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在9月26日举行的中共珠海市金湾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向大会作报告,描绘了金湾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目标,常住人口力争达到75万人目标。

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金湾打造珠海市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关键时期,金湾将打响“工业强区”金字招牌,推动几何中心向“交通枢纽”跨越,率先建成“两化三型”城市,从过去偏安一隅的“郊区”走向舞台中心,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迈向“大而强”“大而优”特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金湾最新发展规划 金湾未来五年是啥样(1)

中共珠海市金湾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于9月26日举行。

——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模壮大,成为珠江口西岸装备制造产业的先行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00亿元目标,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三分之一。

——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实现轨道交通互通互联,推动金湾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金湾机场客流量突破1600万人次,空港货运量达到6.5万吨,高栏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万标箱。香海大桥西延线、鹤港高速、金海大桥、机场北路南延段、高栏港快线、高栏港高速北延线等骨干路网不断完善,三灶、红旗、南水、平沙四个镇之间的交通衔接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联外通水平全面提升。

——城市功能提档升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枢纽之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力争达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75万人目标,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宜业宜居宜游城市魅力不断显现,“两化三型”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民生福祉再上台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业基础更加牢固、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区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张,拥有执业医师数4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位数(位)达到5.5,规范化幼儿园达到98%以上,优质示范园达到45%以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稳定公平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不断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