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刚立秋就迎来了第一个民俗节日——中元节。不同地区习俗不同,一般大家都会在七月十四和十五这两天进行一些民俗活动,因此中元节也被称为“七月半”。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1)

中元节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家会进行祭祖、放灯、许愿等习俗活动。祈求庄稼丰收,日子平安顺利,来年有个好兆头。同时中元节还有一些饮食习俗和禁忌,老传统要沿袭,记得“吃3样,做2事”,快来了解一下吧!

“吃3样”

1、黑芝麻

一般中元节天气还比较炎热,暑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大家的胃口都不好。这时多吃点黑芝麻,可以补充夏季对身体的消耗,为秋天的打好基础。黑芝麻还被称为“平民的补品”,在这天食用也是寓意身体康健。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2)

黑芝麻常被用来做食物的点缀,含量过低。于是我给大家找到一款以黑芝麻为主要食材的糕点——七度方五黑糕。其中搭配了黑米、桑葚、黑枸杞等食材,经过合理的配比能够更好地激发黑芝麻中的营养,利于身体吸收。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3)

七度方五黑糕被分割大小均匀的方块状,刚好一口一块,外面裹了薄薄的糯米粉,吃的时候不容易脏手。入口软软糯糯,有了蜂蜜的调味,清甜不腻口,好吃营养没负担。

2、红枣

很多地方还有中元节吃红枣的风俗,我们的祖辈讲究“应季而食”。中元节前后刚好是枣子成熟的季节,这天吃红枣既能补充红枣中的营养,又寓意团圆美好,寄托对家人的思念。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4)

在这一天吃点红枣做的美食也不错,红枣味道清新,果肉甘甜,常被用来做甜品。我最喜欢的是这款七度方益颜糕,包含红枣、红豆、花花生等多种食材,额外加入木糖醇调味,怕胖的朋友也能放心吃。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5)

七度方益颜糕不仅食材选择讲究,颜值也很高,用玫红色的火龙果粉末装饰,粉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入口绵软细腻,软糯耐嚼,红枣独特的香味在舌尖久久萦绕,让人胃口好,心情也好。

3、黑豆

中元节是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日,过节自然少不了“贴秋膘”,这天有些地方讲究吃黑豆。它有“豆中之王”的美誉,含有的营养十分丰富,这也代表大家的美好祝愿,希望有个丰收年。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6)

平时我们吃黑豆多用来熬粥,不妨试试三川归黑豆浆粉,节省时间又利于吸收。关键是豆浆粉的配料表干净简单,只有黑豆和黑米,而且研磨细腻,一家人都能安心喝。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7)

三川归黑豆浆粉的包装简单大方,抽屉式的纸盒中摆放着一袋袋豆浆粉。一袋刚好是一顿的量,早上起床撕开一袋加入热水冲泡搅拌,再搭配面包等主食,营养又美味的早餐就完成了,让你元气满满一整天。

“忌2事”

1、晚上减少户外活动

中元节这天晚上很多人会在外面祭祖先和亲人,如果祭祀完成尽量早点回家。立秋后早晚温差大,大多数人还穿着夏装,可晚上凉意已经渐起,而且雾气重,这个时间段是大家身体比较虚弱,容易着凉感冒的时候,建议大家晚上减少户外活动。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8)

2、不要下河游泳

中元节期间,三伏天还没有过去,很多人会下河游泳缓解暑热。老人常说“七月不下河”,此时虽然中午天气热,但早晚的气温还是在往下走的。河水的温度较低,此时游泳容易让寒气进入身体,引起不适。

七月十五中元节不能做的22件事:七月半中元节老传统别丢(9)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是太重视中元节,作为国家的传统节日,我们有义务将一些好的风俗习惯传承下去。也是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