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这也是一种体验,最好想办法请一段长假先试试水,如果感觉可以,再辞职如果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可以试试停薪留职这条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想上班只想捡垃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不想上班只想捡垃圾(想去要饭和捡垃圾)

不想上班只想捡垃圾

挺好的。

这也是一种体验,最好想办法请一段长假先试试水,如果感觉可以,再辞职。如果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可以试试停薪留职这条路。

如果是我,大概的计划是:

1.暂时不要和家人说,每天上班时间正常出去,坐公交到城市别的区域,换工作服(不要太脏,否则容易被保安驱赶),戴好帽子(确保不容易被认出来),准备好工具(长夹钳、麻袋、绳子)再开工。

2.优先去商业街的背街,瓶子多、人流量也不小,保安管理没那么严(当然竞争对手也可能比较多,说不定还有地盘划分,最好是先踩点,别惹事,我们不是强龙,也不是地头蛇,而是要饭的)

3.重点找垃圾桶,比较省事,瓶子要分类装,拉罐更值钱,然后是普通塑料瓶。至于纸板、废铁这些一般就别想了。

4.捡累了可以就地休息,把告示牌、二维码亮出来(兴许有好心人没带现金呢),刚刚捡到的一堆瓶子罐子就是已经在自食其力的最好证明。鄙视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什么骑行钱包被偷、什么迷路求吃饭、放个书包装学生的、装病的,都是骗子,根本不配乞讨。

5.有才艺的可以在地下通道等区域展示,钢琴太重、吉他太大,萨克斯太沉,小提琴太难,尤克里里上手最快,还方便携带,琴盒打开还能装零钱。二胡、芦笙、笛、箫、古筝琵琶都过时了,大家不太感兴趣。当然如果长相清奇,可以试试冬不拉、马头琴,也许遇到保安、竞争对手之类的时候能减少一些麻烦。

6.要是连才艺都没有,可以试试扮成铜人、cosplay等等,不过道具不太好带,无法无缝切换捡垃圾模式。

睡觉了,如果有人看,后续再更。

补更:

7.捡垃圾还有个好地方:公交站、地铁站,尤其是地铁进站口的垃圾桶,因为很多城市地铁不让带饮料,很多人都会提前把瓶子扔在进站口的垃圾桶里面。

8.口渴了怎么办?

星巴克的客人要白水的可以免费提供,所以只要衣服干净一点,尽快找一家最近的星巴克开口,台词我都拟好了:“能给我一杯温水吗?谢谢!”(已亲测可用,店员会用星巴克的纸杯倒一杯给你,喝完水这杯子还能装零钱)

9.关于在外过夜。。。

既然是出来流浪,那么在外过夜难免。夏天还好,选一个远离河岸、树林的地方就行,相信大家都不会太喜欢有蚊子跟着。如果是冬天,形势就相当严峻了,虽然没有了蚊子,但即使是成都这样的区域,寒夜也是待不住人的。我观察过,流浪者们通常选择墙角过夜。至于为什么他们不去有空调的银行自助区、地铁、商场等位置,也许是监控里的保安看到了会警告驱逐吧。还是那句话,只要保持形象干净,身上不要有异味,机会会多一些,也许还可以试试到24小时肯德基之类的地方过夜。

⭐10.关于保持卫生⭐

非常重要,要饭也要看颜值的。城市通常有公共卫生间,洗手液、擦手纸免费,洗头洗脸甚至洗澡洗衣服问题都不算大,部分高端一点的商场甚至有热水供应,洗完可以直接用干手器吹干。

11.吃饭的好地方

我推荐宜家,进去之后先去卫生间洗手,然后直接去自助收盘子的地方,站传送带边等着取自助餐就好了。完整的蛋糕、几乎没动的肉/蔬菜丸子、无限续杯的饮料、整个的鸡腿鸡翅烤串……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哟。去之前可以带一两个空瓶子装饮料,糖水是饥渴旅人的补给站。

12.关于安全

刚刚推荐的宜家、大型商场之类的地方不要天天去,每次进出尽量不要走同一个门,避免被保安记住,一旦上了黑名单,基本上分分钟就会有保安架你出去。很多地方是有人脸追踪系统的,一旦被保安记住,他们会在后台给你打上相应的标签,只要你任何时间出现在监控范围内,中控室马上就会有报警提示(别以为遮脸就没事了,步态识别了解一下)。因此,千万不要试图小偷小摸,《石灰吟》中说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既然都有那么大的勇气毅力去流浪,可不能坏了名声。

13.交通——可以作为流浪的一个终极理想

流浪通勤通常以公交为主,常在公交站捡垃圾,捡到公交卡的概率还是不小的。不用有道德负担,大部分人是不会找的,用完的卡不要丢,裹上面包糠炸——哦不,等污染天气的时候仍然是可以享受免费政策的,没有公交卡还可以搭讪,脸皮厚点请人帮刷卡。

流浪的日子也许会有厌倦无聊,必须给自己找到生存的意义,不妨这样吧。先试着坐遍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路。腻了,攒够钱,再一路换乘公交,到另一个城市流浪。

按照人文主义者观点,知识=体验×敏感性;人活着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感觉,活在当下,体验生命的过程。在流浪的过程中,如果你够敏感,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尝尽世态炎凉,人生百味。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而人生最后的结局又是死亡,所以说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

借用吟游诗人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简·拉基·次德

没事的时候

无聊的时候

想的时候

到一个地方

不一样的地方

不相同的地方

到这个地方来

可以瞧一瞧

不一样的地方

不相同的地方

很多,很多……

————————

居然有这么多人追更,今天难得有空,就谈谈能力建设吧。

有道是一理通百理明,根据观察调研,要饭不是穿件破衣服,把盒子往地上一放,就坐等天上掉钱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要饭捡垃圾首先要具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和送外卖、开出租一样,需要知道哪条路线有潜力,哪个时段人流量比较大,哪个时段是就餐、喝水的时间,合理规划自己的路线,有助于提升效率。比较典型的知识包括图论与几何拓扑知识中的欧拉回路等。

其次是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如何与金主沟通有时候也甚为重要,流浪不是流氓,强拿硬要绝对不招人喜欢,有时还会招来祸事。因此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把握好薅羊毛的度,才能长久生存,比较典型的是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理论等

再次,需要创新能力、抗压能力,有时候还需要危机处理能力,有个6、70岁的夫妇初创团队,据我观察基本是每周一下午在地铁口吹芦笙,开始还有人围观,生意不错,但过不多久就没什么人关注了,因为每周同一时间下班进出同一个地铁口的,大概率是同一波人,多几次就熟视无睹了。其实他们可以考虑换个地方、换个时段,或者换种乐器,也许效果会更好……危机处理(待续)。

如果有了自己的团队(比如成立了流浪兄弟组合),还需要团队管理能力(当然既然有了团队,流浪就失去了精神气,变得索然无味了),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