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困难在哪里2022年以来读书越来越少,经常一个月读不了一本书为什么呢?虽然时间不够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一想到要写读后感、做笔记就头疼,就没心思看书了,太难受,经常读不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读一本想读的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读一本想读的书(我又开始读书了)

读一本想读的书

读书困难在哪里

2022年以来读书越来越少,经常一个月读不了一本书。为什么呢?虽然时间不够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一想到要写读后感、做笔记就头疼,就没心思看书了,太难受,经常读不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朋友,买了不少书,可是一拿起来,就因为上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不了了之。然后,一排排崭新的书整齐地躺在书架上。

我今年以来一直纠结于这件事,常常因为没读书感到内疚。2022年前5个月,读了不到5本书,我感到很心虚,怎么就不读书了?可是最近读一本书,只读了推荐序几页,就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这本书就是罗振宇的《阅读的方法》。

舒服的读书状态是什么样的

6月6日,收到这本书,我又要研究一下阅读方法。按照以往的习惯,书买回来先看序或前言,对书的主旨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本书的推荐序是脱不花写的,只看了几行,刀刀就被吸引了。

第一,请你不要从头到尾逐字阅读。这本书适合像抽签、拆盲盒一样来读。在任何时候,随手翻开任何一页都可以作为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一页结束。

看到这段文字我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读书还能这么任性?后面又说这本书要揭示那个关于读书的最大秘密:

任何一本书,都可以随时翻开、随时合上。不必把读书太当一回事,随便翻翻、到处戳戳就挺棒的。因为这种平视书的视角,阅读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可以真正走进你的生命。

这段文字真是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管随意读书是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但却是我喜欢的方法,我瞬间发现找到了知音。

罗振宇在前言里写到,这本书其实是告诉你“爱上阅读的方法”。

一个段落不喜欢,就跳过去;一本书不喜欢,就换一本。就像一个闯进游乐场的孩子,奔跑撒欢,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碰到不感兴趣的,转头就走;遇到喜爱的,就玩个不亦乐乎,单纯享受玩耍带来的快乐。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护持的,只有心头那一盏灯火:能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阅读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把逼迫自己读书变成了玩,真是再妙不过了,随时拿起书翻两下,想看什么就看点什么,真是太符合我的心性了,看了这段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突然回想起高中时看武侠小说的情景,一本接一本的看,那不就是喜欢的原因吗?现在读其他类型的书,自然没有武侠小说那么有吸引力,所以更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千万不能当成一种负担。

我又开始读书了

思想一解放,立马见效果。6月居然读了9本书:《黄金时代》(14.2万字)、《不拘一格》(23万字)、《阅读的方法》(26.3万字)、《月亮和六便士》(18.6万字)、《富兰克林自传》(14万字)、《次第花开》(20万字)、《财富自由之路》(32万字)、《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14万字)、《富有的习惯》(15万字)。

算算居然已经读了187万字的书,虽然不是很仔细,记住的也不多,但确实是读完了。当然了,笔记也没做。说实话,这样读书没有负担,我挺喜欢的,还感觉特别充实。有个道理是很显然的,不管读书效果如何,读就比不读好。

现在觉得看书挺有意思的,有时间就拿起来看一会,哪怕几分钟也可以,随便看点。

所以,按《阅读的方法》一书的观点,读书有两条路:一条是对书负责,一条是对自己负责。比如读考试用书就是要对书负责,你要把书啃透才能过关。读其他书不用考试,所以要走另一条路,对自己负责,自己觉得有用就行。这类阅读首先就是要激起阅读的兴趣,喜欢上阅读,其他形式之类的东西倒在其次。予深以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