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双言社会

双言是指在某一个社会中,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不同变体,对于阿拉伯语来讲即为在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中同时使用标准阿拉伯语(الفصحى)和当地阿拉伯语方言(اللهجة العامية) 。标准语与方言确实在很多方面是重叠的,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又是同根的两种变体,所以说这两种形式的语言是重叠的或者具有双重性是合适的。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1)

标准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国家的运用一般只限定在写作、新闻报刊、正式讲话等领域,而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基本听不到标准阿拉伯语的,他们只用方言来交流。对于初到阿拉伯国家、第一次真正接触阿拉伯语方言的人来说,阿拉伯语方言简直就是灾难,学了好多年的阿拉伯语居然跟人家用的不一样……

语言的二元性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它是对存在在我们中的一种二元性的准确反映,这种二元性体现的是我们世俗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精神生活。

——纳吉布·马哈福兹

大文豪马哈福兹认为阿拉伯社会中的双言现象是他们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就像有人说阿拉伯语方言是我们的母语,而标准阿拉伯语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这种二元性就是社会的两个层面。也有人认为语言变体的这种分化是殖民主义渗透的结果,意在分化瓦解阿拉伯社会。但不管怎么说,双言已经成为了阿拉伯社会的语言现实。在我看来阿拉伯语方言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标准阿拉伯语的一种发展与进步,它简化了标准阿拉伯语中复杂的人称指代,出现了进行体的标志,结尾人称代词出现了简化的趋势等等,这一系列变化都使得方言更容易被人接受,进而被人运用。而标准阿拉伯语则一直是被经典保护的语言,虽然也有发展,但远比不上方言的灵活性,但是,它仍然是所有阿拉伯语方言的基础语,为其他语言提供着标准,也是它们的核心。所以,无论阿拉伯语方言发展地多么迅速,始终离不开标准阿拉伯语的滋养。方言是外化的一种语言,而标准语始终是核心。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2)

在东部阿拉伯世界,人们将阿拉伯语方言称作اللغة العامية,而在西部阿拉伯世界,则被称作اللغة الدارجة。虽然称呼不同,但意义都是相同的,都将阿拉伯语方言称作人民大众的语言、流行的语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的语言。这种语言是阿拉伯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习得的母语,而要掌握好标准阿拉伯语,则需要在学校接受非常系统的标准阿拉伯语教育。所以,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标准阿拉伯语显得较为少见。从人类的感情上来讲,都是共通的,如果有人跟我们自己讲一样的家乡话,我们就会觉得倍感亲切,彼此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所以我们常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怎么判断老乡呢?乡音便是首当其冲的要素。而在阿拉伯社会中,与当地人交流,使用标准阿拉伯语要比使用英语等外语能给人亲近感,而使用当地方言,则会比使用标准语更加拉近彼此的距离。

No.2

阿拉伯国家的脏话原来也这么直白!

阿拉伯语有一个动词词根为nīk,其过去式和现在式动词分别为nāka和yanīku,意思比较粗俗,约等于fxxk。因此很不幸,如果某位叫Nick的哥们儿学阿语,那他被阿拉伯人叫名字时,只得皱着眉头回答:na‘am(老子在这儿)!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3)

No.3

埃及还有“上下”之分呢?

现代埃及已经很少使用“上埃及”与“下埃及”的称呼。现在人们常说的是三角洲地区和南部地区,但是意思并没有变化。“上埃及”与“下埃及”的由来是因为在古代,埃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南北埃及各有政权,第一次实现上埃及与下埃及统一的法老是美尼斯,在公元前3100年第一次把北至尼罗河三角洲的整个埃及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4)

但是从地图上看,上埃及与下埃及正好相反。以三角洲南部边缘城市孟菲斯为界,南部的广大地区被称作“上埃及”,而相反位于北部上方的三角洲地区却称作“下埃及”。

No.4

埃及火车站居然不在开罗!

在埃及,铁路是最主要的客运方式,铁路线分布到了每一座城市。但是埃及铁路设施极不发达,境内没有电气化铁路,使用的火车依然是柴油机车,不过值得称赞的是,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座极具特色的火车站。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5)

位于亚历山大的火车站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与大多数城市火车站不同的是,这座火车站并不叫做“亚历山大火车站”,而称为“محطة مصر”(埃及火车站)。有趣的是,埃及开罗以外的当地人如若去开罗,却经常说道:“أنا هروح مصر”(我准备去埃及)。如果来埃及旅游,一定要注意“埃及火车站”并不在“埃及”,你也可以体验一下在“埃及火车站”坐上火车去“埃及”的奇妙旅行。

No.5

唯一没有沙漠的阿拉伯国家

在人们较为传统的印象中,位于中东世界的阿拉伯国家总是以广袤苍茫的沙漠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是事实,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确都有着面积不小的沙漠,比如沙特阿拉伯,听着沙子就很多,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又如北非诸国与撒哈拉沙漠的亲密联系。但是,在这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中,有一个却特立独行,境内真的没有沙漠,它就是黎巴嫩。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6)

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沿海一带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冬季温暖,高山地区积雪可达4—6个月,大部分地区10月—次年4月为雨季。沿海平原和贝卡谷地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1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7℃和2℃。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7)

No.6

现在的黎巴嫩可不是真正的黎巴嫩!

现代意义的“黎巴嫩”其实是历史晚期的结果,历史上的黎巴嫩指的是贝卡谷地、黎巴嫩山区和南部沿海城市赛达组成的“黎巴嫩山”地区,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是以马龙派为代表的基督徒、南部的什叶派及其衍生的德鲁兹派。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8)

19世纪末,迫于法国压力,一直受叙利亚管辖的贝鲁特才开始允许生活在山区的基督徒购置土地,直到此时贝鲁特才出现大面积的基督教社群。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奥斯曼帝国手里接过托管权的法国才把靠近黎巴嫩山地区,但一直归属叙利亚的的黎波里和贝鲁特划归黎巴嫩,由此产生的人口比例的变化是现代黎巴嫩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

No.7

黎巴嫩的婚礼上,小心不要被踩脚了!

