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来自不同的地区,操着不同的乡音,
从事着不同的职业;
但他们拥有同样坚定的信仰,
焕发同样昂扬向上的精神,
胸怀同样炽烈的赤子之心。
他们的声音,
带着泥土的芬芳,钢铁的力量。
他们,是来自基层的党的十九大代表。
中国乡村之声系列专题报道:
《信仰的力量——我从基层来,汇聚党旗下》
十九大代表周建民:
两届代表的工匠梦
在我们的党员代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大国工匠”。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国工匠。十九大代表周建民,来自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他从事钳工30余年,是为导弹制造标准的人;他创新发明的操作法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创造了通过纯手工操作使工件尺寸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1/60。因为业绩突出,他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同时他也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两届代表。
专注,这是周建民在从事量具钳工三十多年里的一个关键词。因为专注,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项成果在他手中诞生。由于突出的成绩,他连续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两届代表、十年履职,周建民感受到,基层百姓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
周建民:因为我也是十八大代表,十八大的时候我到工友中间去走访调研了一次,这一次我又去我们工友中间,并且是范围更大一些,两个感触比较深。过去说我家有什么要求,广大工友说的最多的是提高我们的一些工资待遇,而我今年走进大家,我觉得有什么要求,同样的我们的工友,他的回答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提高我们的待遇,但更多的是说,比如我们的劳动环境、我们的居住的环境、我们的一些体检,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关注。
周建民接受中国乡村之声记者采访
周建民告诉记者,通过大家的嘱托,能够感受到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收入提高了以后,大家能够去追求一个更高质量的生活。
周建民:五年前我在工友中调研的时候,我们145名工友当时家里面拥有汽车的是8辆汽车,那时候觉得确实了不起的,因为在这个之前我也调研过一次,说大家只有一辆汽车,并且还是跑运输买的一辆汽车,但是在这一次十九大,我们现在的工友是110名,我去调研了一次,现在汽车有56辆,这样就超过了一半,这不是从整个的物质生活上,所以说大家这几年通过劳动,大家也获得了和其他的真的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民一样,都获得了一样的满满的获得感。
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周建民说,的要求给他们指明了努力方向。
周建民:我们现在的技能型工人真的不是像过去汗水型体力型这些劳动者,而且真的是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朝这个方向去发展,只有这样按照这种要求,才能够适应中国2025中国制造给我们技能人才的这么一种要求,真的用我们技能人才的双手去将设计师的非凡创造去变成现实。
从事一线工作35年,现在的周建民更关注技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周建民:因为在这次建议中我也提到了职业教育。确实我们需要靠这一些新鲜的血液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我们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去传授技术,把他的技能传授给孩子。我们技能工人有一些项目,比如我们要攻关的项目,这个活怎么干,而咱们学校的老师他们恰恰缺的项目,但是他们理论水平确实比较高,这样互补,这样对职业教育确实有非常大的好处。
记者:刘璐
统稿编辑: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