偏心,恨约翰表哥的无情,最后,约翰因被溺爱而放纵,堕落而死,里德舅妈家破人亡的结局,让我感到称心如意。还为简爱的大度和宽容而赞叹。
可恨的表哥约翰
然而,年过半百,再翻看《简爱》,从简爱童年的章节的描写,我看到的是另一个里德舅妈。
我不禁想,如果让里德太太自述,有关简爱,这个亡夫的外甥女,有关约翰和他的姐妹,那将是天壤之别的描述,会呈现出一个里德舅妈式的罗生门。
20岁,里德太太嫁给了家境殷实的里德先生。婚后,两个人的小家过得富足美满。他们先后迎来了大女儿伊莉莎,儿子约翰,小女儿乔琪安娜的出生。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里德先生家境优渥,外有田产出租给佃户,住有独幢别墅和花园,做饭有女佣,照看孩子有保姆,、出门有马车和专职马车夫……
里德先生只有一个妹妹,父母的财产原本有妹妹一份,然而,妹妹看上了穷小子,牧师爱先生,不顾父母兄嫂的反对,毅然决然和穷牧师结婚,很快生下了女儿简爱小姐。
女儿的叛逆伤透了父母的心。父母立遗嘱,将全部财产赠与了儿子里德先生。
里德先生的妹妹,生下女儿简爱后不久,因穷牧师爱先生在传教过程中,感染伤寒,悲惨死去,里德妹妹也被传染,一个月后,留下襁褓中的婴儿简爱,撒手人寰。
不到一岁沦为孤儿一无所有的简爱,被好心的里德舅舅收留,并给予了超过自己儿女的爱。这让里德舅妈难免心生嫉妒,滋长恨意。
不幸的是,小简爱来舅舅家里不到一年,里德先生也染病而死。
悲苦的里德太太
临终之际,里德先生拉着夫人里德太太的手,让她对上帝起誓,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外甥女简爱,并将她抚养成人。悲痛欲绝的里德太太点头应允了丈夫的请求,看着丈夫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就这样,27岁的里德太太成了寡妇。里德先生留给了她8岁、6岁、4岁的三个儿女,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孤女简爱。
殷实的家境,让里德太太和她的孩子们衣食无忧。然而,教育子女、应对佃户、管理佣人和车夫,都是年轻的里德太太一人承担。年轻守寡,多少辛酸与孤独,唯有她自己知道……
丈夫的外甥女,简爱是个瘦瘦小小,一天到晚嘤嘤哭泣不住的婴儿。再长大一些,她是个阴郁的、不爱言语、没有笑脸的孩子,经常拿一双冷静得可怕的眼睛盯着人看。让里德太太心里着实不爽,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不讨喜的性格,让里德太太怎么也产生不了对简爱的怜悯和疼爱。
即便没有爱,里德太太为了那句对丈夫临终前许下的诺言,一直将孤女简爱带在身边,和自己三个儿女同吃、同住、同玩儿。穿同样的衣服。
一晃,9年过去了。简爱长到了10岁。这一年,儿子约翰14岁。
宠坏了的孩子约翰
年轻守寡的孤寂只有里德太太自己心里知道。不由自主的,她把自己的全部的爱给了家中唯一的男丁--儿子约翰。母亲的娇惯,让约翰滋生了许多坏习惯。
他脾气暴躁,正值青春期的逆反阶段,对表妹简爱看不上眼,时常欺负简爱。倔强的简爱也很少退让。俩人的矛盾不断升级……
一天,约翰和简爱发生口角甚至动了手,简爱大骂表哥约翰是暴君,这让仆人和里德太太都觉得过分。
关禁闭的简爱
里德太太惩罚了简爱,让她在红房子反省。简爱对里德太太出言不逊:“我要告诉所有人,你假装善人,你对我不好,你只是为了对舅舅的一句诺言才收留了我……”
出言不逊的简爱
十年的辛苦付出,顿时化作乌有。十岁的简爱出言不逊,让里德太太伤心欲绝。下决心打发简爱去寄宿学校。让她远离自己。
在寄宿学校,瘟疫大流行,三分之一的孩子都病死了。瘦小的简爱,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不得不说,在里德太太家十年富足的生活,让简爱有足够的营养和体魄,抵御了瘟疫。能在瘟疫大流行的寄宿学校活下来,也算是里德舅妈对里德先生诺言最好的遵守。
瘟疫大流行没有伤及简爱
打发走了亡夫的外甥女简爱,中年的里德舅妈,过得非常不顺,对儿子的溺爱,让她尝尽了苦果。儿子不思进取,堕落受骗,几乎败光了所有家产。
二十几岁的儿子约翰,一次次逼迫里德太太变卖自己的家产,接济他,帮他填补外债。直到里德太太只剩下一幢别墅。终于,里德太太拒绝了儿子的请求。约翰最终无法偿还债务,年纪轻轻死于非命。
不到五十岁的里德太太,痛失爱子,家道中落。生活的打击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弥留之际,她想到了对丈夫的承诺,负罪感让她寝食难安。
最终,她让仆人找回简爱,告诉简爱,她有一个叔叔,给她留了遗产,并把叔叔的来信交给了简爱……
简爱给里德舅妈带来的伤害太深,最终,舅妈没有原谅她,没有和她和解,但,里德舅妈给了简爱改变命运的那封信,也算是仁义尽致了。
如果换做你是里德舅妈,十年艰辛对孤女简爱的付出,没有换回感恩,换回的是记恨,谁能不伤痛?谁能不寒心?
美国作家加·泽文在《岛上书店》中说:“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书本要到适当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再读《简爱》,我依然喜欢这个自强自立的女子,但,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里德舅妈的不易。
一句承诺,让她负重20年。放在现实社会,有几人能这样信守诺言呢?
这就是我再读《简爱》,看到的里德舅妈的罗生门。
我是@润物无声511。六零后。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是一种自省。愿分享我的感悟,聆听你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