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展示(驻马店市总工会第六届书香)(1)

第十届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展示(驻马店市总工会第六届书香)(2)

“引领女性阅读·建设文明家庭”——第六届“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品读开始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泌阳县和平舆县自评推荐的12篇优秀作品,快来一起品读吧~

阅读

泌阳县(共6篇)

给儿子

亲爱的儿子:

你这一段在工作上付出的努力,我和你爸爸都看到了,感受到了,我们为你的努力感到欣慰。

儿子,你说你这一段想了很多事,我们理解,经历了那么多事,你是得好好想想。从你的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是件好事。但是你一定要记住曾国藩的话,他说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说做事要把眼光放长远,但是又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小事的成功,才能累积出大事的成功。小事都做不成,怎么成大事呢?有人说一事精致便动人,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有理想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好高骛远的体现是做事眼高手低,不考虑实际,总活在理想里,弄不清现实是什么样子。

儿子,你现在动辄就把我们是小地方的人没见过大世面挂在嘴上,而不听我们的建议。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原因有三:一、显得你很骄傲,不够谦虚。记得过年的时候,我说你不要把裤腿卷起来,你说一个小地方的人,还来指导我怎样穿衣服。且不说话里的不尊重,单单这种不听取合理建议的态度就不可取。曾国藩说做人一定要守着一个谦字,一个勤字。老话说谦受益,满招损。一个人如果自满,那么灾祸就离他不远了;二、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听从父祖教诲,听取师长教诲,听取尊者言。你见过不听父祖教诲,不听师长教诲,不听尊者言,而取得成功的吗?我是没见过,反出家庭,反出师门,对尊者无礼的人向来为世人所不耻。编著《五种遗规》的陈宏谋是清朝雍正时期的湖广总督,他说人最大的孝是听从父祖的教诲。他的《五种遗规》被曾国藩反复推荐给子弟们看;三、没有听取合理建议。只要建议是合理的,不管他是哪个地方的人,不管他有没有学问,都要听取。康熙说:“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之人,彼亦有中理之言。朕于此等处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并不以为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也。”不管是极粗鄙的人,还是朝中大臣,只要是合乎道理的话,康熙都会听取。一个了不起的帝王都能这样做,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别人的意见呢?

儿子,作为一个有大胸怀的人,要学会嘉纳雅言,使自己更完美。

儿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像我们这么大年纪了,每年还犯很多错误,但是我们知道错哪儿了,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你处理的一些事,也要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如果你没有看出来,我们告诉你了,你要虚心接受,不能给你提意见你恼了,更不能骂人。那样的话,会一直错下去,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孔子说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你不愿意自己是个小人吧。如果连自己错在哪儿了,都不知道,一味找别人的原因,迁过于人,又怎么能改正错误呢?

孔子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还说:“过而不改,是为过。”反躬自省,改过迁善,可以使人走好运。

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只有改过,才能增加原来不具备的才能,才能增长智慧。所以袁了凡会有功过格,他把自己每天的功过,都用笔记记下来,认真反省。曾国藩每天都会在日记里记下自己的一个过错,他还告诉兄弟们说,我有什么过错,你们一定要写信告诉我。曾国藩在家信中说,他得益最深的是一个“悔”字,他还用悔字劝诫弟弟曾国荃,他说: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他说“悔字可以启春生之机。”告诉弟弟用悔字走出逆境。曾国藩很好地体会到了悔字的好处,每天都改过自新,所以他每天都在进步,以至于被梁启超评为成为中国五千年来立德立言立功的第一人。

儿子,做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要多读圣贤书。读书可以明理,可以知道处事的原则。遇到问题,就会依据书理,内心坚定地处理事情。不要读小说,看电影,小说和电影是敷衍出来的,康熙说有不肖子弟看了小说去模仿,更大错特错了。

你读书,读得深入。这是好事,你对于鲁迅文章的理解,对于王朔文章的理解,都很透彻。但是不要过多地读鲁迅,读王朔,鲁迅是一个愤世疾俗的人,王朔则被评价为痞子,人品上都差了一大截。你把闲暇的时间,用在读四书五经,或者读曾国藩上,把这些书读透彻了,你会受益非浅。曾国藩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你抱定他一家去读,也是完全可以的。康熙和曾国藩都是爱读书的人,他们都做到了无一日不读书,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做读书明道理的人,而不是拾人牙慧,贻笑大方。

最后,老妈祝儿子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博学的人!

祝儿子生活愉快!事业进步!

老妈

2018年3月28日

作者系泌阳县马谷田镇中心学校 李新贺

感悟生活 快乐人生

有人说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有人说幸福就是“泱泱海阔凭鱼跃,朗朗天高任鸟飞”的那种洒脱,有人说幸福就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那种微妙, 有人说幸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温馨……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眼中对幸福的定义也有一千种。我的幸福标签有很多,但是最让我觉得幸福的就是父母的笑脸和工作的快乐。

一句“常回家看看”牵动了多少儿女的心,不论我们身处何方,家都是我们的避风港和心灵归宿。对我来说父母的快乐就是我的幸福。由于我们姊妹平时都在外忙工作,不能经常陪在父母身边,而春节则是父母最期盼的时刻,因为春节则预示着团圆,每当听说我们姊妹都要回家过年,他们就开始投入到忙碌的节奏中,准备各种东西迎接我们的归来。当大年三十礼炮响起,姊妹们大都已回到了家,唯有远在他乡的弟弟和弟媳还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母亲期盼且带着满满欢喜的眼神,这一刻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的幸福。小时候我们期盼父母给的压岁钱,当拿到手中时觉得无比的欢喜,当我们长大后,常常还会想到儿时的种种快乐,但有时不由的便潸然泪下,因为父母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幸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天是大年初二,全家齐聚一堂,我们为亲爱的父母准备了一份礼物——为父母发一次红包。兄弟姊妹排成队挨个的给父母拜年发红包,当父母接过红包看到儿孙满堂的一大家,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说:你看看,孩子多了就是好啊!此时此刻,幸福向潮涌一般涌向我的心头。

我的快乐还来源于我所在的企业给予职工的精神乐趣和温暖的真情。一个有活力、有团结力、有拼搏力的企业,除了专注企业卓越的业绩,更关注职工的利益。而我所在的企业正是这样一个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利益着想的企业。联社通过异彩纷呈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更是增强了企业整体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同事间互谅互助的意识,营造出了一片和谐共进的氛围,让每一位职工都体会到了快乐,能在如此环境中工作,幸福自然涌上心头。在农信社这个大家庭中我所感受到的真情也让我幸福不已,正所谓“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联社为帮助困难职工发起的募捐活动、慰问活动、困难帮扶等活动都浓浓的体现着农信社领导对职工的关心,体现着同事间的患难相助,我为能与这样一群真诚、热心的人在一起工作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有人说:“一个人即使他拥有再多的财富,如果他没有心灵的慰藉他也是贫穷的。”确实如此,心灵的支持总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倘若失去了这种支持,贫穷而空洞的内心会让人迷失方向、萎靡不振,失去生活的动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心里装满了幸福,那么他就会以乐观、豁达、奋进的心态去加足马力向前行驶,创造财富。现在我拥有了这样一份财富,我会用这样一颗充满幸福的心积极面对生活,用真诚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也感受到我给予的幸福,这样我才是更幸福的。因为我的幸福源自于他人的给予,只有懂得回报、懂得感恩,才知幸福的真谛!

