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1)

80后这个词一开始是用来描述90年代那一批文学青年的,后泛指80年以后出生的那一代人,在当时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代人很多时候是来不及反应的,根本无法读懂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2)

80后的童年游戏包涵了摔泥巴、打老爷、打啪叽(纸牌)、打口袋、跳皮筋、弹玻璃球、chua嘎啦哈(动物骨节)等,虽然原始,但小伙伴们玩的确十分开心。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3)

可突然有一天发现,之前所有的娱乐生活就都变了,大家好像更喜欢去游戏厅、录像厅、旱冰场、台球厅之类的场所,和年长的人混杂在一起玩,不是有多少共同话题,原因就是这些新兴事物对这些成年人来说同样新鲜,所以才出现8岁的孩子和二十几岁的人一起打台球、一起打97这样有趣的一幕。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4)

夏天的夜晚,小伙伴们会一起去街上压马路,当时的路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街头卡啦OK,摆上电视,支上音响设备,接上麦克风,大家就可以点歌了,记得应该是一块钱点一首吧,不一会儿大街上就歌声回荡,《梦驼铃》、《爱江山,更爱美人》、《护花使者》,都是受人欢迎的曲目。后来出现了家庭卡啦OK(VCD、DVD),街头K歌就慢慢消失了。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5)

说起大哥大、传呼机(BP机),确实已经离开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了,可是大家是否清楚的了解当年的通讯发展是怎样的一个时间顺序吗?我想可能大多数人都忘了。记得当时长辈都拿着翻盖的黑色移动电话,多是二手的(也已经即将淘汰了),可市面上竟然还在流行BP机,我在初中时也买了一个,方便同学和家人之间联系,可仅仅半年时间,大街上的IC电话亭就全废了,大家也都换成现在所谓的老年机了,后来就是彩屏手机、和弦手机、音乐手机,基本流行不超过几个月,我也是醉了。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6)

当年上课最早用的是这种老式电脑,俗称“微机”,很高大上的,记得去上微机课都得带鞋套的,机房是正儿八经的重地,绝对不能带灰的,键盘都不敢用力点,微机课老师特别金贵的他的大头电脑。可是好笑的是,后来上课就是用来打游戏了,名字应该叫“毁灭公爵”。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7)

小学的时候听歌都是用录音机,记得当时攒了好多的磁带,同时还讲究个正版,当然也就成了各大商场音像社的常客。BEYOND的专辑是最多的,《张震讲鬼故事》、周杰伦、陶喆、游鸿明、许巍,还有…《英语听力》。后来就是随身听、CD机、MP3、MP4陆续上场了。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8)

我没记错的话智能手机应该是在07年前后开始普及的,因为在这之前同学们还在开通短信包月呢,那个时候手机不能上网,朋友之间的频繁交流主要是靠发短信。当时大多数用的手机还是键盘的,记得当时发消息都是盲打的,键盘上的字母都被磨没了,谁知道到底哪有那么多想说的。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方便多了,至少可以聊个QQ了(微信还没问世),短信包月也变成流量包了。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9)

说到拆迁,我想80后当中拆二代应该是最多的,记得小时候在家周围经常看见谁家的墙上被画上了拆字,不久就变成废墟了,后来居民楼也就拔地而起。周边的环境一天一个变化,城市化的脚步悄无声息的迈进着。后来听到了一个新词,“商品房”,可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房子一旦变成商品,那价格就就像装上引擎了。

80后的不可磨灭记忆 80后的独家记忆还有哪些(10)

虽然现在物质和文化都大大丰富,但我却越来越怀念曾经那个年代,当时的生活节奏快慢叠加,新生事物又时刻给我们带来未知的惊喜,话题一个接着一个,我们能够切身感受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人们单纯而又可爱,感情丰富而又内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