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

我的烧包之路 篇三:扫街必备 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 NG-2345

什么值得买5周年系列活动《值客原创TOP文章评选》正在进行中,在评选页面你将看到原创君为大家精选的历年优质人气文章,请为你支持文章投下宝贵的一票,这是对这些无私分享的值友最好的鼓励,参与投票并评论就有机会获得“什么值得买5周年纪念礼包和纪念品”哦。

这个系列的第三篇。前面有值友咨询关于买包,其实我用过的摄影包就这几个,虽然也试用过别人的一些包,主要以乐摄宝为主,但基本不记得型号。所以我只能在这KATA和国家地理这两个品牌的范围内给一点我个人的意见。有一种说法是NG的包是KATA生产,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另外这两个牌子基本上都不能算性价比很高的牌子 ,所以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我也不好回答,当然如果赶上京东偶尔给力一把特价(比如我499买的那个5160我觉得就很有性价比 )另说。

今儿要说的是这个2345,现在似乎已经没有这个型号了,改进版是2346。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2)

有两篇值友的晒单可供参考。

这个包是我在05或者06年在香港永成买的。不过不记得是多少港币了。正面照就是这样的。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3)

这个小包到现在已经小十年的样子,平时背得不算多,也不算太少,偶尔还会借给朋友用。平时也不太注意保养,时不时还扔进洗衣机洗一下,边边角角已经磨得有点儿发白了。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4)

估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被黄铜色得带环和纽扣所吸引。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5)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6)

不过经常摩擦的地方,锁扣已经变黑色的了。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7)

我这个版本的拉链上并没有National Graphic的字样,而是拉链的品牌YKK。2346就在扣阿环阿拉链等各种地方打上了NG的标记。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8)

只有底部靠边儿的地方有一点点磨破皮。证明这种织物的面料耐久性还是不错的。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9)

打开包上面的盖帘里面还有一圈拉链,平时出去的话我基本上都不拉,如果包里面不放零碎的话,倒是不会轻易掉出来。2346的内部好像印着地图样的花纹。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0)

里面是这样一个方方的有很薄的海绵保护的小袋子,包本身是很薄的,没有任何防护性能。就算是有缓冲层的小袋子,放上单反加i一个镜头的重量也不轻了,如果真是从一米多高掉地上,估计里面的器材十有八九会坏掉。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1)

这个小袋子是可以拆下来的,我偶尔会拿出来当内胆包来使用,放一个相机带上40或者是50的定焦。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2)

我的机器是佳能的7D,挂上适马的老款50/1.4,放进去刚刚好。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3)

这是放在包里面的样子,外面的两个口袋里放了备用电池和一片CPL,边儿上的镜头是佳能的16-35/4。一般出去扫个街逛一下公园应该是够用了。想带的话还能塞下一个40/2.8饼干头,但如果我带40的话通常会挂上85/1.8。包内侧还有个小隔层,可以放个笔记本什么的,钱包如果比较厚的话放进去包会把包背面挤的圆滚滚的,背起来不舒服。我一般放100块钱,以防钱包丢了回不了家。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4)

这是盖上盖子,盖子上这两个袋子也可以放东西。但是也就放一块小块儿的士力架这么大地方。2345和2346外观上的一大不同是2346在包的顶端加了个提手,但我觉得对于这个大小的包来说似乎没什么必要。这样光秃秃的也挺好的。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5)

放上我这几样东西,这个包方方正正,刚刚好。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6)

后面有个口袋在外面,在不熟悉的地方,我会放上一张地图。

东京吃货攻略(我的烧包之路篇三)(17)

总结一句,如果是出门扫街,或者出去逛公园谈恋爱什么的,这个包还是挺不错的。再者因为材料都是软塌塌的,出门也可把它塞进旅行箱或者大的旅行袋,到了目的地出游的时候拿出来背也不错。

NG的包背起来很文艺,不会像背个乐摄宝什么的那么……(此处想不出合适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