让我们在春花烂漫的这个季节里相携一份最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泌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沈文博

母亲的名言

今年的母亲节,母亲静静地躺在老家西岗那个属于她的新家里,再也不理、不管我们了。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是凄凉的。我成了一只失独的鸟儿,落寞、哀伤。我把自己关在屋里,翻看母亲的照片,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一遍又一遍地想念。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我的母亲是世上最高尚,最正直,最伟岸的母亲。

母亲没有念过书,也不认识一个字。但母亲常常教导我们的话,却句句经典,句句在理,句句实用,就像是被大家背诵的名人名言。

母亲说:千里去烧香,不如回家敬爹娘。听着这句话,我学会了爱自己的父母,孝敬公公婆婆,同时我也懂得尊重老年人。我不信佛,但偶尔也会随着外出登山捻两柱香,但这些大多是为了应景,为了和周围人保持一致的格调。面对神佛,我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愿我的父母、公婆、孩子、亲人都健康平安。我不烧发财香,只烧平安香,我觉得我身边的人都平安健康是我最大的财富。父亲和公公离世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我时刻牢记《论语》中的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把行动不能自理的婆接到身边照顾,并隔三差五地让妈来住一段,让两位老人共处一室,互相安慰、彼此鼓励。那时,我对孝的理解就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所以,我把母亲的话奉为经典,无论我多么忙,多么累,心里有多烦躁,只要我站在了老人面前,我都会变得平和、温顺,对他们细心呵护。

母亲说: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小雀过去还有个眼儿呢。这两句话,使我坚定了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人的思想。自小我不敢有隐瞒母亲的地方,因为我不敢违逆了母亲的教导。母亲很爱我,她可以宽容我的贪吃、甚至调皮,但如果撒了谎,或思想上有了不正不善的念头,她便会狠狠地拧我,直到我再也不敢。后来我读到一句名言:“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我就觉得其实母亲说的话也是名言,只不过没有这一句凝练罢了。工作中,生活中,我秉承公正无私、刚直坦率的原则,谨慎做人。前两天,和以前同一办公室的姐妹们一块儿吃饭,她们说:“和你在一起时恨你,一分开就想你,想到骨子里。”这话或许是真的,我从他们的话语、眼神和不停地为我夹菜的动作里深深地体会得到。我很高兴,但是我并不骄傲,我心里忽然就想起母亲来,并且充满了感激。

母亲还说:可别忘了人家的好。很小时,我就听母亲说,我爹的命是二姑救的。那时候家里穷,爹生了病重得要活不成了,是二姑听了偏方从大粪里面捞出蛆来,洗净,晒干,研成沫,拿回去让爹冲着喝。一趟又一趟,不怕脏也不怕累。从那以后,爹就慢慢地好起来了。要不是二姑,爹可能早就没了。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了二姑,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家,没有我们。上学时,母亲说,你看老师们对你多好,每次见了我的面都夸你懂事、聪明、勤奋、上进,你长大了,可别忘记了老师。于是怀着对老师的敬意我一直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我有一个朋友叫娟,我一路走来得到她不少的帮助。母亲常说,咱是乡里人,人家对你帮助大,可别忘记了人家,要常去走动走动,去看看你叔你婶。在母亲的不断叮嘱中,我们从初中、到师范、后来工作、再后来调入县城从没有生疏过,直到现在我们像亲姊妹一样。

母亲还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母亲自小没了妈,十几岁时我的外公也走了,她一直跟着我的舅舅、舅妈长大。穷苦和磨难没有压倒她反而让她变得坚强能干。建国初期母亲带着我的表兄四处讨饭,硬是供着表兄上了大学。后来,讨饭到泌阳,和父亲成为一家人,好不容易过几年相对安生的日子,又遇上六零年大饥荒。村上的人一个又一个接连地浮肿、饿死,妈妈硬拉扯着自己的儿女顽强地活了过来。等到她最小的女儿——我也长大的时候,母亲的心已经被岁月磨砺成了钢铁。只要咬咬牙,能吃苦,多大的难事都能挺过来。这,就是母亲教给我的箴言。

屋里有了稍微稀罕一点儿的东西,母亲说:自己吃了当啥?省下来就能支应个门事儿。我们兄妹谁有了懒惰的情绪,母亲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面对不义的诱惑,母亲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母亲都能找到一句有哲理的话来警示我们。在她的教育下,我们姊妹七个懂得了孝道、正直、感恩、坚强,也学会了积极、乐观、体面地生活。英国有一句格言: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可是,我今年四十四岁了,仍然觉得,母亲在我心中不仅是天使,而且是导师,母亲的话对我来说永远是充满正能量的名言!

母亲没有念过一天书,但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给了她睿智的思想、高洁的品性和坚韧的性格。有时候我想,母亲本身就是一部书,在这部书里写满了人生的艰辛,生存的哲学,为人的原则,也影射着祖国的成长历程。

读母亲这部大书,我知道了,天下的母亲是真正大写的人!

作者系泌阳县泌水中心学校 刘荣花

洇润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啦,我还是没有做过他去世的梦。在我的梦里,他一直都活着,平静地和蔼地好好地跟我们在一起。四年前那场生死离别,似乎根本没有发生过。

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从前偶尔听到的、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我当初如风过耳,以为根本就没记到心里,没想到却刻在我的脑海里。我现在想起后,会仔细解读它背后的意义,这时总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哦,原来他是这个样子。

父亲是什么样子呢?