与其他国家的习俗不同,在黎巴嫩的婚礼上,如果新娘不小心踩了一个姑娘的脚,那就意味着她就是下一个要结婚的人。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9)

No.8

紫色是最奢侈的颜色!

据说数千年前,居住在黎巴嫩提尔地区的腓尼基人最早从地中海边的贝壳(骨螺)中提炼出了紫色色素。这是古时候唯一一种提炼紫色色素的方法,因为这种提取途径十分不易,紫色色素便非常昂贵,象征着奢华,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

No.9

海湾国家的外籍劳工(非技术工人)有权自由出入境吗?

在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约旦、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外籍劳工,主要是外国建筑工和家佣,不论入境工作还是离境回家,都必须得到保障人的同意。保障人必须由当地国民担任,通常是劳工的雇主。他们即使没收工人护照,扣留工资,甚至性侵劳工,也很难受到法律制裁。这种雇主把外劳当做个人私产的制度被称为卡法拉制度(Kafala System),又称保证人制度(Sponsorship System)。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10)

虽然目前巴林、卡塔尔等国已经部分废除卡法拉制度,出台例如"劳动市场规则"等新规以求改善外劳被雇主剥削和强迫劳动等问题,但是外劳客死波斯湾的哀歌仍在时时奏响。

No.10

你知道毛拉是怎么来的吗?

毛拉,阿拉伯语(مولى)英文音译(Mawl)是伊斯兰国家(或地区)中对穆斯林的一种敬称。毛拉مولى(Maw),也是伊斯兰教职称谓,旧译“满拉”、“莫洛”、“毛喇”、“曼拉”。

毛拉是阿拉伯文مولى 的音译,原意为“先生”、“主人”、“主子”、“老爷”。7~8世纪,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将非阿拉伯人血统的穆斯林称为“毛拉”,其复数形式为“麦瓦利(موال)、(Mawali),汉语译为“释奴”。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称:“毛拉”是从“瓦拉”(Wala’)派生出来的被动名词,通指“被释放者”、“被解放者”、“被管理者”,并非专指“被释放的奴隶”。泰伯里《古兰经注》称:“伊本·赛德解释《古兰经》‘我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毛拉’这句话时说道:‘蒙昧时代,称同宗的人为毛拉。后来对外国人无以称之,便称为毛拉’。”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11)

对阿拉伯穆斯林而言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亚和印巴次大陆将知识分子、学者尊称为“毛拉”,通常指伊斯兰学者,相当于汉语的“先生”。伊斯兰教什叶派有时将伊玛目也称为毛拉,以示尊敬。

对中国穆斯林而言,中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通用汉语的回、保安、东乡等族穆斯林,把在清真寺学习经文的学生称为“满拉”,该词即为“毛拉”的异译。通常则将“满拉”的师父阿訇教长等称之为“阿林”(عالم意为学者,或称“晒赫”شيخ意为老人、长者。《回疆志》称:“又有识字之回,号莫洛,唯能粗译文义。“莫洛”即 “毛拉”。中国新疆维吾尔等突厥语族穆斯林,将清真寺的阿訇、教长称作“毛拉”,其中德高望重者称“大毛拉”。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在男性人名前冠以“毛拉”,以示有文化、受人尊敬的身份,如毛拉·穆萨、毛拉·比拉勒、毛拉·宰因丁等。

No.11

阿拉伯人都是欧罗巴人种吗?

虽然在普遍的认知中(也在于传统的通识教育),我们往往把阿拉伯人归类为“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其实,阿拉伯人和很多亚洲民族(包括中国的汉族、蒙古族和回族)一样,是文化传承因素多于血统传承因素。

例如,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沙特、也门和阿曼),就有大量体格上属于“尼格罗人种”(即通俗语境中的“黑人”)的居民,这些人在族群定义上依然可以归类为“阿拉伯人”——他们是自腓尼基时代(公元前9世纪)开始亚非欧奴隶贸易的前奴隶后裔。例如比俩里曾经是古莱氏族的黑人奴隶,他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支持下得到解放,成为伊斯兰教第一个宣礼员;

阿拉伯有什么规矩(你绝对不知道的关于阿拉伯的11个冷知识)(12)

影视剧中的比俩里形象

在黎巴嫩,少数基督徒出身的名门望族,例如弗朗吉亚家族和卡拉姆家族,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的后裔(弗朗吉亚和中国文献中的“佛郎机”来源相似,就是穆斯林叙事中的欧洲基督徒);

而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也有不少阿拉伯客商的后裔聚居于此,他们被称为“哈德拉米人”——因为这些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也门南部的哈德拉毛,如今这些阿拉伯人的长相属于“混血”,但家族传承和语言传承依然存在。

因此,如果观察阿拉伯人的人种特征,往往会困惑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地中海东岸和东南亚的“阿拉伯人”为什么会在样貌方面与传统认知的差别极大。

基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采用带有种族成见的历史叙事(例如民族主义叙事、种族主义叙事和保守主义叙事),在分析中东历史,尤其是文化史,是具有非常致命的缺陷。中东地区居民的血缘多元程度,也是随着不同文化在此交汇而显得丰富多彩。无论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还是突厥人和非裔,他们并不是完全隔绝于他者的文化体,而是相互促进、不断完善中东地区历史文化的多元个体。阿拉伯人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人种,就能体现出这样的历史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