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但也是最能展现文字技巧的手法。

什么是比喻?用看似平凡的事物去比拟类似的另一事物,这句话就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与惊喜。例如你说前面有起伏的波涛,并不令人惊奇;说前面有连绵的山脉,也不令人惊奇。但如果你说,连绵的山脉如波涛般此起彼伏,是不是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2)

当然,这两件事物不能完全相像,比喻只取其近似的一点或者说只突出近似的一点。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表现月光之冷,这在巴金先生的《月》中就被演绎成了“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只是他这篇文章写于夏夜,在原本应当感到清凉的夏夜有这样的感觉,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寒意。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3)

而苏轼则如此形容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他让原本在虚空中,不会有实体的月光有了体积、有了深度,似乎可以容纳一切。于是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他也同样将这些赋予了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片如水的月光就把荷塘也浸染在其中了。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4)

而汪曾祺先生在《葡萄月令》中说“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这也是以实写虚,将月光与实景联系起来。为什么说“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是因为他觉得雪太厚重,以至有些笨重,但月光却是空灵纤巧的,恰恰可以形容梨花那精致的花瓣。因此,用好比喻,一定要找准那个相似点,这个相似点恰恰是你渴望突出的那一点。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5)

比喻也有格式,不同的格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含义。

比喻的基本句型是“像……一样”,但也可以简化为“……是……”。

例如宋人王观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这样一变型,就能将本体喻体交融在一起,原本人们形容目如秋水,眉如远山……,但一个“是”字将两者交融,去“眉眼盈盈处”,是伴着那深情的目光、紧皱的眉头去,还是却那山水相依的浙东,就留给读者想像了。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6)

变型1:“想”型。

如李白《清平调》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我们也可以举例,如“我看到眼前这个已经禁锢太久的狭小的空间,就想到了那迟迟不愿离去的冬天”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7)

而汪曾祺先生《葡萄月令》也有类似的句子:“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后面就是用《说文解字》里玉字偏旁的字都不够用,这就是说那些珠圆玉润的词语都能评价葡萄。一个“想”字,扩大了比喻的范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8)

变型2:“成”型。

如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如‘簪’”,江水绕成了青罗带,这里“成”就有了一个过程。再来看梁衡先生的《夏感》:“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从这里可以感觉出夏天那蓬勃的生长力成孕育出的一切,这就是“成”的过程。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9)

最高的形式,被喻之物完全不见了,只有“喻”在发挥作用。

刚刚我们所举的韩愈的那一联诗也可以看成这种形式,大家试想一下,什么样的少女会系着如此轻柔的罗带、如此翠绿的玉簪,必定是极其清丽灵秀的。

而《荀子·劝学》中说的“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也是同样的手法。这里本来是比喻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但本体没有出现,却以“草木润”“崖不枯”这样的神奇环境表现其作用。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0)

而《木兰诗》最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同样如此,这说明雄兔、雌兔静止时可以分辨,可一旦奔跑起来,雌兔并不输于雄兔,这不就是比喻木兰在战场上丝毫不逊色于男儿的表现吗?

再看俞平伯先生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描写:“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薰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这里其实是形容夕阳下的河水波光,但他没有写本体,而是着意描绘其形态,并与这里女子妆容联系,直接联系到了金粉六朝的风流往事。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1)

再来看比喻的技巧——单纯的比喻,写什么像什么,什么是什么,如果能够让比喻与所处的环境相互衬托,能够表现其变化、其运动,会比单纯的比喻更有魅力。

如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单纯形容这里山水如同白银盘的青螺感染力有限,但将之放在当时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就有了一种点晴之感。何况前面还有“湖光秋月两相和”,将浩渺烟波与月色相连,那一点青翠就更显突出了。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2)

再看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新娘》:“像一棵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了紫花。”这里是比喻这个新娘在平时无人注意,但在新婚这一天却大发光彩。如果没有这样的变化,直接比喻新娘如风信子般美丽,魅力也会大减。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3)

再看这篇《三访杭州》中的比喻:“当年白公筑白堤,苏公筑苏堤,将西湖隔为几份,却又都沿湖岸而筑,还留下一大片清波去收尽四方的烟柳画栋,山色天光。湖心亭,三潭印月轻缀其中,恰如明眸一点,顾盼神飞。重湖叠翠,不显其小,反衬其大。”唯有把湖心亭、三潭印月等湖中小岛放在西湖的大环境中,才能真正感觉到这布局之巧。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4)

比喻有时可以跨越不同的感觉,就是所谓的通感,这可以让比喻的效果更加丰富。

如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实际上是将视觉、听觉融合在一起来比喻听觉,可能真正把珍珠洒入玉盘时,那声音未必动听,但如此一形容,就让人有清脆、跃动、灵巧,这是视觉与听觉重叠产生的效果。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5)

再看《厦门踏花行》中的形容:“无意间一抬头,一户人家的阳台绽放出一簇簇激情四溢的三角梅,洋洋洒洒地倾吐出满怀的热情,似乎在这个清冷早晨吹响了嘹亮的小号,用一连串高昂的音符唤起了我的记忆”,从视觉转为听觉,有一种晴空惊雷的感觉。

比较常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文章离不开描写)(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