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我们找《三国演义》里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分析一下积极的自尊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心理历史法分析一位历史人物?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历史法分析一位历史人物(心理学历史人物解析系列-从三国谈英雄豪杰的)

心理历史法分析一位历史人物

本节我们找《三国演义》里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分析一下积极的自尊感。

积极的自尊感是指人自信,坚定,对自己常常是一种肯定的态度,对自己的体验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一个健康的拥有积极自尊感的人经常会处在一种自我感觉轻松,舒服,自信,有力,愉悦的状态里。如果一个人在乱世之中,能够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存和主宰能力,这个人就不会是一个简单普通的人。

一个人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前提是得有健康自恋。积极的自尊感是健康自恋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健康的自恋,是说那人心理素质好,抵抗力强,自我感受良好,内在结构致密,压不垮,摧不乱。

那既然提到健康的自恋,健康的自恋表现中除了有积极的自尊感,还有哪些表现?

第一是感受到内心的稳固和活力;第二是身份的认同稳定;第三是有自尊,面对挫折时更坚韧更可靠;第四是有能力运用和表现才能,稳步达到目标;第五是独处而不慌乱,享受当下,这是积极的健康自恋的表现,那这些表现体现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欢欢势势。这人好像总是精力旺盛,热情洋溢;我们常常形容精力充沛、兴趣盎然,活色生香,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鲜活的,充满着芬芳,舒服的感觉。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对别人也有很强的感染力。

(2)踏踏实实。踏实就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做事儿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东张西望,不瞻前顾后。

(3)皮皮实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抗摔打,抗挫折。别到时候一遇到挫折,一蹶不振,那就不成了。脸皮太薄就是不皮实的表现,中国人说这话非常形象,非常贴切,意思就是那人自恋比较脆弱。要干成大事,就得经得起摔打。有了上面这三点,精力旺盛,做事踏实,经得起摔打,还得能吃苦。但光能吃苦,也不是完全的健康。太爱吃苦了,享不得福也不成,所以会有下一条,享的了福。

(4)享得了福。享得了福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有老黄牛精神,但是该他享福、该他得荣誉的时候,他有点儿畏惧。这样的人往往是吃亏的,该他站C位的时候,他溜边儿。他承受不住肯定和赞许,觉得自己不配得。

(6)慎独。常常是被忽视的,我们常说君子慎独,君子慎独不是孤傲的装逼,孤傲的装逼恰恰是一种自恋障碍。君子慎独是他不好热闹,他独处的时候,能享受,利用和沉淀孤独,那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国中拥有积极自尊感的人物。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被称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这个人心理功能非常强大,打仗从来不害怕,跟人斗也从来不服输,在当时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的才能和心理素质是慢慢凸显出来的。

三国演义里具有积极的自尊感品质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相对来讲,诸葛亮给人的印象似乎比曹操更容易认为是积极正面的形象,我个人认为诸葛亮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他不出茅庐就能三分天下,这个人心理功能强大就强大在这儿。还有诸葛亮在任何时候都表现的很从容,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给周瑜吊孝等等,总是做的稳稳当当,给人不慌不忙的感觉。看来干大事的人,得先把自己的情绪搞稳定。

三国里还有一个人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能让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他也是能人,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属于有积极自尊感的人。

看了有积极自尊感的人,再来说两个被消极自尊感充沛的三国人物。

三国里的汉献帝,给人的感觉是战战兢兢,窝窝囊囊,看这人脸色看那人模样,话也不敢多说,这个皇帝当的不理直气壮。纵观历史,我们知道皇帝不一定都是胆小怯懦的人,汉武大帝继位的时候12岁,康熙大帝8岁继位,12岁就诛鳌拜亲政了,这背后还是个人的性格在起作用。积极自尊感不够的时候,人就没那个底气,没胆量了。

再看刘禅,历史上对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刻画就叫“扶不起的阿斗”。咱们姑且不论历史事实是什么,在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里,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人,就会说“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成了缺乏积极自尊自信的一个典型代表符号,这个符号是一个懦弱无能,胆怯,没有自信,没有自尊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