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中的模态命题

海岸线公考

改变是必然(变可能为)(1)

模态直言命题也叫作直言模态命题,它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常见考点,虽然相对考的数量不多,但技巧性强,若理解命题之间关系,解决考试题目将是易如反掌。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模态命题的形式,它通常是指包含有模态词“可能”、“必然”的命题,可以是肯定形式,也可以是否定形式。而模态词在命题中的位置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 所有的S都必然(可能)(不)是P、所有的S都(不)是P这是必然(可能)的、必然(可能)所有的S都(不)是P; 所有的S都不必然(可能)(不)是P、所有的S都(不)是 P这是不必然(可能)的、不必然(可能)所有的S都(不)是P等等。

形式尽管会有多种多样,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其技巧和要点,那这些形式不过只是位置或顺序不同而已。关于模态命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要会找(转换)等值命题,也就是学会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必然不”,把“不必然”变成“可能不”。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对一个模态命题进行相应的否定,然后就能找到相应的等值命题,而等值命题就是我们要选的正确选项,所以我们有两个“3’需要记住并会应用。

第一个“3”,否定一个模态命题需要否定三个部分;第二个“3”,三种否定规则,具体如下:

否定模态词: 必然或可能 否定 1.1否定必然得可能;否定可能得必然

否定联项(质): 是或不是 否定 2.2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肯定

否定量项(量): 所有或有些(除特称以外)否定 3.3否定所有得有些;否定有些得所有

演练:

演练1 不必然 所有的S都是P 推出:可能有些S不是P

演练2 所有的S都不可能是P 推出:有些S必然不是P

演练3 所有的S都不是P这是不必然的 推出:有些S是P这是可能的

演练4 并非有些S可能不是P 推出:所有S必然都是P

那我们来看看在真题例,这些存在形式和解法能否一致。

例1:2011年(北京)

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但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以下哪一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

  A. 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阻碍战争

  B. 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C. 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可能阻碍战争

  D. 任何战争都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必然阻碍战争

  【思路点拨】上题干中的“并非”“不可能”,以及“任何”“必然”等标志词可知,本题考查直言模态命题的否定形式。

  【答案】B

  【解析】“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否定3个部分,1、“必然” 否定变为“可能”;2、否定 “并非”得并非“并非”,可以直接去掉;3、“任何”变为“有的”,,即得等值命题“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或“有的战争不一定导致自然灾害”(“可能不P”等值于“不必然P”),同样的道理,“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即指“任何自然灾害都一定会阻碍战争”。因此选B项。

  例2:2012年(浙江)

  “不可能所有深圳人都很有钱。”以下哪项断定的涵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 可能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 B. 可能有的深圳人很有钱

  C. 必然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 D. 必然大部分深圳人都很有钱

  【答案】C

【解析】去掉命题开头的否定词“不”,“可能”变“必然”,“所有”变“有的”,肯定变否定,即得等值命题:比如“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因此选C项。通过以上例题不难看出来,其实模态命题一般考察点就是等值命题之间的转换,在通过上面讲到3个否定部分和3 个否定规则的技巧掌握,再遇到类似这样的试题,就能很轻易地作答。

改变是必然(变可能为)(2)

每天看一点,技巧多一点,关注海岸线,公考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