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从分离那一刻就一言难尽。

这一言难尽的根源不在克什米尔,也在克什米尔貌似矛盾,却也自洽。

那么为何要这样说?为何这两个国家一直争夺克什米尔咧?今天就说道说道这个问题。

关于印度,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国家很拉胯,关于巴基斯坦,第一印象则是巴铁。

一个拉胯,一个巴铁,属于两个标签。

但真要说的话,他们的产生,归因于一个国家那就是曾经的带英,他们后续的问题也源自带英。要不是带英的刻意为之,这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1)

(克什米尔)

一:克什米尔和英国做派。

克什米尔曾经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个土邦,这个土邦面积达到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1036万人之多(现在),境内最著名的景点是喜马拉雅山。

将世界最高峰当做景点,克什米尔无疑有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般有了战略地位的地方,都值得重视!

这不,英国人分治英属印度的时候,就特意将克什米尔弄成了争议区域,让克什米尔人决定自己国家的前途。

简言之,英国人对他们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哈,是独立建国还是归属印度或者巴基斯坦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不干涉。

英国的不干涉等于最大的干涉,因为克什米尔的土邦领主们习惯了长期听话的状态,听英国人的话,是他们长久养成的习惯,这一下没可以听的话了,难免就陷入了迷糊。

迷糊来,迷糊去,他们就犹豫了很久,一直没有回话。

当时英国撤离印度比较急切,就没等克什米尔领主的回话,自顾自地撤退了。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2)

(分治)

这下,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英国人走后,克什米尔领主们一看,英国靠不上了,在寻思了自己的本事之后,就否决了独立的建国方案,开始寻思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

当一个问题成了多选题,就会出现矛盾和纷争,克什米尔问题也是如此。

底层老百姓,大部分都是穆斯林教徒,因为宗教影响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上层领主们,都是印度教的虔诚教徒,他们当然更喜欢印度教为主的印度。

上下层纠缠了,拉扯了也让印巴两国坐不住了。

他们一个高呼支持民众,说克什米尔是自己的,一个讲领主为大,说克什米尔是自己的。

两方谈不好,就只能派兵呗,于是就打了一架,然后分别占领了克什米尔的一部分。

此后数十年就在哪里牵扯不清。

这就是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何在?我们继续看!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3)

(印度风光)

二:争端的逻辑。

所有的争端,除了领土和人口之外,往往还有政治格局的诉求在内。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也是如此。

按照印度人的野望,自己是英国人在印度的天然继承者,不仅克什米尔是自己的,就连巴基斯坦他都希望是自己的,印度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统南亚的唯一大国,这是印度建国之后,一直追求的目标。

以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印度对于周边的小国,可谓是非常的厚道。

锡金没了,不丹成了印度保护国,尼泊尔头比较铁,硬骨头吞不下,斯里兰卡想过,但是不好下手,至于巴基斯坦,那也是弄得对象。

印度的咄咄逼人,让巴基斯坦深感威胁。

原因无他,自己可是独立国家,还是英国主导下建立的独立国家,跟印度地位平等。

而且宗教不同,信仰不同,凭啥要听你的被你窥伺?

更何况,印度人不吃牛肉,巴基斯坦人爱吃牛肉,这两拨人要是真在一个国家,光一个吃牛肉的问题都无法协调。

两方矛盾就这样日积月累,成了难解的问题。

进而围绕克什米尔开始了一轮轮战争。

这些战争从哪个时候开始,我们继续看!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4)

(摆不平的牛)

三:两次战败的过往。

印度独立之后,一直有个大国梦,就和不少足球运动员的儿皇梦一样,深入印度心中,植入这个梦想的就是印度最牛的总理尼赫鲁。

按照尼赫鲁的野心,大印度联邦应该是不逊色与世界两级的重要力量,就连世界屋脊他们也想染指。

这野心的诉求,让尼赫鲁不断付出行动。

刚刚独立实力不够的时候,他就通过宣传“不结盟运动”,拉拢了不少新独立的国家,组了一个团,壮大自己的声势。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5)

(尼赫鲁的大国梦)

这一轮操作之后,印度的声势是有了,离尼赫鲁所言的有声有色大国,貌似也更近了,还获得了美国和苏联的关注。

在美苏共同关注之下,印度人将左右逢源发挥到了极致,成了两强的心头好。

成了两强心头好的印度不可遏制地膨胀了起来,进而产生了我也是强国的幻觉,开始在我们附近不断搞事情。

弄得不堪其扰的我们,不断协调谈判,但头铁的尼赫鲁不为所动,反而在1962年10月叫嚣不断。

最后的结果,国人耳熟能详,一轮铁拳出击后,曾经说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印度,被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无数新德里权贵纷纷准备跑路。

