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一名来自上海的退休厅级干部带着一大家子人驱车来到了山东沂蒙山区,找到了一名已经垂垂老矣的哑巴老妇人,当场就跪下大哭,连叫了几声“娘”。许多人都很奇怪,这位老妇人的子女大家都认识,什么时候又多出了一个儿子呢?那么这名干部为什么对老妇人如此感激呢?老妇人当初又做了什么呢?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1)

1911年,山东沂蒙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中,一个女婴降生了,这名女婴后来被取名为明德英。这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清朝的腐朽统治被推翻。但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温饱奔波,能吃上一口饱饭就是幸福的事情了。明德英家也是如此,因为家境贫寒,明德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身体十分虚弱。

明德英的生活也十分不幸,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两岁那年,明德英还发了一场高烧。其实这种病当时也能治,但治病的费用无疑是高昂的。而明德英家平常连饭都吃不饱,又哪来的钱给明德英治病呢,只能祈祷着明德英的病能自己好起来。最终明德英的烧退了,却也烧坏了听觉神经,后来还丧失了语言功能,幼小的明德英就这么不幸成为了聋哑人。

但明德英虽然不幸,却也十分坚强。她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从小就帮地主家干活,但因为是聋哑人,交流不便,地主家毫无怜悯之心,把她当奴仆使唤。明德英屡次受到地主家的欺辱,但她却不卑不亢,依然保持着尊严。并且明德英在逆境中依然拥有着善良的品质,经常帮助周围苦难的父老乡亲,甚至还救下过落水儿童。

在那个年代,出于“传宗接代”的考虑,人们结婚都很早,尤其是女性。在当时的农村地区,很多女性十三四岁就要考虑婚事,十五六岁就结婚了。但明德英因为自身家境贫寒,还有残疾,始终没能结婚。直到20岁那年,才终于在邻居的介绍下说了一门婚事,对象就是村里的另一名贫困户李开田。

李开田比明德英大了整整十岁,同样也是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没能结婚,他没田地,没积蓄,甚至连房子都没有,跟明德英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最终两人结婚,好心地村长见他们俩的生活没有着落,便给他们找了一份看坟的工作。这份工作被许多人认为“不吉利”,都不愿意去,因此最终给了明德英和李开田。

虽然每天对着墓地确实让人难受,但这好歹也有一份收入,并且他们还因此得到了墓地旁边的一小块地,得以在这里安家,因此两人也很知足了。于是两人就这么在墓地旁建了个草屋,种了些庄稼,就这么定居了下来,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眼看生活有了些起色,但就在二人以为这种平静的生活能够一直继续下去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种平静:日本鬼子打过来了。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2)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七七事变,此后从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入侵中国。7月底,北平、天津沦陷,此后日本又占领河北,并向山东进军。由于山东军阀韩复榘不战而逃,日军轻松占领了山东北部的许多城市。1938年初,日军又将战火烧到了山东南部,其中就包括明德英所在的沂蒙山区在内。

此时韩复榘已经被枪毙,山东南部的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938年春,日军大举进攻临沂。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巷战,多次重创日军,取得了“临沂大捷”,很好地配合了台儿庄战役。尽管临沂最终在日军夹攻之下失守,却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3)

而在此期间,八路军也挺进了沂蒙山区,在这里建立了多个敌后根据地,组建了十几支游击队,并在李庄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此后日军又对八路军进行了大规模“围剿”,八路军则与日军斗智斗勇,化整为零,不断袭扰日军。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生活在沂蒙山区的明德英看到了日军的残忍暴虐,也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奋起抗战。她朴素的爱国热情也被激活了,跟着村里的人一起成为了八路军的支持者,经常为八路军提供情报和物资。由于沂蒙山区的民众对八路军十分热情,因此这里的沂南县就成为了我党的中心根据地之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及省政府等重要机构都设立在这里。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也对这里极为关注,屡次发起“扫荡”。1941年冬,日军试图发起“斩首行动”,通过打击八路军在山东的指挥中心来摧毁山东的抗日活动。大批日伪军包围了位于沂南牧马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各个部队只能分散突围。

这天,明德英正在门前喂孩子,突然发现一个衣衫破烂,浑身是血的少年跌跌撞撞地来到了门前,随后就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识。明德英此前已经见过八路军,看到这少年的装束,也认出来了这肯定是八路军。她没有犹豫,立即把这少年抱进了屋里,然后又回到门口继续喂孩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她也看到了,有日本鬼子正在向自己走来。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4)

日本鬼子走近后,没看到有之前追杀的小八路的影子,便要进屋搜查。明德英说不了话,只能对着日本鬼子一同比划,日本鬼子可能是没看懂,于是不管那么多,直接闯进了屋子里搜查。不过明德英把小八路藏得很好,日本鬼子什么都没有搜到,再加上他也不确定小八路就在这里,便匆匆离开,又去搜索别的地方了。

见到日本鬼子走远,明德英重新来到小八路身旁,检查他的情况。只见小八路身上都是血迹,明显是身受重伤。明德英此前也从八路军口中知道了一些紧急护理的知识,便赶紧为小八路包扎,终于止住了小八路的血。但问题还没解决,小八路由于此前伤势太重,已经出现了缺水休克的症状,可家里又已经没水了,情况紧急,也来不及去村里取水了,怎么办呢?