我父亲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因为长得高大威猛,又练过拳脚,天不怕地不怕,人送外号“老虎”。后来国家到村子里来招工人,来人一眼就相中了父亲。村里人也识趣,一齐提名把他举荐了出去。而父亲一脱离小小的村庄,感受了新天地的阔大,马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心里有所畏惧了。

他们在郑州集训后,有一场文化课考试,如果考不过,就得退回原藉。父亲不想回去,可是文化课又不好,怎么办呢?“孩子乖!你们知道我多用功!人家都睡了,我就到厕所里继续背书,背了足足半年,硬是考过了!”多少年后,父亲还满脸自豪地给我们这样说。而我们,总是像听天方夜谭似的,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一点也不喜欢读书。

这是父亲一生中唯一一次决定命运的文化考试,它不仅让父亲跳出农门,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地质工人,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一生尊重有文化的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父亲一表人才,又当上了工人,给他介绍对象的可不少,连驻地的姑娘都看上了他,但他只喜欢母亲。母亲长得非常漂亮,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女。最重要的是,她是个文化人,她是她们公社唯一一个考上师范的女学生。父亲对母亲真是一见倾心啊,迫不及待地就跟母亲订了婚,恋恋不舍地回单位上班。不久母亲嫌他脾气暴,有所动摇。父亲千里迢迢从南方跑回来,找到母亲,撂下一句话:“你同意不同意?你不同意我现在就走。”结果母亲同意了。

父亲是个大个子,急性子,点火就炸,可他一辈子都没母亲动过一根指头。有时他们也吵架,每次吵架总是父亲输,总是他躲出家门,而母亲怕他有事,让我们去找他回来。父亲当然不怕母亲的拳头,他怕的是她嘴里说出来的一套套的大道理。后来我长大了,也学着跟父亲顶嘴,父亲并不以为忤,举手投降: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我不跟你们这些秀才讲。

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十分重视,在我们家,再大的事也大不过我们上学。他常常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只要你们愿意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应你们。他去世的头几天,手术之后第一次清醒过来,还在劝慰我们:我没事,我还等着我孙子考上大学呢!

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姊妹三人都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尤其是姐姐,身为家庭妇女,年近五十,居然重新学习了初中的文化知识,来教授她的女儿。

父亲当上工人以后,分到了南方的大山里。母亲问他在山里都干什么,他说在找石头。找什么石头?就再也不说了,而且一忍就是很多年。甚至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他都没给母亲说,他们的地质队在南方找铀。父亲是个没有一点城府的人,还有点小吹牛,我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忍住谁都不告诉。要知道,“下属于核工业部”,那是一份多么气派光荣的职业啊。不过,我从这事上也学会了一点:人一定要守规则,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要做。

找石头是个很辛苦的活,有时候走的远,只能睡在山里面。钻矿的时候,还得睡在帐蓬里。十多年后,父亲在一次工作中,被摆动的钻杆击中头部,住了院。又加上长期露宿导致了很严重的风湿病,他就从钻矿队退到了炊事班,搞起了后勤。

父亲几乎是干一行爱一行,到炊事班不久,他就练就了一手好手艺,炒的菜,做的面食大家都爱吃,常常有人打菜的时候,站在窗口直截了当地问:哪个是老张炒的?

领导见他干得那么好,想提拔他当班长。当时他们队是军队编制,当班长就是领导了,对前途很有帮助。但动员了父亲好几次,他都不干。他是个实在人,喜欢有活自己干,不想去支使别人。

领导见父亲不干班长,就让他当班副兼采购。炊事员当然愿意自己去买菜,所以他很喜欢这活。他工作得那么认真,母亲对我们说过一件事。说有一年她去探亲,正赶上上级给父亲所在的连队送咸鸭蛋,摆了满满一间房子,吃了好长时间,许多人都吃烦了,父亲却不知道拿一个给母亲。父亲的一个好朋友听说了,借到炊事班去看父亲的机会,背着他揣了两个,送给了母亲。父亲看见了,还嘟囔着说,那都是有数的。母亲说完这个故事会再说:你爸干了十多年采购,咱家就吃了单位两个咸鸭蛋,还是别人给的。更有甚者,我们去食堂打菜,遇上父亲掌勺,怕别人说他给我们多打了,总是让我们再到旁边窗口去打。不过即使重新排队,我们家也从未因为这些事生过气,因为父亲那么耿直清廉,我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去沾公家的便宜。

父亲退休后回到家乡,说起他的单位总是眼睛瞪得老大,谁都不服,似乎全世界就他的工作最好最气派。他身体一直很好,人到老年,性情又变得越来越开朗,我以为他会长命百岁,谁想到他会骤然离开我们呢。年青时那次头部受伤,在父亲脑中留下一个淤血点,后来转为脑瘤,父亲就死在这件事上。一个普通工人,为他热爱的事业贡献了生命,令我悲伤又自豪。

父亲从生病到离世,只有短短九天时间。他生养我几十年,我只伺候了他九天。我有太多的孝心没有来得及表达,我有太多的热爱没有来得及告诉他。我恨自己是个女儿并且远嫁,一年见不了他几天。

在父亲去世后的这几年,在回忆他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是在越来越明白他是怎样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惊讶地发现,自己身上有那么多与他相似的地方。他身上的许多特点,诸如真情、暴燥、简单、尊重知识、热爱本职工作等等,简直一成不变地传给了我。从前,我总是简单地认为我是女孩,是个知识分子,跟父亲完全不同,我没有想到,父亲对我的影响竟然如此深沉。我其实一直沉浸在他的海洋里,被他一丝丝地、一缕缕地洇润、塑造。

当我发现这些,我忍不着泪流满面。我开始仔细地检视自己,分析自己,就像要把自己剁碎,捣烂,只为从中找到更多与他相似的地方。这一切,无非是想证明,我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想证明,他并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他还在和我在一起。

亲爱的父亲,来生我们还做一家人,那时我一定要做你的儿子,跟你一模一样,守你一生一世。

作者系泌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张晓霞

母爱·家风

母恩深深深似海,母爱大大大如天。

母亲节马上到了,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欣欣然讨论着送什么礼物给妈妈?而端坐在桌前、耳机里循环播放着《鲁冰花》单曲的我是那么不合时宜地泪流满面。此时,我送什么礼物给母亲?母亲离开我已有十多年了,离开母亲的时间越来越长但越来越多地回忆起母亲的爱,母亲善良、自律、勤劳、吃苦的家风。

如果妈妈还健在的话,那她此时也许陪着老爸在路边散步,神态安详优雅;也许赶时间去接孙儿,步履匆匆;也许和老姐妹几个悠闲的坐在路边公园,家长里短…时光飞逝,转眼妈妈离开我已有十四年了,我也算步入了中年,妈妈的好姐妹每次碰到我都会说:“越来越像你妈妈了,看到你就好象又见到你妈妈年轻的模样。”

拿来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就象看到了现在的我,姊妹四个中,我最象妈妈了。正因这点,我总感觉妈妈最亲我了。一直以来小妹就说:“妈妈就是偏爱你!”

