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1)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2)

易读易用,就像位“家庭医生”

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坐下来就问:医生我湿气重,能开点药祛祛湿气吗?医生我湿气重怎么办?

什么是湿气?

湿是伤人的一种邪气,中医里面把痰饮水湿都认为是湿。

湿气怎么来的?

人体最容易感受湿邪的时间就是长夏,一年中雨水最多的一段时间,空气湿度大,环境潮湿,同时温度高。咱们中医说人之所以会感邪是由于正气虚,正气虚的时候邪气才会侵犯人体致病。相同的环境里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生病的,这个跟现代的免疫力有点像,我们的生活环境里到处都有细菌,为什么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呢,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有的人在长夏这个时期就容易觉得头很重,“头重如裹”,头上就好像缠了很多层布。或者是不太想吃饭。这个时期如果感冒,也更痛苦,怕冷又怕热,身体和头很沉重,还容易恶心呕吐拉肚子。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3)

一张图形象表达“头重如裹”,橘皮水来应对

这就是暑湿邪气伤人导致的,这个时候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水,效果非常好,如果没到这个地步,可以用生姜和橘子皮一起泡水喝,也能够减轻暑湿之气带来的痛苦,平时吃完的橘子皮可以留下来晒着以备不时之需。这里多说一句,大约是前年夏天吧,我老婆说自己手指间有几个小水泡,晶莹剔透,很痒,其实这也是有湿气的表现,为啥讲这个呢,因为我发现挺多人有的,我给她吃的附子理中丸,那个夏天没怎么再有过。我觉得应该用桂附理中丸,可是市面上没得卖。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4)

已经看过很多手上起小水泡的病人了


为什么人体自身会产生湿气呢?

《黄帝内经》上面有句话叫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中医上讲脾有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脾虚的时候容易产生湿气,相同的,湿气重的时候也会阻碍脾胃的功能。这两者分不开,也互为因果。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补脾胃,脾胃不虚了,湿气慢慢就会减少,其实根据中医理论,脾胃属土,有句话叫“水来土掩”,是不是很有趣?其实中医治病就是这样简单。但是就像治水一样,只是堵是不行的,还需要疏通,这样才能把湿气排出体外,常见的健脾胃的东西:山药,茯苓,薏米,白扁豆等等,还有很多,这里只列出大家能简单找到的,还可以配一些化湿行气的药物,比如说陈皮。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5)

山药是食材里健脾胃最好的,没有之一

不好消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本身不会产生湿气,但是会损伤人的脾胃功能。比如说汤圆,未经发酵的面食等等,其实也因人而异,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另外就是本身就能产生湿气的东西,比如说水果、牛奶、甜食、还有中医上讲的肥甘厚腻之品。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6)

“病从口入”吧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7)

一份转发助一份力,一直写下去,受益更多人


那我们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湿气呢?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8)

脾虚久了,就察觉不到舌头边缘的齿痕了


比如大便溏薄、大便不那么成型、大便容易粘马桶

就好比你身上每天背了好几斤水生活一样,不管干嘛都带着,有句话叫“远行无轻担”,时间久了,人肯定容易感觉累。

“头重如裹”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态,头重得像裹了好多层布,我有亲身体会,真是很准确。

其实祛除湿气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湿气跟别的病邪不太一样,一般不会单独存在为病,很容易和别的邪气一起致病,常见的有风,寒,热,暑都容易与湿邪共同致病。合在一起就是风湿,寒湿,湿热,暑湿

具体类型的湿气和对应的祛湿气的方法之后的两篇文章会和大家慢慢分析。欢迎关注“传阅中医”,易懂易用到可在公众间传阅的中医健康。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9)

湿气从哪里来的最多(湿气①)(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