此时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也已经回来了,明德英便向李开田打出手势,表示希望能用乳汁喂这名小八路喝。正好此时明德英处于哺乳期,乳汁比较多,既能为小八路提供水,还能给他补充营养。

见到此情此景,李开田没有犹豫,他跟明德英夫妻多年,早就熟悉了明德英的各种手势,懂得了明德英的意思。于是李开田便同意了明德英的想法。明德英随后便给这名小八路喂了乳汁,小八路终于醒了。后来小八路又在明德英家休养了半个多月,李开田和明德英为他打野鸡,摘野菜,尽可能补充他的营养,终于让小八路得以伤愈归队。不过可惜这名小八路归队之后就和明德英一家失去了联系,可能是因为在战斗中牺牲了,也可能是被调到了别的部队,从而离开了沂蒙山区。

但这并不是明德英唯一的一次救人经历。1943年的一天,明德英听到院子里有奇怪的声响,便抄起一根棍子紧张地出来看。因为这时候鬼子和伪军经常来“扫荡”,附近的土匪有时也会来骚扰,因此老百姓一般都很警觉。不过明德英到了院子之后放下心来,原来回来的正是自己的丈夫李开田,但他背上还背着一个满身是血的少年。

原来,此前日军又对我党的沂蒙根据地发动了一次围剿,这名少年当时是看护员,勉强逃脱了日军的追捕,但自己也身受重伤,好不容易走到了一片树林,便支撑不住,倒下了。李开田当时在树林中打猎,就看见了这名倒下的少年。此前他们已经帮助过八路军很多次,这次自然也毫不犹豫,二话不说就将小战士背回了家里。

尽管明德英和李开田自己也很贫穷,他们还是为小战士找来了一些药品,并尽可能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小战士,帮助他恢复体力。在此期间日军再次上门搜捕,也被李开田巧妙骗过。李开田声称这小战士是跟自己一起打猎的亲戚,因为在打猎过程中受伤而在这里休养。日军本来对一个普通战士就不太关注,见状就走了。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5)

此后这名小战士逐渐恢复了意识,告诉明德英和李开田二人自己叫庄新民,并说自己未来一定会回来报恩。庄新民也在明德英这里休养了半个多月,身体恢复后便归队了,明德英把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几袋干粮交给了庄新民,还为他缝了几双新鞋,庄新民感动得泪流满面。此后,明德英和李开田又多次帮助过八路军,直到抗战胜利。明德英的英勇举动让她赢得了“红嫂”的称号。

但抗战结束后不久,解放战争就爆发了。由于长期战乱,庄新民无法马上回沂蒙山区去报恩,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终于找到了机会。但沂蒙山区地形复杂,村子又有很多,那个年代也没有卫星定位系统,庄新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那个村子获救的。他只能凭着记忆一遍一遍地搜寻,想要报答自己的“哑妈妈”。直到1955年,通过战友给的线索,庄新民才终于找到了明德英和李开田。

庄新民当即提出要带明德英一家去自己的驻地居住,生活也能好一点。但明德英舍不得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又害怕给庄新民添麻烦,便婉拒了。最终二人交换了联系方式,此后庄新民经常给明德英写信,并给他们家寄东西。

到了1985年,庄新民自己也垂垂老矣,感觉可能能够报恩的日子也所剩不多了,便带着一家老小再次来到沂蒙山区,一再请求明德英一家去上海居住,但明德英只是让丈夫去上海住了一年时间,自己却一直留在沂蒙山区,直到后来病重,才进入城里的医院治疗。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受伤战士(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小战士)(6)

1995年,明德英去世了,庄新民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后来庄新民也去世了,但直到弥留之际,他还在叮嘱自己的子女不要忘了明德英一家的救命之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明德英与庄新民之间的故事既体现了军民鱼水情,也是对报恩精神的最好体现。而在战争年代,像明德英那样为了抗战而奉献的英雄还有很多,只不过许多人都没有留下姓名,但这些无名英雄一样值得我们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