妈妈,你若健在,一定还会象以前那样“偏爱”我,尽管你已有五个即可爱又优秀的孙辈,做为您最爱的女儿,我遗传了你的相貌,继承了你的勤劳善良、你的坚韧努力,传承了你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落伍的生活理念……是呀,我最早的记忆是棉种实验农场时的妈妈:梳着大辫子,穿着碎花连衣,哼唱着样板戏。在一堆知青里不算年轻的妈妈仍显漂亮,妈妈还把我和哥哥打扮的洋气十足。翻出小时的相片,尽管是后来上了彩的黑白照片,骑在小木马上的小兄妹一点也没有六十年代乡下孩子的木呆。

上学了,我的记忆就清晰起来,家也由一个农场搬到了另一个农场,同时家中也多了弟妹,妈妈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但邻居们老羡慕我家,“看人家的庭院多干净利落,院子里养有花,种有小菜,养的鸡咋那听话不在院子里乱刨?四个孩子一溜地样致,还老放半导体听”。那时大家的生活都艰苦,因为妈妈的勤劳,回想起来也没有太大的苦。每天我和哥哥结伴上学,回家带弟妹嬉戏玩耍,中午一家人围在饭桌旁听平书,还有鸡蛋和新鲜蔬菜吃,姊妹几个的衣服都是妈妈照画报上的样子做的,这样我们就有别于农场其它孩子。兄弟姐妹四个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此时妈妈已剪短长发,在脑后随意挽个髻,就是现在好多年轻你女孩子仍在这样子盘头。每天妈妈也会给我带上彩色发卡,辫个小辫子,打扮成小公主。

落实政策的爸爸被调回县城原单位工作,哥哥也跟着到城里上中学。妈妈带着我和弟妹留在农场。农场改革土地承包,妈妈一人要种二十多亩地,种、收虽有场部统一管理,可田间管理是何等繁琐辛苦。亦近四十岁的妈妈每天辛苦劳作在田间,她的菜园也开到地头。“孩子们长身体,要有新鲜蔬菜”,当别人劝她注意休息时,妈妈总是笑着说。爸爸只能在星期天回来帮忙。这天妈妈定会早早给我和弟妹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从地里摘回时令蔬菜做几道菜等爸爸哥哥回来。

我要上中学了,妈妈就让爸爸把我带到县城上学。农场里留下了妈妈带着年幼的弟妹。自我进城后,爸爸再回农场时就不带我和哥哥,说妈妈怕耽误我俩学习。每到月初,妈妈总是带着弟妹还有大包小包(地里出产的能吃作物)进城看我们。一放下行里就忙里忙外搞卫生,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怕我和哥哥吃大伙没营养。我上初中几年妈妈一个人带弟妹在农场怎样生活呢?“农场很大,母亲一个人就种了26亩地。每天,天刚蒙蒙亮时,母亲就抗着锄头下地了,中午做饭总是会连晚饭也一起做了,因为到了晚上收工时,体力透支的母亲已经没有力气再生火做饭。”这是小弟《母亲》文中的记述。可是妈妈从没有向孩子们诉过苦,说的都是高兴事,关心的是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每次妈妈来都是高高兴兴,带来当时流行的服饰,要我和哥哥换上。我知道妈妈手巧凡她见过的衣服都能做出来。

妹妹和小弟要上学了,妈妈的工作也挂到了农业局,我们一家人在县城团聚了。由于四个孩子都上学,爸妈工资低。妈妈就用她那双巧手给缝衣社加工衣服补贴家里。多少个深夜都是“哒哒哒…”的缝纫机声伴着妈妈。“哒哒哒…”妈妈踩出了我们的丰衣足食,踩来了兄妹四个幸福生活,也踩来了妈妈头上的银发、身体上的病痛。

孩子们都成家了,妈妈有了可爱的第三代,该和爸爸安享幸福生活了,可恨的病魔来了,孩子们还没来得及适应你生病的事实,病魔就无情地夺走了你。因为你在孩子们眼里永远是美丽健康的,没听见你叫过累,没看见你满脸怨气。就是病痛时还要强地操持家务,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把你的痛苦深藏怕孩子们担心。妈妈,到现在我仍不相信你已离去,老觉着你在南方小弟家带孙子呢。

在外婆那里我知道,外婆娘家也是重庆的大户,外公是国民党军官,妈妈出生在重庆,少年生活富足,重庆解放时外公带着大舅去了台弯,外婆带着妈妈跟着外公的副官来到河南,生活的流离造就了妈妈的坚韧、勤劳、乐观。妈妈,我仍觉得你健在,厨房中妈妈购置的小石磨磨出的豆浆比任何豆浆机打出的豆浆都香,衣柜中妈妈缝的被子温暖的散发着太阳香味,洗过头妈妈留下的吹风筒发出嗡嗡的响声,“快把头发吹干,不要感冒了。”,当妈妈用过的“爱心”牌蒸汽熨斗温抚我的衣服时,我浮躁的心立刻平静下来。“孩子,只要温善,日子就会平稳。”,端起五边形柳编朱漆针线篮,里面那七彩丝线,五彩纽扣,银色顶针无不传递着妈妈的勤俭与持家,“过日子比树叶还稠,哪能离了针针线线。”换季节了,孩子又把姥姥织的毛衣找出来说“妈妈快帮我接大点吧,姥姥织的毛衣特暖和 !”十多年了母亲的笑容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母亲的温暖我能感知,她的爱就在我伸手能触碰的地方,她质朴的家风已深烙在我心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会用日常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把这些优秀的品质传给自己的子女。我们兄妹四个虽然都没成为名人大家,但兄妹几个都通过高等教育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这正是妈妈身传言教的结果。善良、自律、勤奋、吃苦将是我们大家庭一直传承下去的家风!

作者系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时冰

致爸妈的一封信

爸妈:

一切安好?

爸、妈,你们离我相继而去已经十多年了,可知道这十多年里,我有多么的想您,吃饭时,我会想起,工作时,我会想起,出游时我会想起,开心时我会想起,难过时我更会想起。没有父母的孩子在红尘里翻滚是多么的孤单,累了,我多么想回到妈妈的家中,和妈妈唠嗑唠嗑,让爸爸给我指点一下江山。开心时,把女儿的快乐分享给爸妈。

爸,当您突然去世那一刻,你可知道,女儿的心突然一片空白,看看您躺在冰冷的水晶馆里,女儿哭的肝肠寸断,多么希望您睁开眼,再看一眼我们,您虽然老了,但您依然是女儿心中的一片天,在精神领域为我们遮风挡雨,我多么想带着老公、孩子去搔挠您,挠乱您们的清净,为您们息养天年,共享天伦,可是,您却突然的走了,走了……

妈,您追随爸爸怎么那么急迫,时隔两年,也狠心撇下我们随爸而去,我至今还想埋怨您,为什么不可以离开儿子来我家住几天呢?您说:“我就跟着儿子,儿子若不管我,狗拉吃我,也不去闺女家。嫁出去闺女,泼出去的水,不是自己的家。”呵呵,我无语了,我知道,每次来我家就是因为有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从不过夜,记得,有次,我不在家,您和爸一起在街上买了几个铝盆,拐到我家,把两个小盆放在门口就走了。唉,连顿饭也不愿在女儿家吃吗?

