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粉黛拜君王,兴衰荣辱道寻常,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汉景帝刘启经典台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汉景帝刘启经典台词(霸道总裁太无情)

汉景帝刘启经典台词

三千粉黛拜君王,兴衰荣辱道寻常。

功名富贵等闲事,一朝不慎枷锁扛。

如果说汉文帝刘恒是一位器量弘雅的有道仁君,那么汉景帝则不折不扣算得上一位冷酷无情的雄猜之主,甚至还有点儿睚眦必报,不过汉景帝大局观很强,国家在他手里治理得还算有惊无险、井井有条。

我们来看看这位爷到底是如何冷酷无情吧!

一、下棋惹出来的风波,毫不客气手刃堂弟

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进京办事,顺便到东宫看望太子,哥俩闲得无聊,于是一起下棋解闷,下着下着,刘贤因为一步棋走得不满意,就想悔棋。悔棋本来也没多大事儿,奈何太子刘启这人比较较真:不行啊老弟,落子无悔真君子,你多大人了还悔棋,羞也不羞?

谁承想,刘贤在吴地的时候也是跋扈嚣张惯了,这会儿见堂哥奚落自己,十分不服气,便反唇相讥:老子平时就这样,爱咋咋地!你丫太子了不起啊!有种你抽我试试?

试试就试试!抽不死你丫的!你去死吧!

刘启骨子里也是个暴脾气,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当场操起棋盘冲那完蛋玩意头上就狠狠砸了过去。本来想嘲笑他两句就算了,这厮竟敢激将自己,CTMD,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这下好了,不知是刘启出手太重,还是刘贤太不禁打,没几下,刘贤这完蛋玩意就真完蛋了!

杀了诸侯王的世子,对于旁人可能是弥天大祸,但刘启毕竟是太子,平常甚得他爹汉文帝的欢心,这件事竟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吴王刘濞本来等着儿子回来汇报工作呢,这会子在看到活蹦乱跳的儿子变成一具尸身被运回时,气得那叫一个牙痒痒!这也为后面七国之乱埋下伏笔。

二、吸痈之恨,饿煞富可敌国的邓通

刘启当太子时,侍奉父亲很殷勤,因此跟父亲汉文帝关系非常好,但是还有一个人,比他更殷勤更上心,这个人就是汉文帝的宠臣邓通,各位看官,世人皆有偏私,明君也不例外,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昏君才有宠臣。这个邓通对文帝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文帝背上长了一个恶疮,古人叫痈,这玩意长在背上,那肯定是疼痛难忍睡觉都没法睡踏实,邓通为了讨好皇帝,几次三番为文帝吸疮解毒,而且吸的过程中甘之如饴,表情非常愉悦,丝毫没有流露出恶心嫌弃的神色。

文帝看了很感动啊!于是叹息说:哎,小伙子,你说天底下谁人对我最好啊!

文帝这意思再明显不过,我那些亲人都比不上你邓通对我好啊!但是邓通想也没想,就说:当然是太子对您老最好啦!他一向最孝顺您了!

文帝一听,倒也无法反驳,不过心里却犯嘀咕,太子平时对我好不假,可他也没给老子吸过背疮啊!改天太子来了我试试他。

这不,隔天太子就来探望病情了,文帝愁眉苦脸地说:我的儿呐,为父背上的疮又肿又涨,巨难受啊,医生说要把脓水吸出来才可以,你看要不帮为父一下?

刘启一听就懵了,老爹这都啥要求啊,想让下人去吸吧,肯定会被老爹认为嫌弃他,咋整?得,只能硬着头皮咬牙上咯!

刘启勉为其难吸了几口,文帝倒也非常满意。好容易拜别文帝出了皇宫,把刘启恶心得直泛吐,向心腹太监一打听,难道父皇还有别人帮他吸疮吗?不然今天为啥提这种奇奇怪怪的要求。

太子爷,您有所不知,那个邓通你知道吧,他没事就来帮陛下吸呢!他还说太子您对陛下最好了!肯定也会那啥!

TNND!刘启气坏了,原来是邓通这小子使坏,好小子,有你的,走着瞧!

没多久,汉文帝赏赐给邓通一座铜山,允许他铸造钱币流通使用,这一下邓通富可敌国,位列世人心中完美男人“潘驴邓小闲”第三位!这一切刘启更是恨得牙痒痒。因此,等他自己一上台,立即罢免了邓通的官,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后世“富贵”代名词的邓通,竟然落得饿死街头的下场!

三、牺牲心腹宠臣,剿灭七国之乱

汉景帝刘启登基后,大大重用太子党,尤其是自己的铁杆心腹晁错,这个晁错也格外上心,为他摆平各方势力出了不少好主意,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汉景帝,议论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是经他的手修改订立的。

最关键的一点,针对各诸侯国仍有不少有实力的在蠢蠢欲动,晁错看出症结所在,上了一道奏疏,力主削藩。

其实这一步棋走得有点早,为啥这么说呢?针对各诸侯国,汉文帝时候用的什么办法?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诸侯,老爹嗝屁后除了嫡长子继任为王外,其他能封的儿子也都找机会就封,把大的变小小的更小,让他们地盘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这招多高明!但是这招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一时半会,这些诸侯国还是会在眼皮子底下 蹦跶的。

汉景帝是个心急要吃热豆腐的主儿,等不得啊!咋办!削他NND!

朝臣不支持,诸侯王更不支持,吴王刘濞因为早年儿子的账还没算,这削藩令一出,立马找到借口,“清君侧,诛晁错”,这下可以名正言顺扯旗造反啦!吴王一个造反还不打紧,紧接着又有六个诸侯王起兵响应。

天了噜!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汉景帝虽然是个狠人,但面对这阵势也吓怕了,咋整?

说来也可怜,晁错这哥们吧,说他一心为公也好,说他情商太低也罢!他平时为人冷峻刚直,得罪不少人,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报复他的天赐良机,对他有意见的人怎么会放过?

于是,大伙儿推了一个代表叫袁盎,他跑到汉景帝跟前说:陛下,退兵很容易啊!解铃还须系铃人,马蜂窝是晁错捅的,不管您也不关其他人的事儿,把他宰了,诸侯国肯定退兵!

汉景帝刘启沉默了,而且沉默了很久,本来吧,心里也有不忍,但是想一想,杀了晁错,不见得可以退兵,但至少可以让反贼师出无名!

公开定晁错的罪吧,不太好意思,算了,骗他进宫,你们哥几个路上动手吧!就这样,一道诏书,召晁错进宫商议退兵之策,晁错深信不疑,兴冲冲就打马出门了,走到东市,几个如饿狼一样的侍卫杀出,就地将他腰斩了,不仅如此,为防止报复,还灭了他全家!

哎,可怜可叹可恨!

此外,还有周亚夫,就是这哥们平定了七国之乱,不过因为他个性也不太讨喜,不知道收敛锋芒,好几个事情总跟皇帝对着干,汉景帝也对他恨上了,最终诬陷他造反,逼得他在狱中羞愤自杀!汉景帝的第一个太子刘荣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母亲失宠,得罪了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最终也落得太子被废,以侵占祖庙为名,逼得他也在狱中自杀。

总的来说,汉景帝政治手腕不可谓不高,堪称铁腕,只是过于残酷冷血,多少缺了那么一点人情味儿,这也是古今中外不少政治大拿的通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