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中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后饮食极其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暴食暴饮、爱吃烧烤,有时候还只吃水果不吃饭,居家期间吃饭也是我行我素,父母的话一点都不听。结果三年下来,吃出了胃病,现在经常吃胃药,人也很消瘦,完全没有大学生青春活力的样子。年纪轻轻就得了胃病,我感到挺惋惜的。谁的错?在我们国家,许多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父母陪在身边全天候照顾,吃什么、怎么吃,从来没有操心过。进了大学,吃什么、怎么吃全凭自己做主,由于缺乏对健康饮食的系统教育和深刻体验,他们就有可能由着自己的兴致来,结果就会早早吃坏了身体。我想,对营养健康的饮食有多层次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人开始独立生活的必备条件。这正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所缺失的。这可能事关一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状态。

而在这方面,日本中小学中有关健康饮食教育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据相关资料,在日本有专门的《中小学给食法》,规定公立中小学的午餐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名学生都必须参加,不能自带饭菜。每一所中小学都设有厨房设施,同时都配有一名营养师(这名营养师必须持有营养师和教师的双重资格证书)。按照安全、营养、突出传统饭菜风味的要求,由学校统一采购食材自己制作。吃饭地点在教室,午餐时由学生用课桌临时拼凑成餐桌,铺上专门的桌布,餐后恢复。小学4人一桌,初中6人一桌,学生和老师一起用餐,班主任每天和不同的学生一起吃饭。由学生轮流值班参与配餐、送餐。老师对学生的分餐工作、就餐礼仪等进行指导。进餐的标准是不偏食,不剩饭,吃不干净等于没有完成作业,让学生慢慢习惯日本传统饭菜。对于对某样食物过敏的学生,提前向学校报备,学校会提供营养相当的替代食材。上个月的最后一天学校向学生家庭下发本月的食谱。食谱具体到每一天,不但包括菜品名称,还包括所用食材的名称、产地、蛋白质、热量等营养指标。每月学校里都有“午餐主题”,比如“注意卫生的饮食”“夏季饮食生活与健康”等,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假期里学生则要按规定项目“反思自己的饮食生活”,项目包括吃早饭、按时吃饭、补充水分、多吃时令蔬菜,不吃太多冷食,少吃泡面,晚饭后不吃零食等,开学时自己打分做评估上交。

此外,饮食教育还体现在其他课程中,比如,巧妙地把营养配比融入数学教学,把食材产地融入地理、历史教学。学生的劳动课上,每名学生必须做一道让考核老师满意的菜,这门课才算合格。这样通过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强化日常的饮食教育,加上家庭方面的饮食熏陶,最终让学生正确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建立经营健全饮食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日本的小学生每天吃什么(日本中小学生的饮食教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