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汐在北大校门口拍摄毕业照,笑容灿烂,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北大学霸的表演?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北大学霸的表演(被女团淘汰的北大学霸)

北大学霸的表演

李丞汐在北大校门口拍摄毕业照,笑容灿烂。

身形纤细的李丞汐站在圆形舞台的中心,穿着一套墨蓝色的丝绸质服装,衣服上点缀了碎钻,看起来仙气又飘逸。

这是《创造营2020》第一次现场录制舞台,背景灯如同夜空中的星星闪着光,空间设计得像是绽放的花朵。14片巨大花瓣装置散发着粉紫色光芒。

李丞汐表现得收放自如,在极具节奏和律动感的《Rushing Back》伴奏中,折叠腿,倒立等舞蹈动作她完成得如行云流水,卡点准确,台下传来阵阵惊呼。

17天后,第一次顺位排名发布,李丞汐在101人中位列75,面临淘汰。对于曾经的高考第一、职场精英来说,这是她从小到大拿过的最低成绩。

1入营

李丞汐看到《创造营2020》的学员招募信息时,正坐在家里客厅看电影,盯着手机屏幕,她感觉看到了一个机会。影视寒冬下戏不多;综艺制作周期短;《创造营》观众量大;她觉得自己必须去争取一下。

过程是曲折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只参加了在北京的第一轮现场面试,后面几轮她在家乡借了舞蹈机构的排练厅,录视频发给节目组。她心里七上八下的,老琢磨自己有没有表现好,是不是别人想要的。

2020年1月,李丞汐接到了节目组的电话,经过两个月左右的选拔,她被敲定作为唯一个人学员参加《创造营2020》。悬着的心放下了,新的一年,有了个好的开始。

节目开始录制的两周前,导演组和她商量,为了能有更好的镜头表现,她改了自己原本准备好的一支现代舞。李丞汐没有系统接受过练习生唱跳训练,准备创造营亮相的舞蹈展示时,她在深圳的酒店隔离,就在自己房间里从早到晚练。

第一次正式录制节目,灯光亮起,李丞汐看见围坐在舞台周围的另外100个女孩,她们漂亮,有活力,眼睛里闪烁着对舞台的渴望。她的斗志被点燃了。

李丞汐在主题曲考核任务中第一个举手申请,从“3天班”调入了“1天班”,不同于其他练习生的求稳心态,“敢,我有光芒万丈”更像是李丞汐的精神口号。24小时里,顺歌词、分段唱、记动作、抠细节,中间她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

从事演艺行业的好友张北当初在和李丞汐讨论面试准备时,提议她可以来段rap(说唱)。没想到李丞汐第一次公演真的选择了freestyle rap(自由说唱)。张北倍感惊讶,他知道李丞汐完全没有接触过说唱,“她在不断制造惊喜。”

入营之后,李丞汐对练习生的看法有了改变,“之前觉得一定要专业实力过硬,后来发现吸引人的点在于这个人整体性格魅力和特质够不够鲜明。”想被观众看到,她需要展示出自己的更多面。

第一次顺位排名发布,李丞汐位列75,面临淘汰,后因旁听生赛制被救回,仍止步于第二次公演舞台。

离开那天,深圳飘着毛毛雨。前一天晚上她去了楼下房间参与女孩们的夜聊,玩游戏、吃夜宵,早上5点多回到自己房间收拾东西,拉开床帘才发现朋友们正坐在房间里等待和她告别。7点多选管喊她,她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两个行李箱,在朋友的目光中上了等在城堡外的车,隔着车窗,她向朋友挥了挥手,结束了两个月的创造营生活。

2种子

李丞汐(原名曾霜旖)出生于福建,小时候她听到音乐就会站在沙发上蹦蹦跳跳。6岁的时候,妈妈送她去了工人俱乐部开始学习中国舞。

李丞汐喜欢跳舞。其他小朋友好动坐不住,她却能在压腿,下叉,划圈等舞蹈基本功练习中静得下心,乐在其中。有段时间受限于家里经济条件,母亲抱着她,用商量语气跟她说可不可以暂停舞蹈学习,她点头了,心里是难过的。小孩子总是对长大充满幻想,从记事起,挂在她嘴边的除了以后要上清华、北大,还有要登上舞台唱唱跳跳。小学的时候,她站在舞台上跳芭蕾,穿着一袭洁白的舞裙,表演了独舞《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演出后去影楼拍的纪念照,至今还挂在家里的墙上。

