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辣椒》是日本动漫大师今敏先生在2006年的遗作,这部动漫自上映以来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好评。在豆瓣上的评分更是高达8.9分。这部动漫色不仅剧情深刻动人,而且更是融合了西方的心理学分析来解析梦境。在前一篇文章里,小编给大家浅显的介绍了一下《红辣椒》的剧情,在这一篇里,小编给大家部分分解析一下这部动漫。

这部动漫向观众展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非现实的、梦里的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主要有两条叙事的线索,这两条叙事线索都颇有悬念推理的色彩: 1、粉川警长因为不能破获杀人案而出现精神方面的困扰,借助DCmini——一种能共享梦境的新型科学仪器,在梦境中接受红辣椒的治疗;2、三台未完工的DCmini遭窃,研究所的所长岛和开发人员千叶、时田等展开追查,同幕后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一场充满奇幻和惊险的斗争。当一切都似乎已经结束,回到了现实世界的千叶和岛以及粉川,他们突然发现,他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开始变形,开始与梦中的世界融合。影片的女主人公在这个虚实相间的世界中呈现出了两个形象,一个是千叶,一个是红辣椒,合为一体后,诞生了一个新的婴儿。她最终吞噬了那个由噩梦所构成的黑暗巨人,挽救了陷于混沌的世界,使之重归现实的秩序之中。阴霾散去,世界重现光明。在影片的尾声,粉川上网寻找昔日的红辣椒,红辣椒已不再现身,她留言告诉粉川,自己已经和时田结婚,并祝贺他成功破案。

高冷知性的女主千叶墩子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1)

火辣调皮的红辣椒(旁边的大叔是粉川警长)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2)

被小山内扒开皮后露出的千叶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3)

理事长想要杀掉千叶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4)

被粉川救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的欲望绕过检查,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和满足,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这部电影正是以梦为载体,通过梦境解剖现实、解剖人类隐藏的心理疾病。

今天先解析一下粉川警长的梦(就是开头那个粗糙的中年大叔)

粉川是一位长期遭受梦魇困扰的精神焦虑症患者,也是被描述梦境最多的人。

在粉川的第1个梦里,粉川被“自己人”关进舞台中央的铁笼里,然后一群和他长着同一张脸的人朝他冲过来,这暗示着,粉川的潜意识里,身边任何人都是无法绝对信任的。粉川的自我被囚禁在笼中,笼外则是他的多重本我。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他的释梦原理是:“当意识层面的观念被舍弃后,潜意识中有意义的概念则控制了整个现实的思想;而表浅的联系不过是一些更深层以及被压抑的关联的替代物而已。”梦中他时而化身人猿泰山、时而饰演侦探片中的角色,饰演了几部的影片:《大马戏》《人猿泰山》和《罗马假日》表明其内心对电影的钟爱;在梦的结尾,走廊上有人倒下,粉川看着凶手离去的背影不知所措,这既是粉川现实中侦查的记忆残余,也是他17岁时实验电影里的一个桥段。梦每每进行到这里就无法继续,隐射了现实中案件迟迟无法侦破以及粉川遇到的创作瓶颈—— “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5)

马戏团被困在笼子里的自己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6)

罗马假日

第2个梦境反映了粉川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很喜欢电影,粉川心灵影院放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梦中饰演过角色的影片:《大马戏》《人猿泰山》和《罗马假日》,在梦里,粉川达成了扮演这几部影片中重要角色的欲望。另一方面他又抗拒去电影院,否认自己对电影的喜爱。这种否认、压抑的反向表达是粉川心理防御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在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合理化、补偿、幽默、反向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痛苦,帮助渡过心理难关,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压抑等病态心理症状。片中粉川为了减轻放弃电影理想的内疚,心理上不自觉地排斥电影、阻断与电影的联系、否认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久而久之造成了精神上的焦虑和梦魇症状。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7)

