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很多留在上海的姑娘们。

她们的经历各异,大多数都是拼尽全力在魔都有了家。

她们的故事体现了魔都生活中的外乡姑娘们的百态人生,此前已经很多次想要提笔写下她们的故事。

今天终于在和一个留在上海的姑娘长聊之后,在思绪万千中开始第一个故事:

上海的年轻人你还打算留下吗(那些留在上海的姑娘们)(1)

Ann姑娘,河南人河南大学毕业,本科,2010年26岁时因为失恋离开郑州独闯魔都。

认识她是在一个主题沙龙里,那时的她刚到上海,单身,颜值75 分,在一个初创小公司做财务,尚在迷茫失意中。

因为经常在一个沙龙里相遇,次数多了便相熟起来。Ann长着一张娃娃脸,性格单纯,在小公司工作很是上进,平日里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当然周末也是极少有。

我们聊天时Ann说,“从我踏入上海的第一天起,我就决定我一定要留下来”。同时也了解到Ann家在河南农村家境贫寒,家中有四个孩子,Ann排行老二,也就是说Ann不可能得到家里任何经济上的帮衬。

彼时的Ann在上海举目无亲,和其他2个外乡人合租在公司附近的一套三室一厅,一人一间卧室月租2000元,工资到手大概4300 元。

此后的两年,也就是Ann的26岁到28岁,她几乎把所有能用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张江高科一带的。

顺理成章地,在Ann的28周岁生日的3个月后,我收到了她的婚礼请柬。她的老公工作在浦东张江高科,硕士理工男一枚大厂工作,已拿到了上海户口,当时年薪30 ,也是河南人同样农村出身。我们去参观了他们的婚房,一室户33平老破小,在浦东。

又两年,也就是Ann迈入30岁那年,我去参加了她女儿的百日宴,那天我们也是畅聊了一翻。聊起这外乡的小两口完全靠着两人拼命工作和各种的省吃俭用在上海买房的辛酸,期间Ann有几次是泪湿眼眶。她的理工硕士老公一直在给聊天的我们不停地拿水果,递零食,还不忘时不时去抱抱女儿。

好笑的是,因为那天他真的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我随口说了一句你们张江男果然万年不变的标配嘛,Ann说,姐姐,不怕你笑哦,这还真的是刚谈恋爱的时候我给他买的能穿的出来的衣服。

一晃又是5年,到了2019年,Ann有了二宝是个男孩,微信上给我发来了好多宝宝的照片。告诉我说在怀二宝之前把浦东的33平老破小,已经置换到了徐汇区61平的两室户。

这5年间她老公年薪翻倍了,她为了多点时间照顾孩子,早已跳到管理规范的外企,当然也是因为前几年拼命的加班和学习积累才有了越跳越好的跳槽硬实力。

一周前几年没见的Ann微信问我有没有时间,便和她约好今天来我公司一起下午茶。几年不见Ann明显有了宝妈的模样,微胖的身材朴素的衣着,聊起两个宝宝和老公溢于言表的幸福,聊起计划在二宝上小学前会再置换大点的房子。期间给我看了她好不容易已经拿到的上海户口本,说她家大宝也如愿进了心仪的徐汇区的比较好的小学。吃着甜点,Ann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好久没吃这么好吃的蛋糕了呢,我又去打包了两份甜点让她带给两个宝宝。告别的时候,Ann紧紧地拥抱着我说,姐姐,我来上海12年,认识你12年,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终于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当我坐在外滩的绚丽的灯光下,看着我家爸爸带着两个宝宝在江边玩耍时,我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在做梦,我的宝贝们,我的家就在这里,所有的艰辛都很值得。

上海的年轻人你还打算留下吗(那些留在上海的姑娘们)(2)

目送Ann走进电梯,刚到上海时娃娃脸的Ann清晰地就在眼前。也许是坚定的决心,清晰的规划,更多艰辛的付出,12年后的今天,依然在烟火生活中努力着的Ann脸上是满满的幸福的模样。

欢迎关注我,给您讲述真实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