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好吗(在孩子面前滑手机)(1)

周末的早餐店,一对父母带着小兄妹坐了进来,哥哥看起来大概一二年级,妹妹应该是幼儿园大班左右吧,两人脸上难掩兴奋与期待,毕竟这间店的餐点实在不错。看来是个温馨的家庭日呢,我心想。

但在点完餐后,这对父母很快拿出一家四口的“配备”:爸爸与妈妈都是iPhone,哥哥是iPad air,妹妹则是mini iPad。然后在等餐的期间,四人几乎没有互动也不交谈,聚精会神用着各自的手机平板。

餐点送上后,两个小朋友开心地吃着,妹妹突然说“妈妈你看~乔治穿恐龙装超好笑的”,哥哥头靠过去回应:“这个我以前也看过!妈妈你也来看!”

正认真滑手机的妈妈看了他们一眼,说:“好,快点专心吃”然后目光迅速回到眼前那六吋的屏幕上。两个小朋友继续说:“可是这集真的好好笑,爸爸你快看!”这次换爸爸放下手机,表情略显严肃地说:“好了,吃东西不要一直讲话。”

这对兄妹于是安静下来,妹妹继续看卡通,哥哥则玩起了电玩。相较于其他桌的聊天与笑声,这一家四口的气氛实在很冷很干。后续父母对两个孩子所说的,大多是赶快吃、怎么又掉到地上?自己捡起来!好准备要回家了。而且在说话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交集,因为目光总是聚焦在手机上。

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好吗(在孩子面前滑手机)(2)

我看了其实有点难过。

国外学者曾做过一个“餐厅田野观察”,发现当父母在孩子面前滑手机时,孩子通常会出现比较激烈或夸张的行为,试图引起父母注意。这研究与我自己的经验相符,当孩子面对滑手机的父母时,可能会一直找父母讲话、问问题(类似上面那对兄妹做的事)、唱歌、扮鬼脸,或是想知道父母在看什么、希望一起看。

较负面的行为则像是发出噪音或声响,讲话很大声或大叫,敲击餐具碗盘等,又或是搞点小破坏,把食物丢到地上,最严重的是刻意去打闹手足,然后吵起来。​

为何孩子会这么做呢?

因为当父母在滑手机时,注意力会完全在手机上面。大家应该都有经验,当我们滑手机会非常、非常专心,几乎无法留意到周遭发生的事情,整个人像是被眼前的屏幕吸进去,无暇顾及别的事情。这会导致孩子必须用比较强烈的方式,来争取注意力。也就是说,有些孩子并非跟手足“争宠”,他们的敌人是那台小小的智能手机或平板。换句话说,孩子得想方设法与手机“竞争”,好赢得父母的注意、回应、关心及照顾。

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好吗(在孩子面前滑手机)(3)

那么,父母对孩子这些激烈行为,又会有怎样的回应呢?

大家应该有另一个经验,当我们专心在滑手机时,门铃或家里电话响了,伴侣或家人叫你名字,这时你是否会特别觉得烦躁呢?因为我们会觉得“被打扰”、“被中断”,而感到不耐烦。

同样地,当父母正在专心滑手机,被孩子这些“争取注意力”行为打断时,很容易感到烦躁易怒,导致给孩子的回应偏向“命令”,例如“不要吵”、“赶快吃”、“去用你自己的iPad”。研究者发现,甚至有些父母会有“惩罚”的举动,例如用脚踢孩子来制止他们的“吵闹”,好让自己可以赶快继续滑手机。又或是当孩子靠上来想一起看手机,或是因为好奇而想碰触手机时,父母会急着把他们的手甩开。

这些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没那么重要、不那么受重视的。也或许他们透过观察学习,认为生活只要有手机即可,对于这世界其他的人事物逐渐缺乏好奇与兴趣,“因为爸爸妈妈整天都在滑手机”。

在现代,我们实在不可能不滑手机。手机是个便利的工具,但要留意的是不能被它绑架。不论你是新手或老手父母,记得尽量别在孩子面前一直滑手机啰!毕竟,孩子比任何的掌上机器都可爱多啦,想滑就等他们睡了后再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