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曾经我们有这样一些节目,看起来一本正经,讲的是历史、军事、法治,请的也是响当当的专家学者…
但拍出来,却仿佛是个大型情景剧现场,主持人似乎都特别有戏,闷中带骚:
比如,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是个军事类节目,主持人就当真穿上了一身迷彩服,无论冬夏…
他急速的语气,夸张的肢体动作,仿佛战争就在此时此地发生,而他,上一秒刚从战场死里逃生,此刻向大家疯狂输出前方战况,下一秒就要迅速遁走,再一次奔赴战场…
比如,北京卫视的《档案》,你以为是个历史类节目?它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呃,它还是个大型换装类节目:
主持人时而是穿着中山装的民国人,时而是穿着风衣的间谍,时而是穿着西服的外交家…
总之,没有我石凉驾驭不了的造型!
而也有这样一档节目,看似是法治类节目,专门揭秘各种扑朔迷离的奇案、难案,但节目组找来了著名中非混血演员,哦不,是主持人撒贝宁…
你就该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档节目叫做:《撒贝宁时间》
这名字被网友吐槽,因为每集撒贝宁只出现几分钟…
但这并不影响,他每次出场时骚断腿的操作。
比如在节目中,他最经典的骚话是:接下来,我带各位,到案发现场看看…
网友疯狂弹幕:我不去我不去大哥我不去!
但不要紧,撒贝宁已经骚气且装逼地戴上了两只,根本没有用到的白色手套,一副真的要办案的样子,到了一个,呃,虚拟场景中…
这个虚拟场景,虽然一眼看上去的质感,像是天气预报,又有一种迷之化肥广告既视感,但它,已经很努力了:
不仅还原了那口井,还还原了与剧情无关的各种草、树、还有一堵半新不旧的墙…
而主持人撒贝宁,更是献出了演技高光时刻:无实物表演,与当地景物融为一体,毫不违和…
怪不得网友评论:真·讲究啊…
不止是撒贝宁,在这个节目中,骚断腿的还有那种,似乎一切老节目都有的,迷之剧情需要“添油加醋”:
比如节目中经常出现一位工具人“老乡”,专门负责制造剧情冲突:
办着办着案,一个“老乡”放出话来:我敢打赌,这个案子,警察肯定破不了…
又一次到了破案关键处,警察搜索无果,“老乡”又再一次“抬杠”:要是破了,就请警察到家里喝酒…
网友哭笑不得,神弹幕:无中生友,村民:勿cue…
但你以为这已经够骚了?最骚的当属,那些办案人员也不得不配合节目组,出演一些戏份…
比如为了表达出办案期间的忧心忡忡、绞尽脑汁,节目组设置了一个场景:喝茶
于是上一秒还在侃侃而谈破案过程的刑警,下一秒就进入了迷之内心世界,这茶杯里袅袅飘起的烟雾,寓情于景,仿佛象征着刑警们无处安放的忧愁…
但我严重怀疑,这种忧愁不是被办案逼的,是被办案之余居然还要演戏逼的。
刑警人员表示:我容易吗我!
除此之外,在这档节目里,还有两大音乐派别:
一种是老土迷幻又真的吓死人的恐怖阴间音乐,另外一种,则是伟光正的正能量阳间音乐…
老节目人表示,完全可以凭借音乐来判断剧情发展,比如这音乐听起来很积极向上,看来破案有希望了…
以及各种宛如ppt放映般突然出现,让人虎躯一震,霸占整个屏幕的大头照…
总之,这档节目,看起来就是一个全员戏精的迷之沙雕节目。
虽然看似沙雕,但你不可否认,它又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法治节目。
它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今日说法》,它的豆瓣评分甚至比《今日说法》还高,高达9.4。
这档节目收录的,都是真实发生在我国的各种奇案、难案的破案过程。
虽然它远没有《今日说法》著名,但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此:
有些案子,光听名字,都足以让人脑补一出大戏了:烟锁殡仪馆、梦境擒凶、人间蒸发的夫妻,地砖下的秘密…
还有各种各样的杀人手法,层出不穷,明明是现实向的节目,却大有恐怖片的感觉:
比如,把一米八的汉子杀害之后,硬生生塞进直径只比篮球大一点的井里…
比如,把人杀害后藏在地下井里,还在这个井上盖了房子,娶妻生子,若无其事地在房子里住了将近十年…
比如,殡仪馆火化师借职务之便,杀人后,直接丢入火葬场,毁尸灭迹,连渣都不留…
还有凶手杀人后,用菜刀、尖刀等不同的刀具切割死者身体,电锅煮尸…
在这个节目里,还有各种杀人者反被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连环杀人案件,你常常可以听到这些破案的老刑警们感慨:干了一辈子警察,都不见得能碰到一起这样的案件…
但在这档惊悚土味节目中,你又确实可以看见很多真实的反应,特别是刑警人员,打破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
比如他们也好面子。
有一集真有老乡来抬杠,面对老乡的怀疑,他们真急了:
我们听这种话很不服气啊,因为我们之前所有的命案都破了,不可能在一个,特别是我们这个新局长来了以后,不可能在一个案子上给丢了丑啊…
网友弹幕:过分真实了啊,这才是原因…
他们也会尴尬。
比如一个案子两年了都没破,每次老乡问起,他虽然嘴上逞强说:还能找不到他吗!但其实心里又着急又尴尬,想地上找个缝钻进去…
在这里,他们不是“正义”的符号化代名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但他们还真不是盖的:比如明明一台被完全翻新过,看不出任何证据的车,他们偏偏在后备箱的一片枯叶里,找到了证据。
这片枯叶上一个小到不能更小的红点,正是死者的血迹,真·一叶知囚…
又比如,被害者一句无心的玩笑话“这些人还想杀我呢,太笨了,我要作案我就把他烧了”,他们却留意到了。
而正是这个笑话,让案情发生巨大反转,这个看起来实惨的无辜被害人,很可能是凶手!
