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剧照
众所周知,朱棣在还是燕王的时候,就一直都非常喜欢二子朱高煦,一方面是因为朱高煦自幼在燕地长大,常年和朱棣朝夕相处,父子二人感情很深;另一方面是朱高煦本人高大帅气,孔武有力,在沙场上也表现非凡,屡屡建功,颇得朱棣赏识。
而长子朱高炽就不一样了。朱高炽没有弟弟那样征战杀伐的果断性格,相对来说更儒雅一些,尊文尚儒,而且天生就肥胖,腿脚还有残疾。这些种种,都让朱棣对这个长子颇有不满。
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讨父亲喜欢的弟弟朱高煦,早晚有一日会盖过朱高炽的风头,即便是废长立幼也未尝不可。可是,为何最终朱棣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呢?其中发生了什么,让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发生改观呢?
首先,要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喜欢朱高炽这个孙子的。一开始,朱高炽将儿子朱标当成合格的继承人来培养,无奈朱标英年早逝。但朱高炽的性格和作风,无形之中和朱标是很相似的。所以,朱元璋很喜欢朱高炽,他也是燕王的世子。
其次,朱高炽虽然肥胖且脚有残疾,性格儒雅,但朱高炽并不是个笨人。相反,在靖难之役中他的表现,反而是超出常人的。
建文元年,朱棣为了打消建文帝对自己的怀疑,派朱高炽带领两个弟弟朱高煦、朱高燧进京参拜。当他们前脚入京城,后脚就被齐泰等官员扣押,作为人质来威胁朱棣,不要让他轻举妄动。
虽然危机四伏,但作为哥哥的朱高炽毫不畏惧,顶着风险,找到建文帝信任的两位亲戚左都督徐增寿和驸马陈宁,拜托他们帮忙在建文帝面前说说好话。而且,朱高炽去觐见建文帝,也是“应答得体,极陈燕王忠孝”,表现非常好。
在两相配合下,建文帝最终决定放他们回去。看到安然归来的三个儿子,朱棣乐坏了,心想这绝对是“天佑我父子”。其实,在这件事中,朱高炽是功不可没的。
之后,朱高炽的一系列表现,也是不能让人小觑的。靖难之役开战时,本来朱棣久攻不下占劣势,但建文帝突然换将领,让李景隆来对战朱棣。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大军北进,相比于后勤供给充足的李景隆大军,朱棣深知撑不了多久,决定北上大宁,临走前让世子朱高炽守好大本营北平,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这一战关乎到全局的胜败,你一定要据城死守,一定不要出去迎战,等到我带领大军归来的那一天,就是我们获得胜利的时候!”
紧接着,朱棣就带领大军北上,只留给朱高炽一万左右的兵将。不久后,李景隆就带领六十万大军来了,李景龙修筑九座堡垒,安置二百多台重型火炮,炮火齐鸣,猛轰北平城,志在必得一定要攻下北平。
在明显敌强我弱的局势之下,朱高炽临危不乱,协调有序,合理分配城防兵力,在城中不畏炮火来回穿梭,安抚百姓;充分调动妇女老幼,给士兵的送水运饭,协助守城。
此外,朱高炽还有自己的智谋。他并没有完全听从父亲朱棣“勿要出战”的嘱托,反而经常在深夜组成小分队,猝不及防地发动夜袭,甚至还有一次炸掉了李景隆军队的炮兵阵地,成效显著。
面对李景隆几十万大军前仆后继地登城攻城,朱高炽命令士兵们在城头泼水,当时北平天寒地冻,冷水泼下去,立即凝结成冰,北平城墙被冰山包裹,任凭敌军怎样攀登,也都没有效果。就这样一直拖着,和敌军斗智斗勇,直到朱棣率领大军归来,将李景隆打得措手不及,战局瞬间扭转。
有一次,建文帝为了离间朱棣父子关系,派使臣到北平和朱高炽密谈,并许诺说,“如果你归顺朝廷,就承诺你做王爷。”并暗自赐下诏书。这一消息紧接着被燕王手底下的人报给朱棣,朱高煦也从中挑拨,告诉他爹哥哥有二心。朱棣非常愤怒,扬言要赐死朱高炽。但是朱高炽却非常会处理,建文帝所赐的诏书连看都没看,直接捆了使臣,带着诏书一并送到朱棣眼前。这才消除了朱棣的疑虑。
在一系列的表现下,朱高炽的能力渐渐显露出来。哪怕是他爹朱棣再不愿意相信,再喜欢老二朱高煦,也没有理由直接废长立幼。
所以,当朱棣成为皇帝后,朝堂大臣劝告朱棣早日立太子,朱棣仍然在犹豫不决。
真正对朱棣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起到催化剂作用的,还是要数这两件事。
一是兵部尚书金忠的意见,金忠这个人非常擅长占卜,朱棣在之前就曾经多次向他问计,每一次都算得很准。关于立太子这件事儿,朱棣也问他的意见,他直言不讳:“如果废长立幼,日后必然引发兄弟相残。”
朱高煦并不是个好惹的,哥哥还是世子的时候,他就常常使些小手段挑拨离间,而朱高炽又宅心仁厚,假如朱高煦成为继任皇帝,那很可能不会给朱高炽留下活路,兄弟相残也可以想象。
朱高炽、朱瞻基剧照
二是常年为朱棣算卦的相士袁拱,也说朱高炽有帝王之相。而且他还有个孙子,也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确实,虽然朱棣不怎么喜欢朱高炽,但对他这个孙子很是喜欢,在他还没当皇帝时,梦到朱元璋赐给自己大圭,大圭象征的是皇帝身份。就在这一晚,朱瞻基就呱呱坠地降生了。
再加上,朱高炽一直以来表现都非常好,谨慎仁厚,从未出过差错。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朱棣最终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事实证明,朱棣的这一决断是正确的,之后的“仁宣之治”是由明仁宗朱高炽开启,由孙子朱瞻基发扬光大,也为明朝的发展延续了辉煌。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张嵚《明朝原来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