爸、妈,您们走了,却时常梦里相见,我知道那是您们的不舍和牵挂!我们又何偿不是对您们充满了思念,常常梦到您的音容,泪湿枕巾,不知道天国是怎样一个世界,您们是不是吃饱穿暖,我多想天热时为您送上一片清凉,天寒时为您送上一片温暖,阴阳两隔,唯清明时一次祭奠,一步一回头,哽咽而泣,再看一眼那矗立在山脚下苍凉的坟莹!

爸、妈,您们走了,爸妈的教诲我时刻谨记,不敢苟忘,在没有父母的岁月中,走好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诚信善良的人,把工作搞好,做好家庭建设,现在,我己从生产一线转行文秘工作,把我儿时的梦想发扬光大,从事和文学沾边的工作了,当经理在总结大会上念着工作报告时,我很自豪,那是发自我的手笔,业余时间相夫教子,偶儿会出出游,写下人生感悟,还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悦人愉己,爸妈在天国为女儿祝福吧!

女儿写于2018年6月1日

作者系国网泌阳县供电公司 禹 冰

平舆县(共6篇)

读张晓风《母亲的羽衣》有感

不知不觉,人生己走过了几十个春秋。酸甜苦辣咸的味道,不知道对于别人怎样,对于我,似乎也都尝试了一个遍。但不知是感觉不够细致,还是生性淡然,每种味道总也不那么印象深刻,不够别人形容的那样地覆天翻。

前天,偶然读到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母亲的羽衣》,那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声音,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弦,颇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几欲喜极而泣,仿佛长期饱受困扰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她是这样写的。一天晚上,当她给小女儿讲完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女儿突然问她一个问题: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就是这句话,引起了作者的一阵深思。

是啊,每一个女孩都像一位小仙女一样清丽和美好,有大把的青春可以临水自照,如痴如醉,留连忘返。可是,从什么时候起她的羽衣不见了,什么时候她离开了天庭的呢?张晓风说,应该是从她决定做一个母亲开始的吧。

深有同感。开始做了母亲,仿佛从此收起了羽衣,要换上人间的粗布了,再也不能飞翔。但羽衣又是舍不得丢掉的,它象被锁进了一个秘密的箱子里,而钥匙也被自己深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在某个无人的时候,母亲们也许会惆怅的开启箱子,有忧伤的目光去抚摸那些柔软的羽毛,想象着美好的过往,回忆着曾经年少的模样。可现在的生活也是自己选择的呀!想想当初,为什么会甘愿放弃自由、走入凡间,我想,那应该是因为更为可贵的爱吧,爱让她们的心从此有了依靠。只是没有想到,羽衣再也用不到了,再也飞不了了,因为心里不知不觉多了太多牵绊,也不忍离去罢了。

我想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吧。小时曾听她讲过一些她小时候生活的片断,初听挺让我讶异,哦,她也曾经是个孩子呢。后来又发现家里某个带锁的抽屉里,原来一直锁着的并不是多么值钱的宝贝,而只是一些母亲为数不多的老相片,还有一些纸呀本呀什么的。那时的我们即使看到,也实在引不起小孩子的注意和想要了解的兴趣。那些东西,实际的用处自然是有限的,但孩子们即使不懂,却总也不敢小觑它们,没人敢轻易拿起一样来乱丢着玩,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母亲每次拿着它们时的那种少有的满足而愉悦的表情吧,认真的看着,嘴角时常不自觉的扬起一抹微笑,仿佛她手里拿的不是相片,而是一大捧美丽的鲜花一样。我偶尔看到了,也常不忍打扰,也欣喜一直忙碌的母亲终于有了一刻静谧而闲暇的时刻。

以前家里的剩菜剩饭总是母亲吃得最多,曾经的我们总是那么心安理得。有一次听她讲起小时候的事,说她小时候姥姥家条件还不错,大人也都极疼她,总不舍得让她做什么家务活,有什么好吃的也总给她留着,我不知道姐姐和弟弟听到这儿的时候感觉怎样,反正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当时内心的震荡,怎么形容呢?是羡慕,同情,抑或还有一些感伤吧。

我的女儿还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比如关于她的母亲是不是也是仙女变的。她小时候我也给她讲过好多仙女和小公主的故事,也许在她的心里,应该说在大多数小孩子的心里,母亲天生就应该是母亲吧,从每天忙碌的人身上,哪里还看得到什么仙气,仙气应该是闲人才会有的吧,就像她们自己,一定以为自己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小仙女。只是有一次,当我给她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一个乖乖的、留着学生头发型、看上去和她现在差不多一样大年龄的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她没有说出的话语背后,有没有一些别的情绪呢?

我也是一个和千万母亲一样安分的母亲了,我也早把自己那属于女孩的那件羽衣收折得极为隐密了,只是有时候,当我看到孩子可爱的模样时,当我每日都要早起为家人做早餐时,我有时也会不自觉的出一会儿神,这不就是曾经的自己和自己的母亲吗?是啊,每一个小仙女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母亲啊,比起自己的母亲,我做的还不够好呢,我有时还太容易惦记自己的小仙女时期了。现在我明白了,小仙女长大了,就要给她分任务了,她也有为这个美好的世界传递美好的义务,那时的她就需要把自己的光芒全部隐藏,只为把另一位更小的小仙女一直照亮。

是啊,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每一个人都有着一样的过往,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去把什么做好,就是最大的担当。孩子就是另一个自己,像是自己的生命又重来了一样,我们要小心呵护她们的想象,让她们真的象一个小仙女一样去对待,在她们尚在成长的时候,任她们无忧无虑,快乐飞翔,就好比现在是她们的主场,我们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为她们鼓劲、大力鼓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她们,向着更高更远的远处飞翔……

作者系平舆三小 陈磊

写给婚姻中的女人

婚姻是一个女人成长的开始,是一个男人精神的诞生。

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不幸的根源在那里呢?

