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宣子打算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反对,结果是反对无效。很多人认为是智宣子不采纳智果的正确意见,在我看来,智果说的话及说话的方式也有毛病,使得智宣子听了他的话,不但没放弃选择智瑶,反而坚定了选择智瑶的决心。

首先,我们先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智宣子是智果的亲哥哥,又是智果的领导;智瑶和智宵都是智宣子的亲儿子,也都是智果的亲侄子。选择智瑶为继承人,对外是公事,对内也可以说是家事。像这样亲情缠绕、亦公亦私,又涉及人事方面的事情,作为既是下属又是弟弟的智果,回答起来需要慎之又慎才对。但智果的对答显然是有些轻率了。

我们先看对话是如何开始的:“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智宣子的问题是特指智瑶的,智果开口即反对,而且还把智宵扯进来是什么意思?按古人多子多福的理念,智宣子应该不止这两个儿子,智果单单把智宵提出来,会让智宣子怎么想?是智宵在所有儿子中特别优秀呢,还是智宵和智果关系特别好呢?如果智宣子想到的是第二点,那对智果和智宵可都不是什么好事。

接下来,智果一一列举了智瑶的五大优点,但说到缺点时,却只说了十分模糊的一点:“甚不仁”。放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就是说这个人有能力、有胆魄、有才艺,就是人品不好。而“人品不好”,可以说是目前人事选拔方面最具杀伤力的评价,评价者无需说得很明白,领导也不会深究下去,而一旦在领导心中落下“人品不好”的印象,提拔也就基本没戏了。但这样极具杀伤力的评价,也是要看对象的。智瑶是智宣子的亲儿子,你在人家老爸跟前说人家儿子“甚不仁”,老爸心中会怎么想?古人讲究“子不教,父之过”,你对他爸说他儿子不仁,究竟是在说儿子还是在说老爸?即使是亲叔叔这样说也不妥当吧。

再下来的话就更不合适了:“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连智瑶的优缺点还没说清楚明白,就把结论抛了出来,而且还是肯定性的负面结论。那这就不仅是评价,而是有警告的意思了。作为兄弟对话,这样说可看作是直言不讳,但作为一个下属这样说,就是质疑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水平了。这可是作下属的大忌。

再者,你既然提出了智宵,并肯定性地说瑶不如宵,那就应该把智宵的优缺点也摆一摆,和智瑶作个对比。智果可好,只说出个名字,好话坏话一个字没有,让智宣子怎么接受?怎么评判?怎么决断?智果这样把智宵推出来,给智宵帮不上一点儿忙,只会给智宵带来麻烦,智宵这才叫做躺枪呢。

所以,领导和你讨论人事提拔,尤其是领导提出很具体的人时,回答一定要谨慎,能不说就不说,非说不可时也要想好了再说;说的时候既要客观,更要平衡。否定的意见要点到为止,话留三分,像“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这样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肯定的话要有据有度,关键是要用事实说话。

智瑶即位后的表现证明,智果对智瑶的认知是正确的,智氏也的确在智瑶手里被赵、魏、韩三家打败,土地被分,全族尽灭。但智果当时对智宣子的回答既失度,也不够平衡,结论又过于骇人,智宣子不接受也有道理。

解析资治通鉴中的处世智慧(读通鉴3智果如此谏言还不如不说)(1)

智果脱离智氏家族,改为辅氏。(图片来自网络)

智果事后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有些后怕,所以自请脱离智氏家族,改为辅氏。有人评价说这是智果智慧的举动,我倒觉得智果这一招是不明智的,能预见到不好的结果选择避祸没有错,但若是智宣子真对智果的动机产生怀疑,智果这一行为只会把智宣子的怀疑坐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