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意为花言巧语,伪装和善,以讨好别人,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该句揭示了透过外表考察品质的重要原则,对于做人处世很有指导意义。

巧言令色循规蹈矩(巧言令色鲜矣仁)(1)

能说会道、和善逢迎、善易其色,因给人印象好,办事吃得开、吃得香,堪称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象征。颇谙此道者,颇得社会青睐。不谙此道者,颇受外界歧视,屡屡遭遇挫折,常常悔恨交加,纷纷培训培养。巧言令色,成为社会推崇和人的追求,甚至成为做人处世的必修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毋庸置疑,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巧言令色是被当作进步事物而推崇和追求的。在人们看来,巧言令色几近德才兼备。而孔子的话,以深邃的洞察和精髓的定理,坚决否定了巧言令色的仁德良性,给了这种现象以强烈批判和强力重击,给人以彻底的警醒。

巧言令色循规蹈矩(巧言令色鲜矣仁)(2)

之所以“巧言令色,鲜矣仁”,也许可归为动机失纯、措施失误、效果失德。为了博得别人好感,极尽巧言令色之能事,属于弃内求外、颠倒本末、抛却根本的错误做法。一方面,以博得别人好感为重,背离了做人应以自己内心坦然为本;另一方面,巧言令色纯属表皮功夫,背离了修身成仁应下内心功夫。

人类进步,本该向仁。人看别人,无不重仁。修身处世,贵在为仁。一旦形成以巧言令色为推崇和追求的风气,就会使人类道德和社会良知距离仁德愈来愈远,危害愈来愈深、愈来愈广。吃得开、吃得香终会变为吃不开、吃苦头,追求进步的理想也终会得到扭曲。

巧言令色循规蹈矩(巧言令色鲜矣仁)(3)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深刻指明了一条追求进步的不良歧途,使识人和做人有了明确的禁戒和正确的方向。那就是,牢记巧言令色者鲜矣仁,深晓仁者大大不可巧言令色,要善于识破别人,努力做优自我。


#论语# #巧言令色# #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