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19-20世纪之交的契诃夫,以艺术家特有的敏锐直觉,敏感地捕捉到了自己所处时代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困惑,并“第一次将绝望和孤独的情绪引入文学中”。

空手套白狼最后还是把你套进去(为套中人别里科夫辨白)(1)

在“套中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就传达出契诃夫作为现代人所体验到的生存困惑、无奈与孤独。

空手套白狼最后还是把你套进去(为套中人别里科夫辨白)(2)

读完《套中人》之后,除开人们议论的他是一个沙皇统治下的鹰犬外,带给我更多思考之处在于:

促使别里科夫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他除了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又能怎么办呢?这个形象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01 社会环境压迫下的恐惧

《套中人》写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公开豢养了大批警察和密探,大搞白色恐怖,禁锢人们的思想,封闭进步刊物,迫害革命力量,把整个俄国变成了一座大监狱。

在反动统治更加严厉的情况下,那些曾经代表过广大农民小生产者利益的进步人士,或经不起考验卖身投靠,或转向消极等待而惶惑畏缩,或被当作“疯子”而关进“第六病室”(契诃夫小说《第六病室》)。

逆来顺受的小市民,惶惶不知所措,没有希望,浑浑噩噩,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于反动统治,深陷苦难而不自知……整个社会弥漫着沉闷、恐惧和绝望的情绪。

面对这样的世界,生性敏感怯懦的别里科夫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把自己从头到尾裹起来,以便“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空手套白狼最后还是把你套进去(为套中人别里科夫辨白)(3)

他既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样的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充满着猜疑、日益疏远淡漠的人际关系;因此,他无可奈何地使自己龟缩在“套子”里。

在高压政策的绞杀之下,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权利,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因此,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喋喋不休加以规劝,使得别人都怕他,避之唯恐不及。

殊不知他之所以那么害怕闹出什么乱子,其基本出发点仅是“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

出于害怕祸从天降的求生存的本能,他必须紧跟政府的法令、条文、告示,才能显示自己的“清白”。

可见,他没有热衷于把别人也推进他的“套子”的动机,更不想把监视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可在他迎合当局,使自己免遭灭顶之灾的同时,也在无意之中把周围人的思想束缚在了套子里,甚至在客观效果上,还把整个城市都装在套子里。

如果我们把他与契诃夫笔下的义务宪兵“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相比,就会发现,他们在爱管闲事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普里希别叶夫是沙皇政府不甘寂寞的自觉的走狗。

他蛮横无礼地干涉一切与他不相干的事情,不准百姓唱歌、点灯,处处要求人们“守规矩”,一看见人“放肆犯上”,就抡起拳头,大打出手。

而别里科夫毕竟只是一个教希腊文的知识分子,一个在强权面前吓得失魂落魄的文弱书生,他虽然因害怕而看不惯新生事物,但从不以铁拳干涉,最多只是神经质地发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的哀鸣。

倘若他真是义务宪兵、编外警察,有反动当局做他的坚强后盾,他大可以如普里希别叶夫那样,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何必把生活看成是一种可怕的不堪忍受的负担而那么辛苦地把自己藏在套子里,以逃避生活对他的刺激呢?

在那上上下下都是奴隶的社会里,他不过是一个被折磨得有些变态的奴隶罢了。

02 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绝望

不被人理解而处于一种隔离状态,这正是别里科夫的悲哀和不幸。

尽管在他的灵魂深处,潜藏着与人交流,“跟同事们保持良好关系”的愿望,但其拜访教师的方式却让人害怕:

“总是坐下来,就此一声不响的瞪起眼睛,仿佛在调查什么似的。他照这样一言不发的坐上一两个钟头,然后就走了”,使得教师们都害怕他的拜访。”

他渴望被人理解,但又由于他那令人生厌的套子式论调而使人避之唯恐不及。

在非人的环境中,他也顽强地意识到了做人的尊严,但他的言行举止往往事与愿违,常常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侮辱人格的意外攻击而气得嘴唇发抖、心神不宁。