人猿泰山

第3个梦的治疗在第1次的梦境上有所发展。1.除了开头马戏团的铁笼,导演利用到了另一个密闭空间的道具——电梯,凸显粉川内心深处的自我囚禁。17层,一个他不愿意去到的楼层,正是他的心结。2.粉川惊愕地发现,那个在走廊倒下的人居然是自己,而更离奇的是,杀死自己的凶手也是自己。梦中倒下的粉川代表着热爱电影、有着电影制作理想的本我,凶手则象征着转行为警察、逃避内心的自我,自我极力排斥压抑本我的表达,以至于将本我杀死。3.有记者问过今敏,这个镜头是为了致敬黑泽明吗?今敏回答道:“这个人不是黑泽明。但是,粉川想要成为黑泽明。” 在原著小说里,有另一个角色一直渴望成为电影导演。电影片长有限,今敏将这个人物与粉川做了“合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黑泽明”其实正是粉川的本我,是他的潜意识欲望。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8)

扭曲的楼道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9)

永远在17层的电梯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10)

我不是黑泽明

拉康指出,“创伤实在界‘借助现实’来重复自己:创伤要爆发,就必须有来自外界现实的刺激,有引发它的偶然事件。”那个迟迟不能破获的杀人案件引起了粉川警部的创伤爆发。随着红辣椒对粉川警部心理治疗的逐步深入,粉川在学生时代埋下的电影心结也开始被触及。粉川极力声称不喜欢电影,但他的身体语言一次又一次地揭露了他的言不由衷。潜意识越是被意识压抑,对意识的反抗就越激烈。粉川讨厌电影和数字17的原因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艺术家粉川”内心充斥着对电影艺术的痴狂热爱,以至于在梦中还在思考譬如:梦境分镜头是否跳轴、是否泛对焦、原创剧本如何继续等等问题。

另一方面,迫于生存压力和对影视创作的信心不足,粉川放弃了电影梦想而从事了与电影无关的行业,但内心虽不断受到自己放弃梦想的谴责却极力说服自己:“我不爱电影”。

于是,自己的生存状态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几近精神分裂,于是不得不去求助大学同学——岛。

第4个梦。粉川在回忆过去、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更进一步认识到,朋友是另一个自己,他一直在追寻的其实就是自己,那才是他最大的敌人,“接下来怎么办?”当朋友的声音再次响起时,粉川不再一味逃避,而是坚定地“继续”——在救助红辣椒的同时,他终于举枪杀死了自己的神秘、懦弱、犹豫,完成了梦想的电影,也治愈了自己的精神创伤。这是个象征性的主体自杀在拉康看来才是“真正的行为”,主体在这一行为中再生,而这只能是一个新的主体。粉川警部此后不再是以前那同一个粉川警部了,他实现了自我的蜕变。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11)

电影接近尾声时,岛跟粉川再次谈及学生时代的梦想,镜像中朋友的宽慰“我们的电影真的存在啊,你拍的。所以才当了警察。这不是从谎言中产生的真实吗?好好珍惜啊”正是粉川放下过去、接纳过去的积极自我暗示,由于理想分裂所造成的困扰终于得以结束了。一旁正在重建的工地,说明其内心的创伤修复。拉康认为,对于镜中像的想象性认同产生了关于自我的概念。“自我”就是“他者”,关于我们用“我”来指称的那个内部的存在的自己的概念是基于一个图象,即基于一个“他者”。粉川的“自我”有赖于错误地认同于某个“他者”——朋友的镜像而最终建立。

电影以粉川走进影院重新开始看电影结束,从梦境回到现实。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12)

PS:电影中有个很棒的原著细节暗示,原著中粉川患有心脏病,而电影粉川梦中高处坠落则是心脏病的征兆(有医学说法,可以查查看),还有开车时粉川捂着胸口眩晕,貌似后来被送进医院了。

这三部动画片你更喜欢哪一个(原来这部动画片里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13)

坠落

好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先说这么多啦,明天再接着分析其他人物。晚安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