如果你思考过,你思考的基点是什么呢?你有没有找到根源呢?如果你没有找到根源,那么无论你多忙多么没有心情,都请你放下生活中的种种,找一整块时间一个人呆着,或家中,或茶室,或野外,放一首喜欢的轻缓音乐,随着音符慢慢地安静下来。在宁静里轻轻地闭上双眼,移动意识到睸心,静静地内观自己:你先感到的是深深地恐惧,之后被浓厚的烟雾笼罩着。请安抚一下自己,勇敢一点,继续朝前走。烟雾在一点点地消散,当烟雾散去,你看到的是不是一个混乱惊恐悲哀的自己呢?很多年以来所有的你的付出,牺牲,痛苦,悲伤,不被理解,亚健康,迷茫,不满,孤独,无力,愤怒等等都或多或少或薄或厚地围绕着你,如一张无形的网罩着你,你想挣脱,又怕挣脱。你暗下过多次离婚的决心,又一次次地收回。你是如此地疲惫,却又不得不在日复一日的吃喝拉撒和柴米油盐中消耗着自己。你很想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唱着歌,跳着舞,读着诗,听鸟鸣,看蓝天,过一种自由轻松愉快幸福的生活。你很多次不停地问自己:我能吗?我能吗?我能吗?是的,你能,你一定能。前提是你必须对自己真诚到残酷的地步去认知自己。

没有自我认知,就没有清晰的生活。

通常你的认知是怎样的,你的命运就是怎样的。活着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关系。认知就在同他人的关系里,而婚姻是自我认知最好的途径。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自我认知的开始,是精神成长的重要基点。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一生无论你是因为什么结婚的,对方都是来成就你的。你找的那个人都是你的另一半,是另一个你自己——那个你不愿意看到,听到,接受的,有着和你的优点一样多的缺点的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这一生不管遇到谁,遇到的都是自己的碎片:不同认知,不同思想,不同片段、不同侧面、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不同心境的自己。我们从未遇到过他人,在恋人身上寻找错失的爱,在偶像身上寄托无法成就的梦想,在亲人身上粘贴未能实现的愿望,在厌恶的人身上重温昔日创伤,直到有一天,自己所有的部分都认祖归宗,全然接纳,就会遇到完整的自己——真正的完美。完美不是你费尽心思和精力雕刻自己到不可触摸的地步,而是你回归和看清你本来的面目,宁静地接纳并与之和平相处。

你的另一半是你的恋人,也是你的敌人;是你的偶像,也是你的失望;是你的喜欢,也是你的厌恶。他是你的镜子,每时每刻都在照着最真实的你,也是你最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部分。

自我追求完美是一种意识的虚幻,对对方的认知也是一种虚幻,因为出生的环境,成长的过程,遗传的基因,受教育的内容以及心路历程等等所形成的习惯和背景都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和深度。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接纳程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在婚姻里我们认知的对方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内心缺失的那部分的对方,而不是对方真实的本来面目。因为婚前和婚后都是同一个人而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和评判呢?实质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厌恶的部分,拥有的部分和缺失的部分。明明结婚时想到的是白头到老,为什么有一天会有离婚的念头呢?实质是我们厌倦了自己,而不是厌倦了对方。

如果你不信,请你回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你说话的内容,声音,语气,动作,表情,反应和语言,你处理问题的基点和方式等。你喜欢你自己的形象吗?请回答。

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不接纳对方,而是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不再接纳自己。所以离婚不是我们不要对方了,而是我们早就抛弃了自己。

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完整地接纳过自己,我们不承认自己的缺点,只看到和接纳自己的优点。我们很多时候是活在自己的爱好,情绪,欲望,和对对方的期望中,而不是活在当下活生生的生活中。我们不断地让对方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和追求,不是把对方当着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活在和对方相互的沟通,理解,互助,支持和爱里,而是和我们幻想的对方在一起。当对方和我们想象中的男人不一样时,我们就觉得婚姻不是自己要的那种,是失败的,失落感不断地上升,于是离婚的想法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对方给予我们的都是我们曾经给予过对方的。当我们不满意对方的态度,语言和行为时,回忆一下,我们是否曾经这样对待过对方呢?

我是一切的源头,生命中的所有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没有理由和借口抱怨任何人。改变从自己开始,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人生和生命。

婚姻是一个池塘,下到池塘里就要学着游泳——心灵成长。如果不学会游泳,就会被水淹死。再换个池塘,一样会被淹死。所以,重要的是你学会游泳,而不是换池塘。你不断地用心生活,学习,思考,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和广度,扩大自己的接纳度,让心柔软,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提升自己,带动对方,在物质,精神和灵魂的各各层面携手共进。这一切的核心是学会爱。

也许你会说,我是爱老人孩子和爱人的啊!你真的是爱他们的吗?你有爱吗?你所谓的爱是不是一种占有和交易呢?如果是爱,你就不会在得不到理解和报答时有受害感,牺牲感,悲伤感和愤怒感。如果有这些感觉,那就不是爱,而是占有和交易,目的是想得到对方的爱,交换爱。这不是爱的给予,而是对爱的呼唤。所以,请你在付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给予别人她自身没有的东西。爱也一样。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爱自己不是自私,它是一种丰富和照亮,是一种更多更大的给予。正如那太阳,如果自身没有光和热,怎么能温暖和照亮整个地球呢!

婚姻中的女人,不仅是全家人吃喝拉撒的物质上的满足者,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谦廉的精神照亮者,更是灵魂上的引领者。在所有的问题里,爱是一切的解答。

有爱的地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地方没有爱。

也许你会怀疑,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呢?你有,你当然有。只要你不在无谓的关系里自我消耗,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提高自我认知,用来爱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生命如此保贵,婚姻如此美丽,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计较,我们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去爱吧!

