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自古就珍贵,历来受到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们的喜爱。一些富裕人家既想要黄花梨的华美,又不愿付出太高的价钱,于是黄花梨包镶家具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件清早期的黄花梨包镶嵌螺钿山水纹大四件柜。
要不是事先知道它徒有其表,2.73米高的黄花梨大四件柜一定会让人震撼不已。
且不说到代的年份、较好的品相和嵌螺钿山水题材的艺术美,光是这么多黄花梨木料,就可估算出数百万的身价。
随手查阅了一下类似顶箱柜的拍卖记录,高度仅为2.3米,宽度还窄二十多厘米的一件黄花梨同期制品,在2011年的嘉德春拍上以437万成交。
2018年5月,中国嘉德,承古容今——古典家具及工艺品专场上,清早期黄花梨包镶大四件柜,以不到六万元人民币转手。相对于这么大的柜子来说,这个价格比现代普通实木制品贵不了多少。从清初到现在,历经三百年,这只包镶柜子成功地实现了保值,但增值的幅度几乎为零。试想当初此柜的主人,如果不是因性价比买下了这件华而不实的样子货,而是咬牙跺脚拿下了另一件非包镶的黄花梨实木大柜,子孙数代都享受了真材实料的黄花梨家具不说,还为后世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看见近三米高的黄花梨顶箱大柜,标准的明式形制,到代的明清年份,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当得知其实是黄花梨包镶的表面时,兴奋点迅速消失,转而好奇这柜子里面会是什么样子。
打开柜门一看,柴木表面霉朽后的灰暗以及剥落的黑漆,和中间一道致密、金黄的黄花梨闩杆形成鲜明对比。
柜内安有两具抽屉的屉架,将上下分隔为两层,其中两侧板、背板,以及柜膛闷仓盖板都露出木头原有的本色,唯抽屉脸漆面较好,这应该是曾经小修过的结果。
从近处看,不同颜色的板条,深浅不一的漆底,加上大大小小的开裂、缝隙间透出的光芒,给人满目疮痍的感觉。
由于白木材质松软,时间长了糟朽之后,即使翻新打磨后,表面也难免继续剥落,因此明清柴木家具很难被重新用于生活。而黄花梨则不同,硬木材质坚实,历经千年不坏,打磨后全新如初,许多著名的收藏家都喜欢以黄花梨老家具为伴。
虽然是包镶家具,工艺却不马虎,银锭榫拼合的厚板如同万年牢。
另外,嵌螺钿山水纹门板的背面,草泥灰涂抹了厚厚的一层,这究竟是何种工艺,着实看不出其中端倪。
黄花梨包镶大四件柜,从品质和价值上来说都可算是白木明清传世家具中的佼佼者。现在,除了动辄几十、上百万的黄花梨、紫檀类硬木家具,白木老家具精品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场上。
当然,三百年前的古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作为耐用品的木质家具会随岁月流转而变成昂贵的收藏品,但站在今天的现实上回看历史,包镶柜子的故事至少会对如今的明清家具收藏有所启示。
经典传承,苏作精工
,