战败让拥有大国雄心的尼赫鲁羞愧无比,在安排好女儿的前途问题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郁郁而终的尼赫鲁走了,但印度的大国心依旧。

北方邻居太强了惹不起,要不捏下软羊羊,于是就将斗争的目光盯上了巴基斯坦。

1965年8月初,印度通过挑衅,借口克什米尔游击队的进攻,主动发起了第二次印巴战争。

这是印巴分治之后的第二次战争,上一次两国在克什米尔大打出手分了克什米尔,这一次印度人踌躇满志地要打完上一次没打完的仗!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6)

(第二次印巴战争)

眼见印度欺人太甚,巴基斯坦正规军在8月14日加入战场,跟印度争锋相对。

印度军队一看,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在9月6日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进攻,占据了不少巴方控制的山岭。

印度进攻顺利,巴方也组织了反击,在飞机坦克配合之下,一轮突击后,突破了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印度军队遭遇重创!

吃了亏的印度人,一看形势不对就在联合国的调解之下,在9月23日跟巴方达成了停火协议,次年又在苏联的斡旋之下,跟巴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

拉偏架的苏联,让巴基斯坦承诺,不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动用武力,以及互不干涉对方内政。

印度又败了,印度的大国雄心,遭遇了接连两次的挫败,难受之情可以想见。

难受之后的印度,不甘于失败,很是卧薪尝胆了一番,一直等待机会报复巴基斯坦。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7)

(嘚瑟的印度人)

四:东巴独立,印度难得的胜利。

蛰伏了数年之后,印度终于等来了难得的机会,这机会就是,在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族长穆吉布·拉赫曼居然宣布东巴要独立。

巴基斯坦一看当然要镇压啊!

敌人在内忧,印度毫不犹豫的参与了干涉事件,在苏联的帮扶之下,马不停蹄的上了战场。

这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发生时间则是1971年12月。

气势汹汹的印度人,秉持大国雄风,借助巴基斯坦内忧很是风光了一把,将战争打成了一边倒,就在印度咄咄逼人的时候,来自北方的声音出现了,印度改变了一口吞的野心,开始了和谈的节奏,分身乏术的巴基斯坦办法不多,只能认怂,无奈的接受了孟加拉独立。

不仅丢了东巴,印度还在巴基斯坦身上割肉,夺走了巴基斯坦2240平方公里的领土,弄得巴基斯坦那个狠啊,简直罄竹难书。

可形势比人强,印度本就比巴基斯坦国力强,打不赢也正常。

自此以后,两方的实力开始失衡,印度的野心也随着战争的胜利越来越膨胀。

于是,在干了一次巴基斯坦之后,印度又吞了小国锡金,至于方式则很有印度风范。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8)

(人多力量大)

印度仗着自己人多,通过开放边境条约,送了大量印度人去锡金。

随后又以保护锡金安全为由,渗透控制锡金,谁是安全最大的威胁,明眼人都知道!在完成这一切之后,印度又鼓动通过公投的方式,进行投票,让大量印度人帮忙选举,用一场兵不血刃的方式,完成了占领。

谁说印度人不聪明,这骆驼兵法不是玩得很溜吗?

这一轮操作之后,1974年9月,印度通过了《印度宪法修正案》,让锡金成了印度一部分,还在印度两院有了席位,次年2月3日,悲催的锡金国王失去了军队被软禁,然后锡金没了。

二战后的世界,还能完成国家吞并,印度也算开了历史先河。

随后的岁月,印度依旧不改扩张本性,指望通过吞并锡金的办法对不丹动手,最后遭遇了大国阻击,也避免了不丹的悲剧。

不甘心的印度,还先后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动手,但都没有得手。

这一切看下去,可知,印度虽然战斗力不咋地,但在南亚却是一等一的强手!

巴基斯坦跟我们的关系,就跟印度的威胁有很深关系。

最后这铁一样的友谊,在长久的维系下成了莫逆的关系。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9)

(恒河水说不尽印度)

尾声:

印度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在我们国内一直都不明确。

不少人都拿印度当笑话,其实印度还是很强的。

恒河水孕育下的印度人,有着百毒不侵的体质,有着苦中作乐的豁达,有着忍受种姓的坚毅,有着把女人不当人的笑脸。

这是一个奇葩的国度,也是一个有潜力的国度,更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国度,因为很有味道!

克什米尔之争,其实是弱势的巴基斯坦跟强势的印度对抗的必然,因为印度的野心一直很大,大国梦始终存续,就算没有克什米尔,印巴关系也不会好。

印巴在克什米尔相互渗透(印巴争夺克什米尔)(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