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蚧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的20余种植物。

白蜡蚧防治方法(刺吸性害虫之白腊蚧)(1)

白腊蚧壳虫

形态特征

白蜡蚧是雌雄异体昆虫。雌虫无翅,体节区分不明显。雌虫一生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期,属不完全变态类型;雄虫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S 类型。雄虫泌蜡。

白蜡蚧防治方法(刺吸性害虫之白腊蚧)(2)

卵:长卵形,长0.4mm,宽0.25mm,包被于母体下网状白色蜡丝和蜡粉中。雌卵在母壳口部,雄卵在壳底。

若虫:1龄雌若虫近于长卵形,体长0.6mm,宽0.4mm,红褐色;单眼1 对;触角6 节,第六节生长毛7 根;腹末有蜡丝1 对,约等于体长。2 龄雌若虫阔卵形,体长1mm,宽0.6mm,淡黄褐色;腹末蜡丝白色,长等于体;定杆后,体色变为灰黄绿色,体缘微带紫,体缘渐生长而密的蜡毛。1 龄雄若虫卵形,与1 龄雌若虫大体相似,但体色甚淡,易于雌虫相区别。2 龄雄若虫卵圆形,体长0.75mm,宽0.45mm,淡黄褐色;触角7 节。

白蜡蚧防治方法(刺吸性害虫之白腊蚧)(3)

蛹:仅雄虫具有,分前蛹及真蛹。前蛹梨形,黄褐色,体长约2mm,宽1.1mm;眼淡红褐色,触角短小;足粗短;翅芽伸达第二腹节。真蛹体长2.4mm,宽1.1mm,长椭圆形;眼点暗紫色,前足及腹部褐色,余均淡黄褐而带灰;触角10节,长达中足基部;翅芽达第五腹节。

成虫:雌虫初成熟时背部隆起,形似半边蚌壳;背面淡红褐色,腹面黄绿色;无翅,触角细小,口器针状;体长1.5mm,宽1.3mm 左右;交尾后体渐膨大,最后成为球形,常因虫体相互拥挤而呈不正圆形。产卵期的雌虫,体径最大可达14mm,一般10mm左右。雄虫,初孵化后与雌虫极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蜡孔。体长2mm,翅一对,翅展5mm,呈薄膜质,前翅近于透明,有虹彩闪光,后翅为平衡棒,梭形,端部有钩3 个。腹部灰褐色;倒数第二节两侧有2 根白色蜡丝,长达2mm 以上。触角分成七节,体色与雌性相同。

白蜡蚧防治方法(刺吸性害虫之白腊蚧)(4)

白蜡蚧防治方法(刺吸性害虫之白腊蚧)(5)

生物学特性

白蜡蚧每年一代,3、4 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 ∶3)。4-5 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 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 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 月份化蛹,9 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寻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 月份2 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 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虫的种虫。

发生规律

白蜡蚧在苗圃地内多发生在4~5 年生以上的水蜡苗木上,4 年生以内的不易发生。绿化栽植的苗木一般都采用3 年生以上的苗木,往往栽植后当年或第2 年发生。生长旺盛的苗木不易发生或发生晚,生长弱的苗木发生早,危害也严重。水蜡、女贞、桃叶卫矛与木犀科的花曲柳、水曲柳、美国白蜡等乔木同时栽植,先灌木发生后乔木发生,水平发生快于垂直发生,在植株上逐年向上发生,不往下发生。乔木仅在2~3 年生新枝发生,逐年外移,主干不发生。

防治方法

1. 检疫措施加强产地及调运检疫。

在苗圃地发现白蜡虫有危害时,及时施药,及时消灭;调运中发现带虫苗木,要及时掩埋或烧毁,彻底杜绝带虫苗木绿化造林。

2. 人工防治

对虫口密度不大的枝条,可结合冬春修剪整形,彻底剪除虫枝,然后集中烧毁,防止蔓延。对白蜡蚧危害较重但尚未枯死的树木,采取平茬覆土的方法,既更新了树体,又清除了虫枝,可有效地减少虫害。

3.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白蜡蚧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抓住防治的两个最佳时期,即雌成虫膨大期(即随着树液的流动和芽的萌动,越冬雌成虫虫体开始膨大,母壳逐渐变软,臀裂口也增大,此时药剂容易渗入母壳和裂口)及初孵若虫期。用40% 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喷洒越冬雌成虫和初孵若虫,效果可达98% 以上;5%吡虫啉乳油1000倍喷雾雌成虫,效果为60%,但喷洒初孵若虫,防效可达90% 以上。另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3.2%虫杀净乳油1000倍喷雾,防治初孵若虫,效果均很好。药剂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