对此,弹幕常常调侃道:凶手死于话多。
但与其说凶手死于话多,不如说这些一般人都不会想到有什么其他含义的无心的话,被心思缜密的刑警人员察觉到了。
这种敏锐度,正如一位老刑警所说,不辛辛苦苦扒上大几年的案子,根本想不到。
的确,这些看起来神乎其神的破案能力,这些看起来爽剧一般的破案高光瞬间的背后,其实是艰难而枯燥的探案过程:
比如一桩电击杀人案,现场唯一留下的痕迹,是一个残缺的指纹。
而要比对的指纹,多达40万个。当时还没有电脑,于是刑警人员在显微镜下,一个指纹一个指纹地看,在每个指纹中,一条线一条线地看,一个点一个点地比对…
这个工作,他们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因为凶手还逍遥法外,下一个惨案,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3个月,40万个指纹,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一桩被害人失踪三个月,连尸体都找不到的案件,却在一张用水清单上取得了突破口:
被害人遇害的那个月,用水量比平时多了5吨,于是老刑警们怀疑,可能是一桩碎尸案,在碎尸后用大量的水冲刷血迹…
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就算有血迹也完全看不出痕迹了…
于是,刑警们开始轮班换岗,一寸一寸凿开出租屋的地面砖,在缝与缝之间的泥里找到证据,因为那是最有可能藏有血迹的地方…
不过几十平米的出租屋,他们收集了整整500份样本…
在另一起案件中,女子失踪的地方,是一个长达50米的监控盲区,而离案发地最近的监控非常模糊,监控上的车辆都是快速通过的,很难看清情况。
刑警们判断,每辆车的速度差不多,那么哪辆车的速度慢了,就有嫌疑了,这辆车很可能就是把女子拐走的车…
于是他们对着这条街前后两个监控镜头,给录像里经过的上千辆车一一计时,终于,发现了一台很有嫌疑的车,经过的时间多了20秒…
如果不是一一计算,20秒就是微乎其微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注意到…
另一位刑警,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追踪一起,专家学者都认定是自杀的案件。
在那个年代,没有专业的字迹辨认技术,于是他们只好一一人工肉眼辨认…
当时没有更快的交通工具,他们就在烈日下,每天骑二十公里的自行车,往返于警局和案发地…
没有DNA技术,分析的工具也非常少,他们愣是在凌乱的草丛中,凭着凶杀地轮胎压过的痕迹,一个村一个村地找,竟找出了那台搬运尸体的车辆…
但是以上的搜寻,都石沉大海,狡猾的凶手,复杂的案情,匮乏的证据,都让一切难上加难…
期间,他还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随时可能因为误查案件而被撤去警员身份,而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不仅如此,他们这一伙刑警的家属下班路上,还被不知名人士跟踪,受到生命威胁…
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几乎放弃…
可是想起那个失去母亲的7岁孩子,已经悲伤到呆滞的表情,想起那个被残忍火焚的女子,想起这桩被认定是自杀的案件中的重重疑点…
他终是觉得,无论如何,哪怕是破不了案就铁定要脱下我这身警服,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也要查个清楚!
而当最终案件告破,回想起当时的一切,这位60多岁的老刑警,不禁泪流满面,甚至采访不得不中断,因为他已哽咽不能语…
后来,他一字一句地说:我再看到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所积攒下来的材料,我感觉到,我作为一个公安战士,我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我付出了我应该付出的…
苦苦追寻真相,艰难险阻,千险万难,多少日夜的寝食难安,也不过化成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
与其说《撒贝宁时间》是带着猎奇性质的探案节目,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职业剧,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剧,这里有最真实的警察群像:
在这里,没有什么神探,只有一个个不服输的人。他们也会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面对困难时,也会着急、较劲、无可奈何、尴尬,也会想要退缩,也会自我怀疑…
但他们决不放弃,他们一遍遍在现场抠,一遍遍在脑海里抠,只要有一线可能,就决不放弃,哪怕再苦再累,在科技伸不到的地方,哪怕要用最原始的办法,也要找到证据,找到真相…
因为打穿上这身警服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坚信:办案就像打开一扇扇的门,永远不要提困难,永远都要打开那一扇门。
后台回复 撒贝宁时间
获得观看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