在高中校友包立的眼里,李丞汐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上了高中,李丞汐除了正常的学习外,指挥歌咏比赛,策划成人礼,成绩照样没落下。包立至今记得高一正值军训,李丞汐站在讲台上竞选班长,说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是班长时,眼神和姿态中透露的气场,“有领导力”。

高二的时候李丞汐决定去考清华的舞蹈特长生。高三上学期,一周3次的舞蹈课变成4到5次,她需要更多时间去练习。这年冬天,母亲陪着她一起去了北京。

进入清华大学考场后,参加考试的前提是学生通过身高测量,女生达到163cm及以上的身高。她回忆,在考场老师摁着脚后跟的测量下,她离163cm的标准值相差了零点几厘米,这意味着她无缘考试。同组的另一个女孩子也因为身高不达标站在考场里哭了起来,李丞汐当着考官的面走过去安慰她,“不要哭,咱有本事回去裸考考上来。”

特长生考试结束后回到学校的日子并不轻松,大家对她的期待很高,压力像潮水般阵阵涌过来,湿热的空气里,李丞汐坐在教室里独自做题时,也会自责之前花在课业上的时间少了。

高考时,李丞汐提前到达考场外等候,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小插曲发生在答数学最后一道填空题的时候,她思绪卡住了,有些慌神。李丞汐放下笔做了个深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

高考完的晚上,她和母亲一起去了餐厅吃饭庆祝。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夹杂着李丞汐过去的情绪与压力,一并消弭在夏夜的风里。

3选择

2013年,李丞汐以高考理科669分成为福鼎市理科“裸分”最高的理科第一,在福建全省排名24,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四年后的毕业季,李丞汐穿着学士服,站在北大校门前拍了毕业照,而后跃入人海,回到南方。

2017年收到offer后,李丞汐去了香港中环的一家公司从事金融工作,后来辞职去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和同事们商定方案,见客户,开讨论会成为了她的生活常态,下班回到家,面对空荡荡的房子,也会觉得孤独,至于像大学时期的舞蹈训练和表演,她已经一年多没再碰过了。

2018年,她决定转身投入演艺领域,23岁的年纪,“再不去,可能真的来不及了。”那个时刻她觉得放在心里很久的东西被点燃了。2018年10月,她更新朋友圈动态:“李丞汐,我的新名字。祝各位晚安。”一个带着晚潮意味的名字,一段全新的开始。

转行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收入不固定了。从2018年开始,"寒冬"成了影视行业的最热词,资本退潮、税改令、限薪令、台网审查标准统一、平台限价等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整个行业剧烈震荡。

寒冬下,李丞汐看着同伴们一个个挣扎着最后选择离开,没有人知道春天什么时候来。李丞汐的朋友圈时常出现“无戏可拍”“转行”“结婚”等字眼,多来自于演员朋友对于行业大环境的调侃或抱怨。

参加创造营后,“李丞汐是高考理科第一”的话题很快在网上发酵,像石头投进湖里,一下子溅起了水花。视频中她大方站在舞台中间,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笑得很有亲和力。

北大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国人对高等学府的向往,有评论说,“很难把北大和偶像女团联系起来。”

对于演员的执念,从萌芽到下决心,一直推动李丞汐往前走的,是自己反复确认过的热爱。为了赶往剧组筹备处试戏,她坐在车上匆匆啃个面包就是一顿饭。面对一个小项目,也认真对待机会,连台词本上写的电话号码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导演又惊又喜,虽然只是一串假数字,“她是试戏者中第一个细致到这种地步的。”

包立在《创造营2020》节目中看到李丞汐并不觉得意外,李丞汐有姣好的容貌和成熟台风,走向娱乐圈也是情理之中。“但北大学霸被首轮淘汰,未免不是压力。”包立说道。

好友张北说起李丞汐的转行,心里也有些许惋惜,高学历,好工作,她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却选择一条路走到底。

《创造营2020》节目第一期播出的时候,张北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站在舞台上的李丞汐,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从一颗种子成长到在舞台上被一小部分人看到了。”张北心底里有种说不清的情绪,酸酸甜甜的。

“成团之夜”直播前,妆发完毕的李丞汐坐在学员休息室,对“当年你们班的高考第一,现在怎么样了”的问题发表了知乎回答。李丞汐的第一次自我解构,关于梦想和现实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她简短回顾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写的时候李丞汐心里有点紧张,在手机上写好后,她自己读了好几遍不放心,又给张北看了看,点了提交回答。李丞汐对“当年你们班的高考第一,现在怎么样了”发表知乎回答。

6个小时后,李丞汐最后一次站在《创造营2020》舞台上,看着灯光亮起又熄灭。她和其他100个女孩一起,告别了夏日里又一场女团选秀。文图据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