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最美一首诗(夜合花开无处话凄凉)(1)

(夜合花)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 ·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夏夜最美一首诗(夜合花开无处话凄凉)(2)

【注释】

(1)窦叔向,唐代诗人,以五言见长,在唐代宗时为宰相常衮赏识,仕途顺利平稳。而当德宗即位,常衮罢相,他也随之贬官溧水令,全家移居江南。

(2)末句的意思是:亲友在黄河边,桥头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为之送别。

【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首先由深夜酒醒落笔。“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夜合花在夏季开放,朝开暮合,而入夜香气更浓。表兄的庭院里恰种夜合,芳香满院,正是夏夜物候。久别重逢,又是中表至亲,自不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待深宵酒醒,微雨萧疏,花气袭人,显得格外宁静。白天初见时由于诸多烦扰,未及细述衷曲,现在夜深人静,不正好剪烛西窗,相对话旧吗?

夏夜最美一首诗(夜合花开无处话凄凉)(3)

中间二联即话旧。“远书珍重何曾达”,是说相互远离,虽曾写过信,互道珍重,但都没有收到,以以至于音讯皆无。“旧事凄凉不可听”,是说今日重逢,可以当面诉说别后的事情了。然而,所发生的事情又使人感到凄凉,不忍心听下去。“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两句谈今昔的变迁。当初分别,表兄的儿女尚幼,今日相见尽皆长大成人,可欣慰,亦可嗟叹。当年见过的亲友,不少已经辞世,白云苍狗,变幻无穷,逝者如斯,人生易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这四句,乍一读似乎是话旧只开了头;稍咀嚼,确乎道尽种种往事。亲故重逢的欣喜,人生遭遇的甘苦,都在其中,也在不言中。它提到的,都是常人熟悉的;它不说的,也都是容易想到的。

末联归结到话别,其实也是话旧。聚散匆匆,人生无定,今夕相聚,明朝又将分手。明天一清早,诗人又将孤零零地乘船离别了。想起那黄河边,桥头下,亲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又要见到当年离别的一幕,真叫人愁杀!相逢重别的新愁,其实是勾起往事的旧愁;明朝饯别的苦酒,怎比今晚欢聚的快酒;“那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句中“愁见”两字,将诗人惜别之意尽情托出。所以送别不如不送,是谓“愁见”。这两句结束了话旧,也等于在告别,有不尽惜别之情,有人生坎坷的感慨。从“酒初醒”起,到“酒幔青”结,在重逢和再别之间,在欢饮和苦酒之间,这一夜的话旧,也是清醒地回顾他们的人生经历。

夏夜最美一首诗(夜合花开无处话凄凉)(4)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亲切自然。诗中语言朴素,真如对床夜语,闲话家常,朴素中自有一番真趣。司空图《诗品》论“自然”一格时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又说:“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其意大抵谓一依自然,无须雕饰。如出自纯情自然,固有不夺之美,若感情单薄而欲假修饰以成章,纵使雕绘满目,终如剪彩为花,而生气皆绝。看诗中“夜合花开香满庭”句,浅而不浮,艳而不俗,无待修饰而韵味天成。夜合花开,紧扣诗题“夏夜”,令人浑然不觉。花香满庭,透入帘幕。人未出户,已知香气的浓郁程度。再看“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两句,信手拈来,自然妙对,绝不露斧凿痕迹。

前人说,“自然则当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叔向此诗,大约可以当之。

夏夜最美一首诗(夜合花开无处话凄凉)(5)

【感谢关注,感激阅读,欢迎参评、转发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