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式教学是当前课改的一大趋势语文学科如何依据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学习,在学科内实现内容的整合与生成,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做好整合式教学将可能使语文教学走向一个阳光地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1+x的阅读方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x的阅读方式(1X的语文解码)

1+x的阅读方式

整合式教学是当前课改的一大趋势。语文学科如何依据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学习,在学科内实现内容的整合与生成,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做好整合式教学将可能使语文教学走向一个阳光地带。

“1 X=1 X”,看到这一串数学符号,是否感到似曾相识,抑或疑问连连?说它似曾相识,是因为教育改革中有“1 X”课程,语文教学中有“1 X”主题学习,新高考还有与之类似的“3 X”改革,等等。说它疑问连连,是指此等式左边“1 X”与右边“1 X”内涵是否相同,如若不同,又有何差别?

解码“1 X=1 X”

就课堂而言,等式左边的“1”是教学的基点、原点、切入点,可能是篇中的一段文、一句话,甚至是句中的一个词、一个字。

以 “1”为原点,类比延展出与之关联的“X”,形成“组合体”“关联串”,即“教学组串”。如此举一反三,以组促学,是为发端。

“1 X”对于课程的丰厚和内容的重构无须多言。“量”的延展和累积终将走向“质”的转化和升华,凝练出超越内容的、指向方法的“1”。如此反三归一,授之以渔,是为关键。

方法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淬炼,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否则,就会陷入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泥淖。因此,要在“1 X=1”的基础上走向更为广阔的语言实践,形成基于方法、归于实践的新的“1 X”。如此归一反三,学以致用,是为归旨。

“1 X=1 X”,看似左右雷同、简单重复,实则内涵不同、各有侧重,实现了从内容整合到方法习得,再到能力实践的渐次提升,此谓“组串式教学”。

组串式教学的内涵解读

组串式教学旨在贯彻课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理念,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设计意图,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转变。

以“举一反三、整合内容”为切入点,以“反三归一、习得方法”为着力点,以“归一反三、学以致用”为落脚点,运用关联类比、归纳演绎、歌诀点化、迁移运用等学习策略,将“散点式、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串联,将“随意化、无序化”的教学结构进行统整重构,形成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心智发展特点,具有“小切口、微主题、深联系、活运用”特色,“集成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组合体”和“关联串”,发挥“叠加效应、聚合效应、抱团效应、拳头效应”,达成建构知识、习得方法、提升能力、发展思维、培养习惯的深度和效度。

组串式教学的策略实施

组串式教学着力从“组串式整合内容、歌诀式点化方法、迁移式习得能力、浸润式渗透文化”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的实施策略。

第一,读懂、读透、读活,是组串式整合内容的前提。就语文而言,小到一字一词,大到篇章单元,彼此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无论是品词析句还是布局谋篇,都要在读懂内容、读透本质、读活关联上下功夫,方可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1. 汉字组串。《登鹳雀楼》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此诗前两句写眼前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可谓“缩万里于咫尺”;后两句吐胸中意,由景入理,境界高远,可谓“一语独步千古”。诗中有两个部首相同的生字,“尽”和“层”。我们将这两个字形成组串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尸字头”的书写规律,前两笔都写得比较收缩,可以称之为“尸字头,往里收”。末笔撇的写法不尽相同,“尽”的撇略短,“层”的撇略长,原因何在?与二者不同的结构有关,“尽”是上下结构,撇自然要收得短点,“层”是半包围结构,撇伸展方能包住里面的部分。如此可以称之为“撇长短,看结构”。“尽”“层”组串的书写规律,还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字,比如“昼”和“居”,等等。

2. 词语句子组串。《观潮》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首篇课文,依次描写了潮来前的平静,潮来时的壮阔,潮来后复归平静的景象。潮来前和潮来时分别有这样的描写:“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我们把这两处描写组合起来进行比对,可以从中抽取出两个值得琢磨品味的词语,“横卧”“横贯”,貌似相近,实则不同,“横卧”表现静态美,“横贯”展现动态美,于此细微之处仔细揣摩,对于品词析句乃至理解文本皆有裨益。

3. 篇章段落组串。《詹天佑》以其浓郁的爱国情怀成为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我曾仔细比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课文,存在一句之别,北师大版比人教版的末尾多了一句,“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我们把这两个版本的课文,尤其是结尾部分组合起来,形成篇章段落组串,会使学生对布局谋篇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人教版的结尾“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结尾点题,妙在干脆利索,戛然而止。北师大版的教材看似画蛇添足,实则通过外国人的表现反衬了詹天佑的伟大,这正是侧面描写的作用。

第二,尚简、尚短、尚浅,是歌诀式点化法的关键。歌诀以其特有的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比如,算数里的“小九九”,中医药的“汤头歌诀”,农谚中的“二十四节气歌”,以及现代社会里的“广告语”“交规提示语”,等等。语文教学中灵活适度地运用歌诀,同样具有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简短浅”的追求,也适用于歌诀教学,尚简练,尚短小,尚浅显。

1. 尚简。《暮江吟》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该诗从暮色时分江面上斑斓的光影写起,不知不觉已是月上中天、晓露沾衣,诗人怜之爱之、吟之诵之,流淌出一首浑然天成、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教学中,从“暮”破题,呈现甲骨文“旦”“莫”的字形和字理,进而衍生出“暮、墓、幕、慕”字串,在比较中理解字义,最后落脚在“暮”的书写指导上,形成了五言四句的小歌诀,“一撇和一捺,如同伞覆下。笔画要伸展,用心写好它”。我们课后反思发现,“暮”字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上至下每一部分都要收扁,二是撇捺最为伸展。抓住这两个特点,可以把歌诀进一步凝练为“字形收扁,撇捺伸展”。如此更为简练,可谓惜墨如金,易于入心。

