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范子盛相传,在古印度恒河之畔生活着一个乞丐,此人自幼行乞,讨了几十年的饭,饱尝了人世的辛酸,其苦自不待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是真正生财之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真正生财之道
学会分享·生财之道大揭密作者 范子盛
相传,在古印度恒河之畔生活着一个乞丐,此人自幼行乞,讨了几十年的饭,饱尝了人世的辛酸,其苦自不待言。
忽然,有一天,当地来了一位智者,听其演讲者云集。乞丐心想,我何不也去见见这智者,向他讨教一个改变命运,做富人的方法,岂不是好。
听乞丐说明来意之后,智者说道:“学会分享可以带来财富,欲求富贵,先学分享。”
乞丐闻言不由得呵呵苦笑道:“老夫子啊,你有没有搞错,我是个乞丐耶。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除了手中要饭的瓦罐,一无所有,你要我拿什么去分享?”
这智者也不恼,依然心平气和地说道:“就凭着你手中的瓦罐,你就可以分享呀。”
话说这乞丐倒也不傻,经智者如此如此一番点拨,居然也就茅塞顿开,心领神会了。
当天,乞丐就将要饭用的瓦罐洗刷得干干净净,等到夜里,河水最清净的时候,他就贮了一罐非常洁净的水。
第二天早上,他端着这罐清水来到了熙熙攘攘的集市,大声叫道:“快来喝水啊,免费的清水,口渴的就来喝啦,不要钱。”
你想想看,做生意的人可都是一些辛苦人,天不亮就起床,驾船赶车,肩挑手提将货物弄到了市场,来了以后又要铺摊子,吆喝着叫卖,累了大半天,早已是唇干舌燥,渴得不得了。此时见有人免费送来了清水,各个都很高兴,众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将罐中水喝得一滴不剩。
从此以后这乞丐便日日做起了分享清水的工作。集市上的买卖人受了他的分享的清水自然也就感他的恩,有卖柴火的商人送他一捆柴,卖豆子的送他几斤豆;又有卖磨子的给了他一个小磨子,卖锅的给了他一口锅。于是乎他就运用这些东西,将豆子磨成粉,然后再熬成香喷喷,热腾腾的豆浆,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他就有生以来第一次赚到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不断地将生意扩大,不出几年,这个昔日的乞丐就成了一个大富翁。
这就是一个著名的依靠分享清水改变命运的故事。
记得2003年我在湖南理工学院演讲《WTO和青年的责任》的时候,有同学问我:“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我说:“在当今这种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一个人若想成功,最主要是靠两样东西:一是产品,二是服务。如果我们能从善意的,建设性的角度出发,主动地为社会开发和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那我们就一定会被社会所接纳,为民众所激赏,受市场所追捧。我们这样做不但可以取得个人的成功,更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改良和进步。”我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人是一种群体性的生物,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每个人的生活都必须仰赖他人,特别是市场化的程度越高,专业分工也就越细,每个人都仅仅是产业链条的一环,而不可能包揽全部,任何环节的塌陷,都有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社会各层面之间良性的沟通与互动也就显得犹为重要。
现今社会人人都在讲做生意,人人都想赚钱。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做生意做的是大家的生意,我们赚钱赚的是大家的钱。对大家好一点,实际上是在为市场培补元气,增进消费能力,是最好的开辟财源的方法,智者当为。一个不想赚钱,不能赚钱,不会赚钱的企业家,当然不会是好企业家。可是一个只想赚钱,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家也肯定不会是好企业家。好的企业家最擅长的是精心设计出互利多赢的方案,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的安排,从而谋求到长远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个乞丐当他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动关系之后,他就致富了,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比尔·盖茨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这样一种双重身分的组合,当然不是巧合,亦可给我们以启示。
《道德经》里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说的就是与人分享、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