相信就有奇迹。因为,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红藕写于2018年3月30日。

作者系平舆县财政局 李现雨

书卷多情似故人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对于读书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小时候,对书籍的渴盼影响着我懵懂的童年。至今还记得央求一个下午从同伴手中接到的《西游记》,黑色的封皮,散发着油墨的香气,我抚摸借来的书籍,如获至宝。贪婪地读着,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做着腾云驾雾的梦,幻想着拔下一根头发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也记得翻阅箱子底纸张泛黄的旧书时,刺股的苏秦,映月的任末,牛角挂书的李密,就这样穿越时光而来,成了我最初的益友。后来又遇见了琼瑶、三毛、余秋雨、席慕容······择书如择友,必须慎重,书和人一样有优有劣。好的书如同一个益友,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生活中的导航灯。而看一本坏书,正如交友不慎,它会把你导入迷途。很庆幸,这些最初接触的书籍为我的生命打上厚实的底色,使我对书籍有了鉴别能力。

年岁逐增,我读书的心境越来越来从容,时间、场合也变得任意。可以在忙完一天的家务后,斜倚在沙发上,沏一壶金骏眉,在氤氲的茶香中,细细地品读一本好书,看人生百态;可以是在做早餐的间隙,背一首小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生命注入生机;或是在细细沥沥的雨声中,伴着温暖的灯光,慵懒地躺着,翻着一本线装书,不一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一定宁静单纯。此乃人生一大享受也;也可能是在休息日的下午,坐在阳台上,让和煦的阳光泻在身上,几案上的茉莉花的清香和着书香散溢在空气中,窗外的小鸟唱着歌。那本早已翻熟了的纸张泛黄的老书,如同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那样熟悉,那样亲切。一字一句还是多年前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有改变,又一些陌生。当这位老友再次叙说他的故事的时,你会发现看到一些新的东西,学到一些新的内容。

“三更有梦书当枕”。曾有一段时间徜徉在唐诗宋词中,晨诵暮读,不绝于声。在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中奋进,在苏轼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中超脱自我,也在李清照的“染柳烟浓, 吹笛梅怨,春意知几许”中忧愁。在书的世界中,我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喧嚣。 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学习魏书生的方法管理班级,像李镇西那样与学生成为朋友,如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对教育事业充满爱心,我努力着,也享受着工作的乐趣。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生活。刚上三年级的儿子在学校体检中被查出近视300度,如晴天霹雳从天而降,我痛惜惶恐,埋怨命运的不公,拒绝与朋友交往,常常夜间醒来便无法入睡。难道就没有办法改变吗?曾记得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阐述过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怀着一线希望我开始寻求自救的方法,《大国医》中的朱丹溪为我指点迷津。丹溪因母亲生病,遍延名医不愈,遂决定自己为 母亲治病,苦读《黄帝内经》三年,终于将母亲的病治愈。后矢志学医,拜名医罗知悌为师,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我效仿朱丹溪开始阅读黄帝内经,这本书打开我生命的另一扇视窗,被中医的博大精深深深折服。我开始认同苏轼的观点:“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我常常去书店,有时是自己,有时是与儿子一起,各取所好,各得其乐。几年下来,我几乎读尽书店内关于养生的书,从视力健康到经络穴位,我都一一涉猎,也熟记于心。常常一站就是一天,直到书店关门,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知识不断充实我的头脑,我变得自信开朗起来。穴位是人体自带的药库,我开始用这一原理为身边的人解除病痛。婆婆腰痛无法下床时,我用艾灸为她治疗;同事牙疼犯时,我按压穴位使她病痛缓解;儿子感冒时,我用背部刮痧法,让他一觉醒来,病痛全无······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与书籍耳鬓厮磨之际,我对人生的体悟日渐丰盈,开始试着将它形之笔墨 。是的,是读书让遇见最美的自己成为了可能。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就这样让心灵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吧。

作者系平舆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喜梅

我们教师人的幸福

晚饭过后漫步于校外麦田地之中,一边赏景,一边对生活作一下理性的思考。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天, 然而我竟忽略了。暖暖的夕阳余晖穿透了整个身体,一直暖到心脏的最深处,我想这就是一种温暖的心情。望着远处的田野,似乎有新的生命在萌动,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生命如此的神奇,而我却差点忽略了这个季节。然而生命却不会因为人们的不关注而停止不前。它们在走,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不管有没有雨,有没有风,一直在顽强的生存。想到自己,有时因为工作、生活的不顺心,而心生抱怨,止步不前,在这些不息的生命面前,我有些汗颜!我想,无论今后我生命的天空如何阴晴变幻,我都要心向远方,迎着太阳,沐着风,和这一个个不屈的生命结伴而行,让自己的生命里永远都有一抹真正属于自己的不败的绿色。真是有春天的地方,就有希望啊!

想到转眼之间已近八年的教学生涯,生活虽然比较清贫、寂寞,但生活在孩子的那种透明的世界里,没有孰是孰非的面红耳赤的争论,没有明争暗斗的尔虞我诈……只有雨打芭蕉的清静,我亦感到幸福与满足。细细的品来,繁华三千,富贵也好,贫穷也罢,只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在教育的这块晴空里,无风无云无雨,抛开世间繁华,抛开烦恼怨叹,只有自己一颗纯净的心,简单从容,就像这水滴成弦,须用简单、毫无利欲之心才能聆听成是美妙的乐音!

阳春三月天,也有让我始料不及的时候,刚才还暖阳斜照,一会儿就下起了雨,虽小树林离校不远,我疾步回走,但还是受到了雨的眷顾。不知怎的,我非但不懊恼,反而一身清爽。这一刻,我嗅到了雨袭烟尘的芳香,似乎也看到了被雨水洗礼后的更蓝的天,更绿的叶,更美的虹,更蓬勃的生命,更纯净、透明的世界! 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在历经了世俗尘埃的沾染之后,如能去掉浮华和贪念,对生活不寄予过多、过高的奢求,最终能得到良知和道德的净化,又何愁我们的生活不简单、不充实,人生的天空不亮丽、不精彩!

回房后,随意地翻看手中的《意林》,任思绪一如草原上的野马自由驰骋,突然有这样一段文字映入眼帘:“小时侯,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我虽不敢妄自定义幸福究竟是什么,但是我却知道平和、健康、良好的心态是滋生幸福的沃土,得到它其实也很简单。

聆听自然、感受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甘清贫、寂寞,怀揣纯真,平淡从容地工作,你就能得到幸福!

抛却过高的物欲,懂得感恩,积极、有爱地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沧海之大,生命如沧海一粟。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而这一生谁又会不想幸福地度过呢?在这空气日益污浊,物欲日益横流,幸福指数日益下滑的今天,人们的眼睛开始迷乱,有许多曾经美好的东西日渐同化甚至是遗失。但此时,虽注定今生必将与清贫结伴,与寂寞为伍,青春只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的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擦亮眼睛,不触碰道德的底线,不放逐欲念的恶魔,方能守住清贫,守住纯真,守住希望,守住心底的纯净和良知……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得到并守住属于我们的幸福。

作者系河南省平舆县十字路乡中马小学 马艳侠

《我的幸福》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过,幸福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可见幸福——这两个让人喜悦的字眼,源于自己的心态。幸福不仅是别人给与的,也是自己靠努力获取的。我有一颗善于捕捉幸福的心。幸福就是看着自己刚打扫干净的房间;幸福就是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饭菜被家人吃的精光;幸福就是工作了一天疲惫的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的笑脸······这些都是我的幸福,简单、快乐、知足。

