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1)

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2)

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3)

马克思就是对的,首先缘于“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个来自东西方的共识。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回望世纪之交,在西方接连爆出多条震惊世界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新闻:199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评选“千年思想家”中,马克思位居第一;同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在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位列第一名;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3万多名听众,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马克思何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正如所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西方主流媒体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马克思就是对的,也缘于个人曾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陈先达教授的访谈。

2015年2月28日,身为人民日报记者的我,有幸对陈先达教授进行访谈。当时85岁高龄的陈教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话语铿锵有力:“我之所以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六十年如一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传播……”

时常翻阅《人民日报》2015年4月1日刊发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为文喜读风雷笔处世最敬雨同舟》一文,读出的是一位老党员、老教授“信仰的味道”。正是因为马克思就是对的,我们自愿、自然地走近马克思,缅怀“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领悟“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幸福观。

个人萌生写《走近卡尔·马克思》一书的想法,更多的是学习感触的使然,工作感受的必然,生活感激的油然。

我是在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时,开始与“马克思”打交道、认识他的,至于深交、心交,那是走到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之后。说实话,在第一个学期的课堂上,经常在闹心,不时有质疑。为挑选了一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专业课而郁闷,质问自己能不能深入进去、坚持下来。

“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如诗词与文章,先得欣赏这个人。”这是30年前我与同学春游毛泽东同志故居,难忘的记忆、深切的感怀、执着的坚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先得找准对马克思这个人的兴趣点。可尝试了多个版本的《马克思传》,大都“闻”起来香,“吃”起来难以下咽。

如果有一本这样的书该多好:以故事的形式、用清新的话语,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史三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让文章更好读、人们更爱看。

基于此,我做起了马克思的“有心人”,把马克思主义当“真经”来念、作“看家本领”来修。

古人云:“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宛如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学习它、掌握它、应用它,离不开边阅读边摘抄、边识记边消化、边整理边成文。梅香苦一岁,剑锋磨十年。

《走近卡尔·马克思》一书,不在于其文本是否呈现修辞华丽、文字技巧,而在于它具有马克思的思想磁性、理论引力。阅读《走近卡尔·马克思》,就会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的“千年第一思想家”,人的思维就会从感性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性世界的“海洋”,找到进入未知世界的方式,开启人生美好的未来。

(选自《新湘评论》)

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4)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周热文

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5)

马克思就是对的(马克思就是对的)(6)

觉得不错,请给我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