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以省命名的大学,为什么社会认可度不高,只是一所特别一般的学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很多人在求职中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黑龙江大学不是211院校吧?”,“黑龙江大学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其实黑龙江大学并不差,这所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的院校,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学校诞生于延安,成长于哈尔滨,经历了5次易地,10次更名,1958年正式更名为黑龙江大学。
现在的黑龙江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拥有哲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西语学院、东语学院,中俄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30余个二级学院。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一共有19个学科参评。其中,A类学科有一个,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等6个学科获评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等12个学科获评C类。
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从总体实力来看,黑龙江大学在省属院校中绝对是中上游水准,在黑龙江人眼里,堪称“黑龙江人自己的子弟学校”。从学校的学科评估结果看,黑大强于文科,法律、外语、法律。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内的高校,从985的哈工大到211的哈工程,再到211的东北林业大学,大约有1/3的文科老师拥有黑龙江大学的学习背景。换句话说,很多人在填报志愿时看不上黑大,而发现把你录取的黑龙江985、211的文科专业,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老师都是黑大毕业的。
为何黑龙江大学的地位与实力,与它的社会认可度不匹配呢?
1、黑龙江大学先天性不足。
从学校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大学是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扩建而成。1958年,黑龙江是准备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计划从哈尔滨师范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两所中选择一所,哈尔滨师范学院拥有建设综合性院校的先天优势,规模大、学科全。不过,黑龙江最终选择了外国语学校,导致黑大在省属院校中的规模一直都相对较小。
2、中苏关系的巨大变化等历史因素
黑龙江大学的看家本领是俄语,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苏关系进入冷淡期,俄语的地位在整个中国高校格局中不断下降。同一时期,全国整顿高校文科,以理工科为优势的院校迅速崛起,以文科主导的院校地位都下降明显,河北大学输给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输给太原理工大学就是如此。
1996年,教育部评选第一轮的211工程院校,黑龙江大学不出意外地落选。同时期的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甚至哈尔滨医科大学,却发展迅速。虽然哈尔滨医科大学没有评上211,却被认为是黑龙江省最亲的“儿子”。黑龙江对它的资金扶持都是按211标准给予支持,所以很多当地人每每谈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认为是准211大学,甚至一些外地人以为它就是一所211院校。
211的落选以及不受重视,导致黑龙江大学在90年代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困境。
3、黑龙江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1999年,当时我国内需不足,消费投资持续疲软,急需外生力量来推动居民减少储蓄存款,增加消费。另一边,持续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大量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于是全国高校开展了扩招模式。高校扩招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使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趋于合理,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而又促进经济发展。
此时的黑龙江大学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一直对外强调“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一所“小而精”的综合性院校跨越到中等偏上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数量急剧上涨,而教学质量却大幅缩水,之前积累的口碑和声誉严重被稀释。口碑声誉的稀释体现在如下一个问题上:扩招的同时,经费投入是严重不足的,在黑龙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不足怎么办?于是黑大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更多的民办三本来挂靠。
黑龙江大学在1999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究竟有多少三本来挂靠?我们来统计下: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黑龙江大学同庆学院,黑龙江大学北戴河学院,黑龙江大学竞博学院,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三本和专科;而除此之外,还有黑龙江大学人武学院,黑龙江大学东方学院,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2015年停止招生),甚至黑龙江司法警官学院也曾一度挂靠黑龙江大学。
当时情况夸张到什么地步呢?一时间,整个黑龙江到处都是自称黑龙江大学毕业的,这其中鱼龙混杂,还几乎都是三本,也就是老百姓口中说的花钱买的大学!而且别忘了,2014年前,全国的三本学院学位证可以拿母学校的(红色的印章是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的实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近些年的发展还算不错。如果要学习文科,或者小语种、法律,填报黑大肯定错不了。听闻黑龙江省内法律行业黑大毕业生处于统治地位,也许这就是近些年学校慢慢积累沉淀的结果,也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黑大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