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比较好的水草(虾多少看水草)(1)

养虾比较好的水草(虾多少看水草)(2)

养虾比较好的水草(虾多少看水草)(3)

随着龙虾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地方政策的扶持,龙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很多外行外业的人员都投资进来,同时也流传了很 “虾多少,看水草”,“养虾先养草”等观念相信虾友们经常会听到,这不是随口乱说的,是广大养殖朋友多年实践出来的。

养虾比较好的水草(虾多少看水草)(4)

水草对于养小龙虾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养小龙虾成败的决定性原因,很多养殖朋友吃了水草的亏,所以有必要把水草这个环节单独重点讲,下面就内容我以提问的方式来讲,这样更容易接受,新入门的养殖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

1,请问水草有那些种类?

答: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我们常说的水草是其中的一种,属于沉水植物。

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茭白、芦苇、荷花、水芹、芦竹、小米草等,我们种的水稻也是挺水植物。

常见的沉水植物有:伊乐藻(吃不败)、轮叶黑藻(灯笼草)、菹草(麦黄草,虾草)、金鱼藻、苦草(扁担草)、小茨藻和眼子菜等

常见的漂浮植物有:浮萍、水葫芦、水花生、狐尾藻、睡莲、菱角等。

2,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养龙虾过程中常见的水生植物的属性?

答:一般我们谈的水草大多是指沉水植物,比如伊乐藻,下面介绍一下常见水草及其生长特性。

伊乐藻:俗称吃不败,是养虾必备的水草,我们种的大多是都是它;雌雄异株,引进我国的是雄性植株,营养繁殖是它的唯一繁殖方式,所以它是没有种子的;三叶轮生最多四片叶子,它属于低温草,生长期10月~4月份,夏季高温期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易烂根漂浮,死亡后败坏水质,秋季再度生长。

栽种:适宜栽种时间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栽种方式是移栽,可切断,亩需求量至少10~15公斤,行距8米,株距4~6米,栽种面积在30%为宜,尽量不要太密,主要栽种在稻田平台上,尽量不要栽环沟,对后期养殖不利,一般稻田收割以后,把水上起来10~20公分左右就可以栽种,3~7天以后施水草长根的专用肥,保证其起始营养,伊乐藻栽种宜早不宜迟!

轮叶黑藻:俗称灯笼泡草,雌雄异株,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属于高温草,冬季不能生长,四叶轮生,一般每一节五片叶子以上,如果叶子只有3片就是伊乐藻,因为它跟伊乐藻很像所以要大家数叶子就可以区别;生长期3~11月,11月以后进入休眠期,部分死亡,死亡后不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栽种:轮叶黑藻栽种适宜时间4月初,多为移栽,因为它有种子和芽包,也可以从12月份到3月份期间播种,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播种量3~5斤每亩,建议用一小块田播种芽包待其生长10~20公分再移栽,轮叶黑藻建议栽到池子浅水处,可以栽到沟两边平台上,也可以栽到田面上空隙中间,所以栽种吃不败时一定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样栽种完后施专用的草肥做基肥。

菹草:俗称麦黄鸟,虾草,常见沟渠比较多,它也是低温草,虾喜食,它可以开花结果,它的生长期10月份开始到来年的4月份,它比伊乐藻要死的早,麦子黄了大批量死亡不容易控制,死亡后尽量捞除,以免对水质有影响。

栽种:沮草有芽包种子,不过还是以移栽最为方便,10月低就可以栽种,也是宜早不宜迟,栽种面积不要很大,尽量控制在10%左右,如果没有伊乐藻也可以用沮草代替。

金鱼藻:金鱼藻也是属高温草,跟轮叶黑藻一样,再生能力强,它也是移栽,它不会长出水面,事宜栽在浅水处,6月下旬视水草多少可以补栽金鱼藻,10~25公斤每亩,有些地方金鱼藻比较多,可以替代灯笼草同样它对水质影响较小。

苦草:苦草耐高温,虾蟹吃苦草根最嫩的地方,其余部分被夹断以后漂浮水面,漂浮的水草腐烂易恶化水质,无再生能力,在龙虾池子少见,多见于螃蟹池子,4~5月份温度上升后在浅水处,移栽它的块茎,或者讲苦草种按1:20的比例与泥土混和,撒到环沟周围的浅水处。

龙虾养殖常见的还有水花生、狐尾藻,浮萍,茭白,芦苇,水葫芦。水花生和狐尾藻属半漂浮植物,耐高温,夏季温度高时,宜将它们成团移栽到环沟,8~10米一簇,用竹子固定住,也可以在平台上少量栽种,如果水草少的话;浮萍和水葫芦耐高温,属于漂浮植物,分裂繁殖,不好控制,尽量少用,用的话需要用竹竿把它围起来,防止它过度生长;茭白和芦苇是挺水植物,可以少量种于浅水处,能不种就不种,它们根部很容易成淤泥,不过有的人种茭白也是一种收益,取决于个人。

水草品种多,不可能一一列举,把常见的几种简单的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帮到大家,举这么多种类主要是提醒大家水草种植要多样化,不要太单一,每个水草都有它的特性,大家种植主要还是以方便为主,有什么资源就用什么资源。

3,请问水草到底起什么作用,是给龙虾吃的吗,不种行不行?