社会的险恶,令人身不由己,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让别里科夫更加孤独无依,更加多疑敏感了。

空手套白狼最后还是把你套进去(为套中人别里科夫辨白)(4)

而越是对生存环境感到莫名的恐惧,就越怕闹出什么乱子补越怕闹出乱子,就越遭到人们的误解和排斥,越遭到排斥,就越想躲进套子里。

如此恶性循环,以致于成为众矢之的而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最终被那个苦闷的世界窒息。

或许称他为荒唐、怪诞、不合理的社会本身营造出来的变态者,也许更恰如其分。

在那个对小人物来说充满了厄运的社会里,别里科夫比其他小人物活得更艰难、更孤独、更痛苦。

契诃夫笔下的《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公务员,尚能以他诚惶诚恐的奴才本色而苟延残喘,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喷嚏”事件,他还可以继续他的奴隶生涯。

而别里科夫虽然为自己精心制作了一个隔离现实的套子,但他还是始终生活在惴惴不安中。

甚至曾经使他动过心的瓦连卡的黑眼睛、红脸蛋,也没使他从套子里钻出来,给他灰暗的生活涂上一层浪漫色彩。

他依然惊恐不安,依然孤僻胆怯,依然怕出乱子,依然处于一种孤立无援、孤苦伶仃的可怜境地。

在这牢狱般令人窒息的社会里,他是如此渺小、软弱和微不足道,他的遭遇既是当时逆来顺受、温良恭顺的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沙皇专制制度压抑人、扭曲人、损害人、迫害人的结果。

这位在黑暗统治的钳制下扭曲了的灵魂,终于在惊恐不安中结束了他凄凉而又痛苦的一生:

“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

活着时“难忍难熬”,如惊弓之鸟,只有死亡才能使他愉快、高兴,才能解除他的痛苦与烦恼,才能安定下他那颗恐惧猜疑的心。


还有什么比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更能深刻地揭露控诉阴森恐怖、专横野蛮、生不如死的社会?

还有什么比别里科夫的孤独和绝望,更能表现出当时社会对人的排斥和摧残?

如果说胆小如鼠、奴性十足的小公务员之死只是从一个浅层次上使我们感到沙皇政府的淫威的话;那么,“套中人”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则从更深的层次上让人感受到压抑和窒息人的社会是如此令人身不由己、半死不活,从而使人们强烈地厌恶那个产生畸形怪诞现象的社会。

因此,“套中人”所涵盖的深刻内蕴远远超出了一般小人物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表明了人的价值的丧失,人被强大的异己社会所左右,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变形”而浑然不能自知。

别里科夫也只能缩进套子里,苦尝人类处于无可奈何境地中的苦闷、孤独与绝望而毫无办法。

的确,当人们无法与他人沟通,并对生存环境感到莫名的恐惧或身陷难以解脱的尴尬处境时,为了勉强延续其痛苦的生活,谁能说这些人没有在精心构筑各种各样的套子呢?

无论这些套子是有形还是无形的。


小说最有余味之处在于结尾写道的:

“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很快活的事……可是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又跟先前一样流着,跟先前一样的严峻、无聊、杂乱了⋯⋯ ”

作者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到生活和整体及其循环往复、单调的运行规律:

昨天是如此,今天是如此;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那么将来还是这样吗?

空手套白狼最后还是把你套进去(为套中人别里科夫辨白)(5)

别里科夫不仅让我们看到极权下人们的痛苦生活,而且启示着我们思考更有意义的问题:

通往幸福道路的一切障碍是否都被扫除,在人类社会中人们该如何选择,才能进入自由精神的广阔天地。

于是,在小说平静含蓄的叙述中,我听到了渴求新生活的心灵的跳动:

“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

参考资料: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版权声明】:本文为头条号“萧凤拙”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