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就有土著居民在渝北境内居住。翻开渝北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1998年之前,渝北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实体。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文章将通过渝北区的发展历史来感受4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

江北县与江北区的分界点(1993年)

“好个江北县,停水又停电;出门走路要崴脚,打个电话又占线;遍地是垃圾,上厕所还不方便。”当时的江北县,绰号叫做“江老幺”。40年逆袭,“江老幺”转身。渝北,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摇身成为了如今的工业强区。

其实渝北的前身就是江北县,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重庆市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撤销江北县,建立重庆市渝北区。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2)

1、江北国际机场

或许不少“新”重庆人纳闷,为何在渝北区内的机场叫江北国际机场,原因不仅是因为渝北旧名为“江北县”,还因它处在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方。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3)

以前的江北机场

其实江北机场是在1990年1月正式建成投用的,当时就定名为“重庆江北机场”,属国家一级机场。而此时的“江北县”,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属于发展不太好的区县之一。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4)

最早的机场大门(1990年)

1989年4 月12日,邓小平对重庆江北机场书名为“重庆机场”。在1990年1月22日重庆江北机场正式通航,在1998年,机场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沿用至今。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5)

当时,看飞机特别令人着迷,还成了风靡一时的休闲活动,而一句“走,我们去看飞机!”也成了流行语。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专门带上相机前去拍照,“咔嚓”一声,大人小孩儿与机场合影的照片便成了家里珍藏的宝贝。

新机场的建设,为江北县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江北县就此开始腾飞。

2、新牌坊

虽然作为行政区概念上的“渝北”还比较年轻,但据目前资料显示,“渝北”一词最早在清代节孝牌坊上出现,这块牌坊就是曾矗立在今天渝北新牌坊的龙溪节孝牌坊。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6)

碧津公园内的龙溪节孝牌坊

1997年,因新牌坊地区交通建设,为了给连接龙头寺到北环的红锦大道让路,1997年8月,这块存在了120年的牌坊,整体搬迁至渝北碧津公园内。”这也是至今重庆人纳闷新牌坊没有牌坊的原因。

现在的新牌坊区域内坐落着大量高档社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总部与诸多金融机构。因此,新牌坊地区成为了重庆市民公认的重庆首席富人区,是宜居重庆的典范。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7)

现在的新牌坊

3、两路

两路又叫两路镇,在江北国际机场附近,属于渝北区府驻地,也曾为江北县县政府驻地。现在的两路大多是指两路城区和以前的两路镇,两者都是江北机场和渝北区府所在地,范围还是很大的。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8)

1986年两路横街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9)

两路老街一一下场口(1987年)

1979年11月,由两路镇境经江津塘河至成都的720输气管道运输线南干线竣工。时为全国管径最大、距离最长的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输线。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0)

1992年菊花艺术节的两路夜景

碧津公园始建于1987年,1993年扩建后面积达200余亩。有人认为,碧津是一座文化休息公园,是镶嵌在渝北大地的一颗明珠。2007年7月,紧临公园的重庆巴渝民俗文化村纳入统一管理。1991年9月,两路双凤游园(晚晴园)也建成开放。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1)

1985年的碧津湖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2)

1993年碧津湖畔

和主城六区相比,两路生活节奏较慢,所以两路人走路并不像中心主城区的人那么急快。由于两路地处机场限高区,因此两路建筑大都不高、公园也较多、绿色植被覆盖丰富、空气清新,所以造就的一个大环境是绿色清新、时都能看见天空的舒适环境。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3)

现在的碧津湖

4、龙头寺

龙头寺,这是一个对绝大多数重庆人来说都不陌生的名字,因为重庆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重庆北站曾经的名字就是“龙头寺火车站”。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4)

火车站南边不远处还有个龙头寺公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从火车站到公园的这一大片地方都可以统称为“龙头寺”,而这个名字的来历,皆因附近真实存在的寺庙——龙头寺,以寺庙内现存的佛像背面的记载来看,推测始建时间是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今已近500年历史。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5)

如今的龙头寺最大地标是龙头寺火车站,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北站,它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而龙头寺因为重庆北站南广场、北广场和龙头寺汽车站之间复杂的地理关系再次爆红网络,刷新了大家对重庆地理的认知。

重庆为什么发展渝北区(重庆记忆渝北区)(16)

这些地方只是渝北区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回顾渝北的发展史,40年前渝北,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县城,40年后,渝北区已是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

从农业县到工业强区,再到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现如今渝北经济总量,已位于重庆市之首。今天的渝北人为身在渝北而骄傲,今后也必将一腔热血为渝北贡献自身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