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是人生开启的阶段,是我们人生路上一个重要时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开个好头对人生幸福和自我塑造是具有划生命意义的儿童期对人生的影响和导向是超过我们生命过程任何一个时期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危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危害(儿童期对人生的影响)

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危害

儿童期是人生开启的阶段,是我们人生路上一个重要时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开个好头对人生幸福和自我塑造是具有划生命意义的。儿童期对人生的影响和导向是超过我们生命过程任何一个时期的。

儿童期是从出生前后,生命无认知到慢慢建立起自我认知和对我们所处世界的一个关键过程。儿童期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几个阶段。从年龄阶段划分可以广义的定义为胎儿21周前后到12周岁。之所以定义到胎儿期21周,是胎儿期21周后胎儿的听觉和触觉基本完成建立,胎儿开始与这个世界慢慢建立起关联,这个时候也是开始进行胎教的时机,如果你想你的baby出生后拥有更多的音乐天赋,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听听轻音乐。

在胎儿出生之前及出生后六七个月内,胎儿对这个世界没有自我概念和认知的,这段时间内胎儿行为是人类本能驱使的,对于周围的事物及爸爸妈妈的认识只是有这么一个东西在周边而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他们的面前拿一瓶牛奶藏到其身后,这个时候他们是反应不过来藏到哪里,并不知道去寻找。婴儿六七个月后会慢慢地有自我的概念和对这个世界建立起初步的认知,到2-3岁这个阶段会慢慢建立起自我的一套思维模式,到4-5岁会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初步认知,5-12岁是一个快速学习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在这里要说下,在认知之前人本应该是有无限可能的,因为可以去无限去塑造自我,在认知后建立起固定对这个世界的概念和周遭环境因素会持续不断影响自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人生无限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有限的变化。

儿童期是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生命的定位,以及会形成自我的个性和属于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而在儿童期内,儿童是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意识较弱的一个阶段,他们价值观及世界观的获取,多数来自于周遭的环境和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一个人具有怎样的性格,是往往可以从他的儿童期得到相关线索的,所以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塑造是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如果儿童出生所处的环境为战乱的地方,那儿童在脑海中就会构建这个世界是危险不稳定的概念,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会缺乏安全感,并在个人行为方式上会有更多的防护意识;如果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儿童可能从小就要承担生活的重担,并会缺失正常家庭来自父母更多的爱,在认知上会建立起这个世界是苦难不和谐的,在性格方面会有更多的孤僻表现。环境固然是影响儿童建立世界认知的因素,但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很多是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而影响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来自于父母和家庭教育方式。

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多是继承于父母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摊位那里围了很多人,有一个佝偻着的老人正在与一个年轻的摊贩激烈的争吵的,具体争吵的原因是年轻的摊贩看老人人老眼花,在分量上故意缺斤少两,而老人眼花手掂量的感觉却很准,争吵过程中围了很多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老人,大家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态度也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个社会性通病。这个时候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也走了过来,孩子的注意力早早的也被争吵吸引过去了,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这个时候母亲的行为方式选择会怎样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方式一母亲也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围观,那么孩子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大概率也会选择漠视;方式二母亲走上去接过老人的袋子放到电子秤上然后赢来老人的感谢和周围赞赏,那么在孩子心里会留下助人为乐的种子;方式三母亲走上去选择围观然后跟孩子说摊贩欺负体弱的老人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帮帮老人,但妈妈因为担心惹麻烦选择了不正面回答孩子,这会在心理形成一种缺失是非判断的价值观,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缺少足够的勇气站出来。当然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不是一两件事物可以完全影响的,而是父母及家庭教育长期影响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儿童期孩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是不具备完全自我选择吸收和独立能力的,所以父母的素养及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其中有三种典型的方式影响是最大的,首先是溺爱,溺爱会导致儿童会以自我为中心,在溺爱过程中会使儿童期的孩子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而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第一时间会想到逃避或者寻找父母帮助,慢慢的会失去个体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社会合作能力。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他们离开父母和家庭后,步入社会中会变得局促不安,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存能力、价值观会与现实社会形成冲突,如果长期调整不过来的话他们会对自我进行否定。其次是忽视,在家庭中有的父母相对自私,他们更爱自己对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或选择忽视,被忽视的儿童会构建起属于只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世界内他们得不到正常父母的爱,他们是孤单的,从而也不会更多的爱别人,会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冷漠。最后是生理缺陷,生理缺陷的儿童会承担来自外部更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会逐步丧失对这个世界生存的信心,形成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在儿童期内我们应该避免对孩子进行溺爱和忽视,正确引导他们建立彼此相互关爱和社会合作的意识,输入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帮助他们建立起独立思维能力。

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的被溺爱、被忽视、有生理缺陷的人你不能去反对他们什么,因为在他们的思维模式内他们就是对的,不会意识到自我错误。我们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要用我们的真诚去帮助他们。儿童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会带入到人生的不同阶段,要改变这种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绝非易事,因为没有人会去承认自己的儿童期是失败的。要改变只能从问题的根因开始,不能直接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而是要帮助他们一起回忆起儿童期发生的事情和讨论对他们的影响,真诚的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并给与他们肯定的支持,慢慢的反思自我问题并进行自我修正。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真诚非常重要,只有真诚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走进他们的童年回忆。

儿童期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会更多地被动去形成人生道路上属于自我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世界观,更多的时候影响这些的是周遭的环境和父母及教育方式,这个时期形成的东西会根深蒂固带入到人生的不同时期,从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要修正儿童期形成的思维缺陷和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否定并接受自我儿童期的问题。

人生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进行自我否定和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