答:水草的作用;

(1)栖息、生长脱壳、躲避敌害

(2)提供水体溶氧

(3)净化水质、提高透明度

(4)高温季节起到防暑降温

(5)小龙虾的天然饵料

这个顺序是根据水草作用的大小排的,很明显水草的作用跟小龙虾习性有关,其主要的作用是隐蔽脱壳,栽种水草的目的并不是给龙虾吃的,当然它也可以吃,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不种水草,有野草,也可以,但只能养一季,随温度升高,水质变坏,影响小龙虾卖像,同时在缺少水草的情况下,小龙虾更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投放苗种的量也要减少,直接影响产量。

4,请问水草栽种后怎么样管理?

答:大家都知道水草的重要性,水草不仅要种好,而且要管理好,只种不管,不但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还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养殖期也可以通过水草判断水质的好坏,和疾病的预防工作。

(1)养殖前期要护好草,主要是壮根,施肥,增加营养为主,水草栽种以后,需要施专用肥促进根部的生长,早期温度低水草主要是长根,大约一个星期后就陆续有白根出现,等根部长好后,茎叶跟着生长,这个时候需要施叶面肥,以低温肥为主,防止青苔。

(2)养殖中期要管好草,注意水草的长势,水草枯萎缺少活力的及时用活力菌群,和氨基酸肥养水养草,水色过浓,浑浊的及时调水,降低水位,增强光合作用,水草长势过快,需要“打头”,“分路”,一定要留出空间,水草太少要及时补种。

(3)养殖后期要控好草,控制水草面积,控制水草疯长,漂浮的水草,过密的水草,都需要打捞起来,不让其败坏水质,同时,增加相应的水草代替,满足小龙虾生长需要。

5,请问水草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那些问题?

(1)水草不长。水草不长,看是什么草,一般水草在栽种前期长势稍慢,草根部发黄有可能用了刺激性的药品,或者杀青苔,影响了草的活力,如果黑根,表明水草已经老化,以上情况需要解毒,培水,控制水位。

(2)水草上浮,水草脏。说明底质较软,要改底,如果底质硬需要改水。

(3)水草虫害。水草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虫这方面比较常见,很多是昆虫的幼虫,有的幼虫对水草有一定的危害,当然在养殖的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对虫的理解不够,一发现有虫就进行杀灭,很多药物对虫有一定杀灭作用,但是同时对虾也有一定影响,故而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进行杀灭,可以进行抑制,昆虫幼苗吃水草,可见其为植物性食性,可以将水体中的藻向培养起来,昆虫幼苗饵料足的情况下,对水草危害较小,还有一个注意事项,日常管理中水草生长较快的要经常打头,若昆虫无法站立于水草之上,在其上面产卵的可能性较低。

(4)龙虾夹草。一般情况少量夹草是正常现象,如果大量夹草,说明投食不足,及时增加投喂量,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龙虾很少夹草,还要根据天气原因,应激反应,或者是发病的前兆,需要特别注意。

水草的相关问题还有很多,有些是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平时我们到什么时候,就要做什么时候的事,养龙虾不是说简单的投个饲料,下点药品就完事,更多的是管理,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才是重点。

小龙虾,三大误区四大盲区

随着龙虾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地方政策的扶持,龙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很多外行外业的人员都投资进来,同时也流传了很多龙虾养殖的误区,笔者挑选几个最为代表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同时它间接的指导我们养殖生产。

一、龙虾一年繁殖2次误区

对于这个误区,是很多刚养殖的朋友而言的,甚至养了几年的老养殖户也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小龙虾的繁殖习性,小龙虾是隔年性成熟,3月份投入的幼苗,到9月份左右才交配繁殖,虾苗陆续从10月份到来年5月份出来,同样9月份投入的种虾,基本上到了3月份陆续才买卖苗,它的繁殖跟积温有关,温度越低,它产卵孵化的时间越长,最长的可达5个月,所以有的人10月份看到虾苗,来年的5月也看到虾苗,其实它们是交配的时间温度不同造成的,有的龙虾虽然交配但没有性成熟,它可以等性成熟后,产卵孵化。

二、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误区

这个误区主要是原先没有养,或者散养的朋友认为的,因为他们在河里捕的到龙虾,在臭水沟能捕到龙虾,所以他们觉得这些环境都可以养龙虾,不可否认,很多鱼都无法适应的环境龙虾可以适应,这是因为龙虾它的适应性非常强,但并不代表龙虾对水质没有要求,要理解这个我们要理解两个概念:生存和生长,其实小龙虾适应性强,并非龙虾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养殖,当然你非要养殖也没办法,没产量,事实证明,小龙虾是比较喜欢在水质好的环境生长,处于恶劣环境下乃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它没有选择,另一个,我们提倡装防逃网主要是因为当水质不好的时候龙虾会逃跑。

