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众生以何为食(人天法与饿鬼行)(1)

请点上面雪歌仁宝齐免费订阅!

六道众生以何为食(人天法与饿鬼行)(2)

六道众生以何为食(人天法与饿鬼行)(3)

讲授|雪歌仁宝齐

六道众生以何为食(人天法与饿鬼行)(4)

《入行论》第八静虑品第125偈颂: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第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一百二十八、一百二十九这五个偈颂,就是讲重视自己的我爱执,和重视他人的爱他执,这两个对比谁比较好。

首先第一百二十五偈颂是从什么角度对比呢?我们对自己那种付出或者享受,比如说我们可能在金钱上或者是受用上,一个是自己享受,一个是给他人享受,这两个对比。

以我爱执来说,这个享受完全不给别人的,完全为自己,会用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是爱他执的话,就不会自己用,给他人用。所以在享受方面,我们对谁付出就有不同的结果。

这个部分如果有我爱执,就会造成让我们的心和行为像魔鬼一样。如果我们给他人享受的话,也就是以爱他的影响力来给他人享受,这时候我们的心和行为,都变成好像天人一样。所以这里讲一个是人天法,一个是饿鬼道。——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这是对比的。

比如说一个享受的东西,我们想,如果给别人的话,我怎么受用呢?我的享受就缺了。所以为自己的享受方面想,这个受用给自己,舍不得给人家,给了别人我享受什么?如果布施给别人的话,我自己没有享受。这种的心实际上和饿鬼一样的心,太自私的行为也和饿鬼一样。

然后另外一个,假设我们心里面想,如果我自己享受的话,这个东西没有给人家帮忙或者没有帮助到人家,人家没有享受到,心里面重视他人的享受,不是重视自己的享受。

重视他人享受的时候,这种心就是天人的心,也可以说那种利他的行为就是天人的行为,或者是佛菩萨的行为。所以说自享何所施,我自己把它用了,那别人用什么啊?或者别人享受什么啊?以这种担心的心态来利他的话,我们的心跟行为都会变成佛菩萨或者天人的法,“利他人天法”,就是这个意思。

六道众生以何为食(人天法与饿鬼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