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22日,一代才女萧红逝世,年仅31岁。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其著作颇丰,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笔者也大致回顾下萧红的传奇一生。

萧红作家简介(历史上的今天作家萧红逝世)(1)

萧红资料图

萧红,本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的呼兰县的一个乡绅家庭,其父亲待人严肃且不苟言笑,所以幼时她与其祖父张维禎关系最为亲密,张维禎对萧红的教育有启蒙作用,在萧红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其朗诵古籍《千家诗》,1921年萧红进入龙王庙小学学习,1927年萧红考到了位于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萧红中学)就读,萧红在学校期间展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她对新派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痴迷当时鲁迅和茅盾的文章,其撰写的散文经常在学校的壁报出现,而且哈尔滨这座新潮的城市对萧红的人生观和价值有很大的冲击。

萧红作家简介(历史上的今天作家萧红逝世)(2)

1940年萧红在香港

1930年,萧红毕业后回到家却发现她冷漠的父亲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许配给了军阀的儿子汪恩甲,萧红为抗婚离家出走,此时她不满20岁,后来她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学习。后来又多次往返北平和哈尔滨之间,1931年,萧红和汪恩甲彻底解除婚约,并结识了萧军。

萧红作家简介(历史上的今天作家萧红逝世)(3)

1937年,萧红萧军与友人合影

1932年4月,萧红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正式走上文学的道路。1933年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 跋涉 》自费在哈尔滨出版,并受到文学界的肯定。1934年萧红完成其成名作《生死场》。萧红在文坛正式成名是在1935年的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作品出版后在文坛上引发轰动,萧红一举成名。1938年1月,应李公朴的邀请,萧红任教于山西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2月,萧红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西安。在西安,萧红与萧军分手。

萧红作家简介(历史上的今天作家萧红逝世)(4)

萧红与鲁迅家人在上海虹桥万国公墓祭奠鲁迅先生

1938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回武汉同居,5月,两人结婚。婚后的萧红生活并不顺利,后来他们来到重庆,因为在码头跌跤,萧红流产。1940年春,萧红和端木蕻良来到香港,萧红的身体也变得很虚弱,在如此困境下萧红依旧勤奋地写作,她写完了 “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长篇小说《马伯乐》。1942年的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 香港 ,年仅31岁。

纵观萧红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的抒情文体和讽刺文体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著名学者林贤治曾这样评价萧红: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

参考文献:

《萧红小说文体的贡献与局限》赵玲玲

《萧红研究中的矛盾与解决》高雪杰

文/袁立聪 审/任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