三、小龙虾什么都吃不用喂饲料

这个观点并不错,对于养殖来说是误区,为什么说呢,因为龙虾虽然是杂食性,但龙虾吃东西也有选择性,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小龙虾很少夹草,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一个就是龙虾虽然什么都吃,但是你投喂的东西营养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龙虾快速生长需要,有些食物是不适合投喂的,虽然短期看不出来,但对比一下,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前期不仅要喂精饲料,而且对蛋白也有要求,对饲料的品质也要有把关。

养殖有误区,当然也有盲目,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模仿,不乱各行各业,跟风的风气非常重,以前黄鳝是这样,后来水蛭,青蛙是这样,新兴的产业越来越多,跟的越来越紧,哪个挣钱跟哪个,没办法,不挣钱谁去养殖呢,下面介绍几个盲区,一同勉励。

第一、盲目大面积养殖

有些养殖户,养殖一两年就觉得养殖技术很成熟了,就扩大养殖规模,小龙虾到了上市时间确实壳硬肉满,可养殖面积太大,需要相应的劳动力捕捞,可农村劳动力紧缺,丰收时节遇上劳动力跟不上,引发“看水流舟”“望虾兴叹”的现象,请人又划不来,不请人又忙不过来。每年的5月份,农村进入“芒种”,除了稻谷要插秧,其他一些农作物不是要收就是要管理,“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村在这个时间段的劳动力就相当紧缺了。而龙虾塘前一年秋季的虾苗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喂养,5、6月份已达到上市规格,急需出塘,养殖面积越大,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多,扩大养殖面积时,对劳动力的估算没有太大概念,导致用人时无人可用,由于人工跟不上,回捕速度慢,往往容易出现池塘密度过大引发小龙虾大面积死亡现象。

第二、盲目相信“好苗种”

通过网络结识销售种苗的经销商,被高亩产、高质量诱惑,苗种价格比当地苗种贵上10元/斤,既不了解苗种生产者的管理方式,也不了解苗种的真正来源,但还是出于“好的东西肯定贵一些”,就跟风购买。苗种刚回来一两天时,与当地购买的苗种摄食状态都差不多,可到了第二、三天,发现上草、爬坡、根本不进食等现象都出现了,损苗现象很严重,刷写了“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也验证了远处的苗种不一定比近处的好。我们目前所说的小龙虾均为克氏螯虾或日本克氏龙虾,均为一个品种,所谓的“杂交品种”还在实验阶段,不可轻信!有区别的只是训化过的种苗与自然苗之分。人工繁殖苗,因成本过高以及目前自然苗丰富、价廉而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说是人工苗的也不可轻信!经过训化后的苗种一般成活率在85%左右,自然苗成活率不高于60%,而且还与水域有关。一般建议选择在同一水域的苗种,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盲目种植水草

错误理解“虾多少,看水草”。认为要养好一塘虾,就是要养好一塘草。整个养殖塘底部成了一个“茂密的草林”,没有通道,水体不能进行交流,整个底部严重缺氧产生严重的硫化氢,导致小龙虾被细菌、病毒危害。草过于茂盛,弄来割草机割除,可伊乐藻是掉在哪儿长在哪儿,感觉是这边的割了,那边的又长起来了,周而复始,心力交瘁,到了高温季节,伊乐藻更是无法控制,要么是疯长,要么是集体翻兜、死亡。导致水质恶化,出现小龙虾上岸、攀爬、死亡等现象。水草栽种要合理化,多样化,不能曲解某一句话,前面有讲到水草栽种,没关注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四、盲目相信高产量

龙虾亩产量与放养密度、养殖环境、投饵量、病害防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4—5月份苗,每亩放15尾左右/斤的苗60—100斤,每月“捕大留小”不少于一次,当年产量在450公斤左右;每亩放50尾左右/斤的苗100斤,每月“捕大留小”不少于一次,当年产量在550公斤左右。夸大超出此产量太多的,提醒大家注意了!小心上当!养殖环境好的可以适当增加投放量,很多养殖朋友听见别人养殖一亩挣了多少钱,一亩产多少虾,就以别人的标准投苗,管理却没跟上,好高骛远,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密度过大,病害爆发,最后得不偿失,其实真正来说,全国虾稻平均养殖水平在180斤每亩,我们要达到这个是非常容易的,当然据调研潜江的平均水平在300斤每亩左右,这个标准也并不难,我们想要达到某个产量,我们就要在这个产量上加强管理和投资。事实上我们虾稻每亩达到300斤基本可以满足大众的要求,甚至很多朋友跟我讲,只要每亩能达到200斤就谢天谢地了,事实上高产量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我们要把风险减小,又能保证一定的产量和品质是我们想要的。

当然误区和盲区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见解和出发点不同,就有相应的误区,有时候我们思考问题也会走进自己的误区,和思想盲区,所以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交流和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起努力吧!

END

来源:小龙虾养殖技术价格(作者: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