2. 尚短。《狼牙山五壮士》选编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中,我由班长马宝玉的语言描写入手,抓住“走”“用石头砸”等描写,与动作描写“向棋盘陀走去”“把枪砸碎了”相互关联,形成组串。比对两个“走”字,可以感受到马宝玉斩钉截铁的性格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比对两个“砸”,可以感受到对敌人的满腔愤恨和砸枪的不忍、纠结,可谓细微之处见精神。然后,对比描写班长和战士的语句是否平均用力,凝练出“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歌诀。由此,再回到文章开篇5位壮士的出场描写,发现与之不同的、逐一交代人物姓名和特点的写法,凝练出“连点成面,逐一亮相”的歌诀。前后两处歌诀,短短16个字,囊括了群体描写的基本范式,可谓言简意赅。

3. 尚浅。《神州谣》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韵文识字课。比如“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其中的生字“岛”字形比较特殊,与之类似还有句中的“与”。教学中,我们将两个字组合起来进行比较会发现都具有上窄下宽的特点,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话语,凝练成浅显易懂的“脑袋小,身子宽”,进而聚焦左下部的“山”和“一”,都有向左侧伸展的特点,可以表述为整齐押韵的“左下部,往外探”。然后,推而广之,马、乌、鸟等,可以深入浅出地把握这类字的字形特点。

第三,有趣、有境、有料,是迁移式习得能力的法宝。“读写结合,以读代写”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近年来又有“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的新潮提法。教师要想把“读写迁移”真正落到实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把握有趣、有境、有料的原则。

1. 有趣。《端午粽》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注重从色、香、味三个方面,由外而内地介绍端午粽的样子,在理解了内容和顺序之后,适时呈现充满童趣的歌诀,“从外写到内,句子排好队”,以此强化认知。我进而出示火龙果图片,红红的外皮,白白的瓤,黑黑的籽,一下子刺激了学生的眼球和味蕾。在如此有趣的场景中,学生可以轻松地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小歌诀,描绘出火龙果的样子。此外,课文还介绍了端午粽的类型,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知晓这些名称和花样之后,可以顺势出示水饺图片“猪肉白菜、牛肉大葱、韭菜鸡蛋”,仿照“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将水饺的名字与粽子的名字进行替换,夸一夸外婆包的水饺,进一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 有境。《雷雨》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雷雨前“黑云压城城欲摧”、雷雨中“大珠小珠落玉盘”、雷雨后“谁持彩练当空舞”等景象,短小精悍,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教学“雷雨中”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进而启发学生,顺序是否可以调整?以此凝练出“时间有先后,语句要遵守”的歌诀。接着创设情境,出示3幅雪景图,引导学生发现3幅图的内在联系,进而命名为“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再按顺序排列句子。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语用能力和语序意识。

3. 有料。《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片段,与《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等整合为《人物描写一组》。上课伊始,我带领学生首先回顾“嘎子和胖墩儿”的描写,总结出“一对一,交替写”的方法。然后,重点学习“严监生”临死前的细节描写,厘清人物关系,总结出“一对多,轮流写”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补充《小英雄雨来》中“妈妈追赶雨来”“鬼子威逼利诱”两个片段,分别与上述两种方法相互印证。最后,呈现“掰手腕”和“生日会”两幅画面,这是学生熟悉的一对一、一对多的场景,自然有话可说,有料可讲,落笔成文自然水到渠成。

第四,无痕、无缝、无穷,是浸润式渗透文化的追求。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尤为紧迫和重要。教师要摒弃说教式、标签式的强硬灌输,要追求无痕、无缝、无穷的教育境界,实现润物无声的文化认同和传承。

1. 无痕。《秋天》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选编的首篇课文,是由拼音学习转入文本阅读的“引桥”和“拐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具有开篇定向的特殊地位。课文以落叶飘零、大雁南飞为代表描绘了秋天的特有景象。上课伊始,我依次呈现代表四季轮回的冬梅、春兰、夏荷、秋菊,在学生欣赏画面的同时,感受冬去春来、暑尽秋至的奇妙景象,不知不觉地切入课题,有意无意地渗透了人格化的花卉文化意象。结课时,又结合文中 “落叶飘零、大雁南飞”的描写,引申出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时空穿越中感受了一脉相承的文学意象,受到了不着痕迹的文化熏陶。

2. 无缝。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描绘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于万绿丛中凸显了一抹夺目的红色,即“桃花流水鳜鱼肥”写到的桃花。教学中,我以此为基点,顺势带出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陶渊明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由此,学生的视角由一首词扩展到古诗文的丛林,比较全面地感受了桃花的多重文化意向,自然山水中的桃花(渔歌子和苏轼句),寄托情感的桃花(崔护句),象征理想的桃花(陶渊明句),过渡自然,无缝对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3. 无穷。《普罗米修斯》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选编的神话故事。题材是古希腊神话中火种起源的传说,歌颂了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悲情主义和英雄崇拜。从培养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角度,教材的编排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割裂了中国文化的母体,孤立地学习西方文化,就会容易丢掉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因此,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之后,适时引入“燧人氏钻木取火”,引导学生在比对中发现形象背后的文化差异,普罗米修斯是西方悲情主义的代表,燧人氏是东方完美主义的代表。

(作者单位系北京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0年02月19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