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

(2)在甲图示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4)小红和小明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红提出把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水平向左拉木板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___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 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_____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η2 (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实验(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五)(1)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实验(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五)(2)

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实验(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