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方言分布,其中橙色为粤语,绿色为客家话,红色为潮州话。来源:《中国语言地图集》。
从广东方言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粤东临海是潮州话的天下,粤东北山区则以客家为主,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大部则是粤语的大本营。
问题来了
——到底哪种方言才是最最正宗,历史最悠久的“广东话”呢?
1
从百越到汉地
无论是粤语、客家话还是潮汕话对广东这片土地来说都是“外来户”,早期广东的居民其实是百越人。
彼时不单广东,整个南方都是百越的天下。
古百越人的语言并没有留下太多记录,《越人歌》是少数记载古百越语的珍贵材料之一,据说是越人船夫对楚国令尹鄂君子皙的吟唱,原文是:“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虽然这越人唱的到底是什么语言尚存在争议,目前就有古越南语、古侗台语(现代泰语、壮语的祖先)乃至古苗语等等说法,不过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看得出来绝对不可能是汉语。
秦灭六国以后,岭南终于被纳入中原政权治下,秦在今天的广东设置了南海郡,汉语被带入了广东地区并逐渐转变为汉语占优势的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广州为中心的汉语慢慢发展成一支别具特色的方言,即为粤语。
2
潮州人福建祖
而潮汕人和潮汕话的来源则有很大不同,潮州人有句俗话叫“潮州人福建祖”,正说明了自己祖先的来源。
福建山多地少,能容纳的人口有限,历史上福建人不断外迁,中国沿海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都有福建移民的后裔。作为福建大姓的林姓恐怕是最能说明福建移民在中国广泛分布情况的例子了,当今沿海大多数的林姓都能将祖先追溯到福建,甚至山东荣成、文登,辽宁大连等北方的林氏都能找到福建莆田的祖宗。
跟福建相邻的潮汕地区拥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成为福建移民的首选居住地。潮汕地区林姓贵为第二大姓,占总人口近8%,与之对比,广州市林姓不过是第十大姓,只占人口2%强,正印证了“潮汕人福建祖”的说法。于是,福建移民带来的闽南话发展为广东的另外一支大方言——潮汕话。
福建人到哪里,林姓也就到哪里。
3
客家人带来客家话
宋朝以后,随着一批新移民的进入,粤语和潮汕话都面临着一种新语言挑战,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客家话。
客家话顾名思义,即客家人说的方言。客家人迁入岭南的时间比广府人和潮汕人都要晚。当时广东各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已经基本开发完毕,所以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开发不易的山区,如兴宁、梅州等地。客家人口的逐渐增加使得山区承载人口能力低下的劣势开始凸显。于是客家人向珠江三角洲迁徙,并再次改变了广东的语言分布。随着客家人逐步深入粤语区,粤客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渐渐增加。
正统之战
彼时粤客之间的矛盾相当严重,彼此进行全方位的人身攻击,套路多种多样。但是当年无论是说粤语的广府人还是说客家话的客家人,却对自号广东土著没有太大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说成是“中原贵胄”的后代,对方则是当地蛮夷。
虽然早期南下的汉语是顺利地把当地的百越语言“强而同之”了,但是到了客家南迁的时候,广府人在珠江三角洲已经站稳脚跟,并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强而同之”显然是不太可能了。随着广东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客之间因生存竞争而产生的对立情绪也不断滋生,加之清廷从中挑拨,甚至引发了大规模械斗。
清廷为了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粤东客家原乡乃至外省,今天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不少祖先就是土客械斗以后从广东迁入江西的。这一系列变故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客家人口锐减,如四邑土客械斗前客家人可占当地总人口约五分之一,而械斗尘埃落定后只为百分之三。客家在珠江三角洲的势力大大缩减,客家话因此也失去了在珠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现今珠江三角洲的客家地盘不多,纯客家的东莞樟木头镇可算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自从土客械斗尘埃落定后,珠江三角洲的粤语在和客家话的竞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散居的客家人逐渐被粤语同化。根据近年的研究,在粤客杂居的村落中,只要说粤语的人数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以上,则整村都会渐渐选择以粤语为交际语言,客家话反倒被粤语“强而同之”了。但在客家大本营梅州、惠阳等地,客家话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粤语对此无计可施。
粤东的潮汕话则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就这样,广东三大方言终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各占一方的格局正式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