我的幸福藏在第一次大学毕业。大学毕业那天,我感触颇深。我觉得大学毕业意味着我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赚钱养活自己的人,一个朝着自己的理想工作迈进的人,一个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总之,我完全自由了,再也不用依附父母了,再也不用听从谁的安排了,再也不用接受谁的指使了。这种幸福我期待了二十几年,终于实现了。那一晚,为了庆祝我终于解放了,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很疯。我们参加完毕业晚会,就去K歌了。那一夜,我们聊人生,谈未来······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我们才回宿舍。洗刷完毕后,我们就拿着早已收拾好的行李,依依不舍的告别。后走的送先走的,一个一个的都分别了,最后送别的人由一小群变成了一个人。那时候的我们不知道感伤,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因为我们下一站的目标是明确的。现在回想起来分别的那一幕,我的内心还是温暖的。

我的幸福藏在第一次结婚的早晨。结婚那天,我身边所有的亲人、朋友都起得很早,他们拉着我的手说一些嘱托的话、不舍的话,并以他们过来人的经验,教我怎样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教我怎样将心比心的孝敬公婆。最后在接亲队伍的欢声笑语中,他们把我和我的朋友送上车,消失在我回望的视线里。

我的幸福藏在第一次做妈妈的时光里。我家宝贝大概太想见我了,在他八个半月时就迫不及待的和我握手了。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斗,终于在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迎来了我家小宝贝,一个小小的,干净的新生命。在往后的日子里,看着他一点一点的长大,由最初我每日每夜的照顾他,到现在他帮我搬板凳、拿东西····我感到幸福满满。平时在家里,只要我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他就会满屋乱找,并大喊:“妈妈!”看着他依恋的小眼神,我也会幸福满满。每次下班回到家,他都会站在门口等我,离很远就喊:“妈妈!”并跑向我,我也跑着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他给我一个香香的吻。幸福弥漫在我们一起走过的回家的路上。

美丽是一种状态,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幸福是用心感受的,而不是用眼睛看到的。别人看到的未必是真幸福,只有自己真切感受到了才是幸福。幸福不仅存在于某些大事中,更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发现幸福的心,我们的幸福就会像趵突泉一样溢出河流,源源不断。

作者系平舆县特殊教育学校 冯冉冉

阅读与成长

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

我觉得阅读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小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闲书”,从爸爸妈妈给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我都照单全收。即使是上中学以后,也是依然爱阅读,也要在繁忙间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休憩。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排徊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书的海洋里漫游,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更使我的知识面也宽广了不少,在生活中,书还帮了我不少的忙呢。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星期天,我在家里做作业,邻居家的小孩到我家来玩。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就让他自己先玩。他玩了一会儿,竟然端起我的墨水瓶来了,他那么小,万一打翻了瓶子可就不得了了,我赶忙连连摆手:“别玩墨水啊……”话还没说完,小手已然把放在桌角的墨水瓶打翻了,墨水全洒在了小孩的浅色衬衣上,他惊叫起来,吓傻了,接着竟哇哇大哭起来。我急得六神无主:可怎么办那?闯祸了!我连忙跑到水龙头前去洗,可是使尽力气,墨渍怎么也搓不掉。正急得没主意的时候,我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放在桌子上的《知识杂志》一书上。我一拍脑门,不是刚看过嘛!上面介绍过,衣服上沾上了墨渍,可以先用饭粒涂在墨渍上用劲搓,在浸到肥皂水里洗,然后用干净的水漂清就洗去了。我何不实践一下呢!于是,我一把拉过了被墨水弄污了的衬衫,跑到厨房里,拿来了一勺饭,倒在污渍处,然后用力搓啊搓。过了一会儿,墨迹果然淡了,再使劲揉搓一会儿,墨迹只有铜迹大淡淡一块了。我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了一遍并绞干后,交给了邻居小孩说:“回去晒晒干就基本看不出印迹了,可以穿了。”他瞪着惊奇的眼睛问我:“你怎么知道米饭能洗掉墨渍呢?”我得意地说:“书告诉我的呗!”

参加工作后,在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做摘抄。总觉得自己那时特别笨,真是榆木疙瘩,怎么看书也是不开窍,只是不断地摘抄,摘抄------一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20几年前摘抄的十几本皮本子。还是对它们的感情很深,很深。偶尔也想过,自己这么爱看书,怎么不写一点东西。可是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是那么生涩,那么没有内涵,连我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能够去吸引别人?曾经参加过学校青年教师组织的文学小组,也曾经试着发表过,寄出去的文字,被修改后寄回来,看到的是一片片红色批语,令人惨不忍睹,也令我大失信心。一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又重新拾起。后来慢慢释然,既然写的东西拿不出门去,那就写给自己看吧。

随着时间的积累,随着自己断断续续地坚持,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些谱气。即使自己写的东西不能发表,不能吸引别人,我也能慢慢地看到别人一些优美文章的优点,以及其独特之处。在学生面前能够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写作。

在学生做课外阅读时,师生做完正常练习,我们便又开始自己独特地阅读欣赏,整个过程融进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有一次,在做完《母狼的智慧》课外阅读练习时,让学生自己默读,体会一下在这篇文章里还学到了什么?学生在经过几分钟思考后,有的说看到文章里面的一句比喻句非常吸引人,并且有感情地读出来。“那是我生平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贴着地皮,写出了狼奔跑时的速度,黑箭,写出了狼为了救小狼,拼命奔跑的速度,以及她肚皮的颜色。另外这句话也把当时的背景很好的衬托了出来。这样的比喻句能够让文章更生动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思。

另一个学生说,这句话意境才美呢:“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段落里面“惨白的月光,沙丘好像一座银子筑成的坟,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我看到了这句话,心里有种想哭的冲动,母狼也像我们的妈妈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惨白的月光,一座银子筑成的坟“,这两句话悲剧的背景衬托,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由情而发,我及时引导,白色的烛光也许是作者对母狼的一种祭奠之情吧。母狼死去了,她是为了保护小狼而死的,小狼的生命临时得到保护,可是两只幼小的狼他们以后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这里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学生们的担忧之情也溢于言表。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去写。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打开,拓展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每一天都会有每一天精彩之处,在自己用细腻心情观察生活记载点滴的同时,我也注意点拨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细节,一个小片段,一个转瞬间,从学生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笔尖去表露自己心声,自己刹那间的顿悟。让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到“一花一叶,一世界。” 学生既学到新知识,我也得到教益,教学中获得愉悦心情。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多看书,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共同成长。这是我的心愿。

我爱阅读,阅读使我的人生充实而从容,悠闲而舒适,安静而丰富,阅读使我快乐。

作者系阳城镇第一小学 周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