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也是我们日常见到的,比如二胡、琵琶、古筝等,根据我国考古出土的最早乐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主要是吹奏类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到了秦朝初年(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我国乐器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制定了乐器的分类“八音”一直沿用到清朝初年。这一时期的打击乐器有鼓、钟、祝等,弦奏乐器有筝、琴等,吹奏乐器有,萧、管、笙等。

在到了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我国的乐器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有记载最早的古琴谱《幽兰》是丘明所传。这段时期乐器也是种类繁多,根据《乐府杂录》中记载,唐朝时期乐器就有三百多种。我们熟知的琵琶就是唐朝时期重要的乐器之一。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主要发展弓弦乐器。比如马尾胡琴、古琴、七十二弦琵琶等。

坟里住黄鼠狼有什么说法 住家户里不吹箫(1)

乐器发展历史悠久,民间就会有很多关于它们的俗语,比如“断肠笛子送命萧”、“千年琵琶,万年筝”、“住家户里不吹箫,有猫人家不烧桃”等。俗语是一种民间文化,广泛流传,那“住家户里不吹箫,有猫人家不烧桃”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吗?

1“住家户里不吹箫”。“萧”,我们也都见过,它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萧的历史悠久,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就出现了,比如《大夏》,古时候的乐舞,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它共分为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须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箫曾在我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它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从箫的历史发展来看,应该是很受到人们喜爱才对,但是民间为什么要说不能在家里吹箫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忌讳?民间有两种说法。

坟里住黄鼠狼有什么说法 住家户里不吹箫(2)

第一种,有乞讨的隐喻,在近代的农村有一种乞讨行为的人在脖子上挂个鼓,每到一家门口就开始击打报平安等祝福语,有的是拉二胡唱一段,有的是打快板等,在远久点人间的乞讨用的就是萧一类的乐器,比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春秋时期伍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这也是“吹箫乞食”成语来源的典故。唐朝的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中有诗句:“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第一句说的是“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从楚国逃到吴国,曾在吴国吹箫乞食,过着流亡乞食的生活。”诗人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吴市再吹箫。”这里的意思:像伍子胥在吴国的街市吹箫乞食一样,这里的吹箫是用来婉指乞丐。所以在房屋吹箫人们是禁忌的,有乞讨和乞丐的隐喻。因此家里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允许,敲到碗碟盘等物体,这是不隐喻不吉利的表现。

第二种,在古时候,吹箫除了奏乐表演使用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在有办丧事的家里吹奏挽歌。比如在《史记·周勃世家》记载:“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说的就是汉朝汉文帝时期的丞相周勃在跟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前。家里获得的经济来源之一就是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

因此民间认为在家吹箫隐喻着不吉利,家里有人要去世之类的说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现在人们来讲已经没那么多讲究了。甚至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业余爱好而学习,然后经常在家中吹奏。但是吹海螺在农村的民间还是有不允许的习俗。就跟古时候不给在家吹箫一个意思。当然我国那么大,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也是正常,如果我们要去某个地方旅游看看的。建议提前了解一下,来个入乡随俗,才能玩得愉快。

坟里住黄鼠狼有什么说法 住家户里不吹箫(3)

有猫人家不烧桃.桃树是我们常见的树种之一,它的果实桃子也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桃树的故乡是中国,在《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记载。《魏风》所指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植桃为园,说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了。在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在《礼记》中还说当时已把桃子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

桃树的历史悠久,因此民间就有很多关于它的故事和隐喻,比如桃树有着长寿安康、真挚爱情、繁荣吉祥的寓意,在民间桃木还有躲避不好的事情的隐喻。因此在有些地方的人们就有把桃木做成木剑、门栓、手杖等的习俗。比如湖南。

桃木除了这些用处外还有就是可以燃烧是一个很好的烧锅柴火,但是民间有家里养猫的人不能烧桃木的说法,那是为什么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桃的谐音是“逃”人们会根据谐音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好比我们熟知的桑树的谐音是“丧”,会被人们忌讳,人们会认为不吉利。同样的意思,如果把桃木烧了隐喻着家里的猫会逃走。但实际上,猫对于人们的忠诚度不是很高,它们喜欢到处跑,找东西吃,如果遇到哪家的条件要比之前的好那就不会再回去了。因此民间有“猫是奸臣”的说法。所以猫走不走跟烧不烧桃木没有关系,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人们心里作用而已。

第二种,和民间传说有关了,比如在民间传说猫有九条命,是一个带有异常风气的动物。在古时候猫虽然在人们心里不是很友好的动物,但是它能捕捉老鼠,保护家里的财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人们还是能接受这样的动物的,还是很希望它不要到处跑的,如果烧桃木了就会他的异常之风给烧没了,隐喻着它会离开这个家,不会回来了。所以有不能烧桃木的说法的。

坟里住黄鼠狼有什么说法 住家户里不吹箫(4)

当然了很多俗语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人们的心里作用而已,也算一种思想寄托,你们觉得呢?有道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